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疾病診斷與探索9(2 / 3)

這次流感以往的“感冒”相比,有個很奇怪的現象:以前的感冒總是容易攻擊那些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可這次,20歲到40歲的青壯年人也被擊倒。這也許也是這場病毒被賦予“西班牙女王”這個美麗的名字的原因吧!(拜倒在“西班牙女王”的腳下)

和所有的流感一樣,西班牙流感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的傳染性,即使死亡率低於10%,後果也十分可怕,因為它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防不甚防。它的另一個危險之處是它的不穩定性,即使你今年患過流感,得到了一定的免疫力,但明年仍可能再患,不象天花等疾病那樣“一次患病,終身免疫”。

1919年的春天,“西班牙流感”才終於消失,並帶走了超過2000萬條人命。據估計,在這場流感之後,美國人的平均壽命下降了10年,法國在不到1年時間裏就死了40萬人以上。如法國著名劇作家、《大鼻子情聖》的作者愛德蒙·羅斯,就是死於這次西班牙流感。

揭秘“西班牙流感”

因為這場流感實在來得太快太猛,人們無法判斷出它到底源自於哪,他們互相指責。在西歐,人們把它歸罪於西班牙,俄國人則把它歸罪於土耳其,美國人認為是德國在搗鬼。甚至有人認為是德國人的細菌戰,或者是芥子氣引起的。

1950年,美國曾派考察隊去北極阿拉斯加挖掘死於“西班牙流感”的病人屍體,期望找到病原體,但卻無功而返。

直到1997年,美國病理學家陶本伯傑的研究小組才第一次找到造成“西班牙流感”的病毒RNA片斷。認為這種病毒與豬流感有相似之處。

2001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吉布斯有了進一步的發現。這個病毒基因的前部和後部是人類流感病毒的編碼,中段則是豬流感病毒的編碼。他認為,1918年的那次流感,是豬流感病毒的一段編碼“跳”到了人類流感病毒的RNA中所造成的。而在最近的一些研究中,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次流感發源於鳥類。

盡管西班牙病毒距離現在已經快100年了,但流感從誕生至今,其變種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科學家不排除未來會出現更具殺傷力的流感病毒的可能性。美國科學家曾提醒人們說:“在全球化的今天,交通如此發達,此類病毒4天就可以蔓延到全世界,一般爆發類似於西班牙流感那樣的疾病,其後果不堪設想。也因為如此,對流感的研究和探索,科學界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癲癇——“魔鬼”和“天才”並存的疾病

“癲癇”是一種古老的疾病,自古以來,人們將“癲癇”等同於精神病甚至認為是惡魔附身,對它多歧視。不過,它也是一種“天才病”,曆史上許多名人都患有此病。這一點,恐怕許多人都沒有想到吧!

曆史:和人類一樣久遠

癲癇的曆史就和人類的曆史一樣久遠,沒有人知道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早在4000年前,在美索不達尼亞(今天的伊拉克)的古籍中,就有有關癲癇全身發作的文字描述。

早在公元前2080年,巴比倫的國王漢謨拉比在他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中,就曾提到過癲癇。癲癇患者受到人們的排斥,在法典中,有這樣的條款:患有癲癇的人,不能結婚的,不允許擔任法庭中的陪審團及證人。

中國最早的癲癇記錄出現在公元前1700年,古埃及最早的記錄是在公元前1600年,古印度在公元前1000年就有關於癲癇的相關描述。

被尊稱為希臘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約於公元前400年提到過癲癇,並一反人們對它的歧視,將它稱為“神聖的疾病”。他試圖用當時的科學根據,去解釋癲癇的由來。他打破了癲癇是異端邪教的迷信認識,認識癲癇是由過度的黏液引起。

但這並不能讓人們信服,當時的人們仍舊相信癲癇是異端邪教。據說,當時為了對付癲癇,有許多奇特的風俗習慣。例如,古羅馬人有個習慣,就是當遇到癲癇發作的人時,便向他吐口水。他們相信,這樣可以趕走他們身上的魔鬼,同時可以防止自己被感染。

