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探索:巴斯德製出狂犬疫苗
我國早上宋代以前,醫書中就有“如受其毒,不早醫治,九死無一生”的說法,而《馬牛駝經大全集》更是說“馬癲犬咬傷,九個中毒十個亡。”這些記錄都說明我國古代就已經知道狂犬病的死亡率幾乎100%。
古代醫書中還有“馬患狂犬咬傷,初中毒時,人不覺,忽然發驚,難醫”的記載,說明古人知道狂犬病有潛伏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猘犬肉有毒,不可食,食之殺人。
早在唐朝時,就有通過法律防範狂犬病的記載。例如《唐律》中就有“撲殺狂犬”的規定,《明史·律例》中規定“若狂犬不殺者,打四十大板”。
亞裏斯多德曾用大蒜治狂犬病,公元1世紀時,“恐水病”的名稱在西方得到了確定。大約在100多年前,法國偉大的微生物學家巴斯德因為在兒時親眼看到好朋友被狂犬咬傷後致死的慘狀,長大後立誌研究狂犬病,終於發現狂犬病的病毒,並成功試製狂犬病疫苗。
正確認識狂犬病:不隻是被“瘋狗”咬傷才發病
報紙上曾登過這樣一則消息:浙江的一個農民在捕捉一隻野生鼬獾時被咬傷,未做消毒處理。1個月後,出現狂犬病的症狀,幾天後死亡。另一本雜誌也刊登過一件類似的事:有人揀了一隻被狗咬死的鴨子,不小心弄傷了手指,當時未在意,1個月後狂犬病發作死亡。
這兩個例子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狂犬病:人不僅僅隻是在被“瘋狗”咬傷時會緩狂犬病,除狗以外,獾、狼、狐狸、蝙蝠、熊、猴、鼠、兔、貓、牛、豬等動物都有可能會攜帶狂犬病毒。被帶有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後,會通過唾液、血液、眼淚、尿液甚至乳汁而感染。吃感染狂犬病毒動物的肉,也可能會引起狂犬病。
並且,即使是看上去很正常的動物,其體內也可能存在著狂犬病毒,一旦人身上的皮膚破損處接觸了這些動物的唾液、血液等,也有可能患病。
講到這,也許不少人會有疑問:被含有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後就一定會得狂犬病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使是被瘋狗咬傷,大約也隻有30%的幾率會感染狂犬病,這和所感染的狂犬病毒的濃度以及個人體質都有關係。一般說來,頭頸、手指被咬傷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的傳播:已有60多個國家消滅了狂犬病
狂犬病原本是動物的一種傳染病,僅在偶然情況下才會從動物傳染給人,並且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相對於其他流行病,狂犬病在人身上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因此在曆史上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曆史上僅有一些零星記載。
例如,公元900年,法國裏昂一隻發病的熊咬傷20人,其中6人後來因狂犬病死亡。這是法國最早的一例關於狂犬病的記載。
中世紀的歐洲,曾經爆發過大量狼群患狂犬病的疫情。法國發生過一起瘋狼進村攻擊人畜,導致至少30人死於狂犬病的事件。
進入近代以後,西班牙於1500年,奧地利1558年,都爆發過瘋犬大量出現的事件。1604年,法國巴黎也爆發過一次恐怖的狂犬病大流行。
在19世紀,歐洲各國都有狂犬病流行,造成人類的恐慌。西歐還記錄了七次狐狸中的狂犬病流行。
而亞洲的狂犬病則更為普遍,特別是在印度、中國、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國。非洲有明確記載的狂犬病最早發生於1772年,由英國傳入。北美直到1753年才首次發現狂犬病。南美直到1803年才在秘魯發現犬狂犬病。澳洲各國和南極洲至今尚未發現過狂犬病。
狂犬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人們為了探索這種疾病而作出了很多努力,各國紛紛采取錯誤消滅狂犬病。最早消滅這種疾病的國家是挪威,於1815年消滅狂犬病,瑞典自1879年先後消滅了狂犬病。1884年,巴斯德研究出了狂犬疫苗,為人類消滅這種疾病帶來了福音。
在之後的歲月中,英、日、新加坡等國也相繼消滅了狂犬病,到1988年,世界上共有60多個國家沒有狂犬病。美國自60年代起每年的狂犬病人數在3例以下。
當前,全世界人類狂犬病例的98%以上都集中在亞洲,每年估計共有約6萬例,其中印度就占約5萬例。我國在1951年曾開展過一次全國性滅狗活動,使狂犬病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從1949年至1970年總發病數不足1000例。70年代後病例數逐漸上升,防治狂犬病的形勢十分嚴峻。
應對狂犬病:預防為主
目前狂犬病尚有有效治療方法,應以預防為主。首先是對被咬傷後的傷口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被咬傷後正確及時處理傷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線。如果及時對傷口進行了正確處理和治療,則可大大減少發病的危險。
(2)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衝洗傷口。因為傷口像瓣膜一樣多半是閉合的,所以必須掰開傷口進行衝洗,要忍痛仔細地衝洗幹淨。衝洗之後用幹淨的紗布把傷口蓋上,速去就醫。
(3)最好是用20%的肥皂水徹底清洗,再用75%的酒精局部消毒。但絕不能用嘴去吸傷口處的汙血。
(4)局部傷口原則上不要縫合、包紮,如傷及頭麵部,或傷口腔,可在充分衝洗和消毒的前提下,做抗血清處理後縫合。
(5)應同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預防針,注射部位應與狂犬疫苗注射部位錯開。
一旦被動物咬傷,即使是再小的傷口,也有患狂犬病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具體情況如下:
(1)越早注射越有有,一般應在24小時內注射。目前大多數醫院采用5針法,即咬傷當天和第3、7、14、30天分別注射1針。為穩妥起見,在注射疫苗的同時,應給予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提供早期保護性抗體。
(2)超過24小時的人,隻要能得到疫苗,也應盡快補注射,爭取搶在發病之前讓疫苗起作用。這時,前一針或前兩針的劑量應當加倍。
(3)已經注射過的人如果再度輕微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不必注射疫苗。但要密切關注咬人犬是否發病,如果發病立即給被咬的人注射疫苗;或者於當天、第3天各注射一針疫苗即可。嚴重咬傷及接種時間較久者,則應注射5針疫苗。
(4)被注射過獸用狂犬疫苗的寵物咬傷者,輕微的隻需清洗傷口及可,嚴重的或寵物沒有注射足夠針數的,被咬傷者應注射人用狂犬疫苗較為安全。
此外,一定要加強對寵物的管理。對寵物狗、貓等要進行登記並定期進行狂犬病疫苗注射。對於病獸要及時捕殺,屍體焚毀或深埋。另外,盡量不要食用死因不明的家養及野生動物。
軍團病——因爆發於軍團而得名的現代文明病
軍團病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陌生吧?這並不奇怪,它是一種在1976年才出現的新型疾病。其致病源被稱之為“軍團菌”,主要存在於空氣加濕器、蓄水係統、空調係統等潮濕環境中。因此,說它是一種現代文明病絲毫不為過。它是肺炎的一種,最早在美國出現,到現在為止,在全球已發生50多起暴發流行事例和數百例散發病例。其死亡率很高,必須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