正文 第16章(2 / 3)

第347天衝破阻礙,大膽創業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顆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顆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

兒子問:“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麼回答:“你說那顆石頭喔?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什麼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

十幾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鬆。媳婦早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沒有想像的那麼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情商感悟:

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衝破阻礙,大膽地去創業,否則我們隻會固步自封!

第348天畏首畏尾是創業的大忌

1971年5月,日本京都的製陶者稻盛和夫收購了美國聖地亞哥的一家經營極差、瀕臨倒閉的製陶工廠。在別人看來,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為這家工廠每月幾乎都要赤字十幾萬美元,而且員工不團結,操作混亂,整個工廠死氣沉沉。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工廠的管理方式與日本根本不同,稻盛和夫的企業管理理念在這個工廠能否行得通還是一個問題。

但是稻盛卻不這樣認為,他說:“員工的本質都一樣,製陶廠適用的管理製度和管理方式,在美國一樣能行得通。”為此,他選出100名員工,將京都製陶廠的管理理念搬到美國這家工廠,並對美國員工進行嚴格的培訓。他還派自己信得過的保曼擔任廠長,希望保曼帶領這些員工領悟京都製陶的哲學。

然而工廠一開始運營,就顯現出美日兩國人的思維差異,員工之間糾紛不斷,嚴重影響日常生產工作,結果工廠的赤字更加厲害。稻盛沒了辦法,最後決定背水一戰,他不顧美國人的反感,將工廠內的所有的美國人都換成了清一色的日本人,以求建立一個全新的公司。更換員工後工廠裏的秩序進入了正常化,生產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工廠效益漸漸出現好轉。

工廠正常運轉後,稻盛開始逐步撤出日本員工,加入一些美國員工,就這樣慢慢將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工作理念“同化”,最後除了一些管理層是日本人,員工都是美國人。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工廠的生產效益,稻盛和夫就這樣冒險地贏下了這場艱難的“兼並戰”。

情商感悟:

利益與風險永遠成正比例,要想創業成功,除了知識與能力外,還必須要具有過人的膽識和氣魄,具有較高的膽商。

第349天當機立斷乃創業者必備

富興集團是一家靠工程建築起家的大公司,但自從走上多元化經營道路——建成並營運北環商場後,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有人曾勸總裁羅橋改變經營結構,停止百貨經營,改建保齡球館,增設餐飲服務,拓寬停車場。做出營銷策劃,就可能拚出一條生路。

總裁羅橋聽了建議心裏卻直打鼓:這條路能走通嗎?三年前富興集團修建北環商場時也認為占盡天時地利,哪知一眨眼功夫商場四起,北環商場自然難逃厄運。現在覺得做保齡球館穩賺錢,萬一等修成了保齡球館又遍地開花怎麼辦?羅總認為北環商場還沒有虧損到難以維持的地步,看看局勢再說。再說,北環商場已經給富興集團很大的壓力了,哪還敢投資幾百萬元去建一無所知的保齡球館!此時,一個叫劉德剛的人出現了,他願意租賃北環商場,並投資改建成保齡球館。羅總求之不得,哪來這種不用自己冒險又能收取高額租金的美事。

劉德剛接手北環商場後,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趕在春節之前,北環保齡球館建成了。由於先期的宣傳策劃非常到位,方圓幾百裏的客人都蜂擁而至。電視台、報紙的記者也被這種新的時尚所吸引,不遺餘力地在媒體上予以宣傳報道。保齡球館幾乎天天客滿,一個月下來,營業額竟高達幾百萬元,劉德剛喜出望外,而羅橋則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羅橋不及時改變經營結構的決策,盡管避免了失敗的可能,但同時,無疑也把大好的賺錢機會拱手送給了別人。

情商感悟:

許多人總是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的時候,就等著“東風”來了好做開始行動。殊不知,永遠沒有萬事俱備的時候,即便有,那時再開始行動也已經晚了。

第350天借雞生蛋可謂最高明

阿克森就是靠借貸從一位清貧的窮律師變身億萬富翁的。1960年,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阿克森決定靠借貸來改變自己清貧的處境。他知道信譽是借貸的基礎,尤其是在借貸大數額的時候,必須先有信譽才行。信譽是什麼?就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還貸,最好是提前。

為此,阿裏森利用自己律師的身份去一家銀行借了1萬美元。拿著這l萬美元,他進了另一家銀行,將錢存了進去。之後,阿克森又走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的做法。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體上也差不多少。幾個月後,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來,還了債。

這一做法,幫助阿裏森在兩家銀行確立了初步的信譽。此後,阿克森又在更多的銀行重複這樣的遊戲,不同的是數額越來越大。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銀行信譽就變得十分可靠了。

之後,阿克森又向銀行貸款了,盡管數額不菲,但仍然很順利的拿到了,因為他的信譽很好。這次他沒將借的錢存進另一家銀行,而是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8年後,他擁有的資產已經高達1,5億美元。

這個故事發生在60年代的美國,其實,在任何時候,巨額財富的起源,大都是建立在在借貸的基礎上的。創業總是需要投資的,就像不先播種施肥怎麼會有收獲呢?西方還有一句名言,“隻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錢去發財。”不要害怕欠債,你利用別人的資本賺的利潤,將會遠遠超過你付的利息。

情商感悟:

成功創業也須靠“借”,如果沒有了“借”,僅靠一人之力,如何能成功,如何致富!不要小瞧這簡單的“借”,有時它也會令你意想不到!

第351天成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每天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參加一些成功人士舉辦的聊天會,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

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情商感悟:

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都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

第352天創業需要一定的預見能力

有記者曾在采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時候問他:“您能快速成為世界首富的秘密是什麼?”比爾。蓋茨回答說:“很多人看待微軟的成功隻是技術、人脈和市場營銷,其實這些都隻是表象,我成功的秘訣很簡單,就是一個好眼光。”意思好像是說,除他之外的我們眼光都不怎麼樣,讓人覺得有點不爽。但事實難道不是這樣嗎?如果時間倒退20多年,如果我們

其中的任何一個人預計個人電腦和軟件將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成為大趨勢,那麼今天的世界首富也許就不是比爾。蓋茨了。可惜,我們誰也沒有這個預見能力,唯獨比爾。蓋茨預見到了,所以他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功。

情商感悟:

任何事情的出現一定是有所征兆的——蜻蜓低飛是要下雨的征兆;燕子築巢是季節更替的信號。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善於仔細觀察,能從細節中預見未來的高情商人才!

第353天尊重身邊每一個人

一個頗有名望的美國富商在路邊散步時,遇到一個衣衫襤褸、形同瘦骨的擺地攤賣舊書的年輕人,在寒風中啃著發黴的麵包。有著同樣苦難經曆的富商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便不加思索地將8美元塞到年輕人的手中,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了。沒走多遠,富商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於是連忙返回來,從地攤上撿了兩本舊書,並抱歉地解釋說自己忘了取書,希望年

輕人不要介意。最後,富商鄭重其事地告訴年輕人說:“其實,您和我一樣也是商人。”

兩年之後,富商應邀參加一個商賈雲集的慈善募捐會議時,一位西裝革履的年輕書商迎了上來,緊握著他的手不無感激地說:“先生,您可能早忘記我了,但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您。我一直認為,我這一生隻有擺攤乞討的命運,直到你親口對我說,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這才使我樹立了自尊和自信,從而創造了今天的業績……”

情商感悟:

不難想象,這位富商當初即使給了年輕人很多錢。如果沒有那一句尊重鼓勵的話,年輕人也斷不會重拾自尊和自信——這就是尊重的力量。情商搞的創業者會尊重每一個人,無論他是乞丐是什麼!

第354天成為自己所在領域的專家

南方一家煤炭公司的肖克,是一名有30年工齡的普通而不平凡的員工,從鍋爐工到司爐長、班長、大班長,至今他仍深愛著陪伴他成長並成熟的鍋爐運行崗位。就是在這個崗位上他當上了鍋爐技師,成為遠近聞名的“鍋爐點火大王”和“鍋爐找漏高手”:就是這個崗位,讓他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工人技師的榮耀和自豪。

肖克有一副聽漏的“神耳”,隻要圍著鍋爐轉上一圈。就能在爐內的風聲、水聲、燃燒聲和其他聲音中,準確地聽出鍋爐受熱麵是哪個部位管子有泄漏聲;往表盤前一坐,就能在各種參數的細微變化中,準確判斷出哪個部位有泄漏點。

除了找漏,肖克還練就了一手鍋爐點火、鍋爐燃燒調整的絕活,在用火、壓火、配風、啟停等多方麵,他都有獨到見解。鍋爐飛灰回燃不暢,他提出技術改造和加強投運管理建議,實施後使飛灰含碳量平均降低到8%以下,鍋爐熱效率提高了4%;,為企業年節約32萬元。針對鍋爐傳統運行除灰方式存在的問題,肖克提出“恒料層”運行,經實施,解決了負荷大起大落問題,使標準煤耗下降O.4克/千瓦時,年節約200萬元。

情商感悟:

如果你不停地變換工作,你在任何行業永遠都隻是一個新手。因為你不停地變換工作,就是在使自己不停地適應新的工作,你根本沒有機會和時間去提高你的專業技能。高情商的人善熟此道,同時也為他們的創業拿下堅定的基礎。

第355天打理你的人情“賬戶”

王旭是一位出版商,他平時就很注意人際關係的建立,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王旭都不吝花銷地和他們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關係。一位與王旭未曾謀麵的作家因為急需,去向王旭借錢,王旭二話不說就掏出2000元。王旭廣建人脈的結果是到處都有人幫助他,他因此而得到很多高質量的稿子。後來王旭在危急時,有很多人幫他渡過了難關。

王旭就是用在銀行存錢的方式建立他的人脈——先存再提。

情商感悟:

和別人建立良好的人脈關係網,本來就有著這樣的益處,不能光用“現實”的眼光來看;而這些人脈必成為你這一生中最珍貴的資產,在必要的時候,會對你產生莫大的效用。在艱辛創業的時候,人脈也是你的一筆不朽財富。

第356天成功的全部秘訣

一對從農村來城裏打工的姐妹,幾經周折才被一家禮品公司招聘為業務員。她們沒有固定的客戶,也沒有任何關係,每天隻能提著沉重的鍾表、影集、茶杯、台燈以及各種工藝品的樣品,沿著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尋找買主。

五個多月過去了,她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處碰壁,連一個鑰匙鏈也沒有推銷出去。無數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後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兩個人一起辭職,重找出路。姐姐說,萬事開頭難,再堅持一陣,興許下一次就有收獲。妹妹不顧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別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倆一同出門。妹妹按照招聘廣告的指引到處找工作,姐姐依然提著樣品四處尋找客戶。那天晚上,兩個人回到出租屋時卻是兩種心境:妹妹求職無功而返。姐姐卻拿回來推銷生涯的第一張訂單。一家姐姐登過四次門的公司要召開一個大型會議,向她訂購250套精美的工藝品作為與會代表的紀念品,總價值20多萬元。姐姐因此拿到2萬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從此,姐姐的業績不斷攀升,訂單一個接一個而來。6年過去了,姐姐不僅擁有了汽車,還擁有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禮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卻走馬燈似的換著,連穿衣吃飯都要靠姐姐資助。妹妹向姐姐請教成功真諦。姐姐說:“其實,我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於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