早期對癲癇病人的歧視

癲癇病人是悲慘的,他們多被排擠正常人之外、成為別人厭惡、嫌棄、鄙視的對象。一位古羅馬文人曾寫過一篇關於癲癇的故事:一個卑賤至極的奴婢,因為患有癲癇,沒有任何人肯給他工作機會,甚至沒有人敢用和他用同樣的盤子,更不要說和他一起吃飯或是用同一個杯子喝水了。人們都害怕被他汙染。

聖經中也有癲癇的有關記載,在新約全書的馬克福音中,人們對癲癇發作做了詳細的描述,並認為患癲癇是因為遭到了魔鬼使者的處罰。其中還描寫了這麼一個故事:

耶穌到了門徒那裏,看見有許多人圍在一起辯論。眾人一見耶穌,都紛紛跑過去向他問好。耶穌問道:“你們在爭論什麼?”

有人回答說::“主啊!把我的兒子帶在你身邊吧,他被啞巴鬼附身了。鬼折磨他、把他摔倒、他口中流沫、咬牙切齒、全身僵硬,太可憐了。我曾請您的門徒把鬼趕走,但他們卻無能為力。”

耶穌回答說:“那就把他帶到我這裏來罷!”他們就把這個可憐的孩子帶到耶穌這來。一見到耶穌,他就抽瘋起來,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流白沫。

耶穌問孩子的父親:“他得這個病有多長時間了?”

父親回答說:“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有好多次,鬼把他扔到火裏、水裏,想弄死他。求您幫幫我們吧!”

耶穌當著眾人的麵指責鬼說:“你這個又聾又啞的鬼,我吩咐你命令你,離開這孩子,永遠!”鬼又使孩子大大的抽了陣瘋才出來,孩子像死了一般,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

這個故事當然不可信,不過卻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癲癇的認識。在公元2、3世紀,對癲癇的誤解依然存在,就連醫學家和哲學家也不例外。他們認為癲癇是一種精神上的疾病,和月的陰晴圓缺有關,和其它的疾病也有關。

中世紀時,癲癇被稱之為“墮落的疾病”,修道院開始收留這些患者。大部分照顧癲癇人的聖徒都是自願者。他們用虔誠的儀式來幫助這些病人,企圖讓他們受到主的感召而皈依,進而治好這種病。不過,這已經有類似於醫院照護的雛型了。

在治療癲癇的怪方法中,還有一個這樣的方法:癲癇忽然發作時,讓病人不要向上發出氣息,阻止他的往上動作,並且盡可能的把他往下拉。把病人的四肢緊緊的捆綁起來,把臀部捆綁在膝蓋下。同時,用非常大的音量呼叫病人的名字。在他的牙齒中間,放一根木製的封條,同時,立即殺一隻狗,並且給病人任何味苦之物。第一位看到他尿失禁並排在鞋子上的人,用洗東西的動作搖動鞋子。不久病人將會完全恢複。

患癲癇的世界級名人們

“癲癇”被人們稱為“魔鬼病”,但實際上,它也是一種“天才病”。有人曾對癲癇進行研究,認為癲癇發作時的幻覺,有利於文學藝術創作。曆史上有許多名人患癲癇的記載,法國喜劇作家莫裏哀、俄國詩人勃洛克、文藝複興之父彼特拉克、法國的偉大作家莫裏哀、福樓拜、法國國王查理五世等,都是癲癇病患者。

法國著名的統帥拿破侖?波拿巴也被認為患有癲癇。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拿破侖的右肩和嘴唇、甚至四肢總是在習慣性地抽搐,他自己也知道。在流放地,他與管製他的英國將軍吵過一架之後說:“我的發怒一定非常可怕吧,我感到我的兩腿在震顫,不由我控製。”

一生患精神病、最後陷入精神崩潰的奧地利大詩人尼古拉斯?萊瑙和法國著名哲學家孟德斯鳩也有過和波拿巴相類似的症狀記載。蘇格拉底也有這種奇怪的動作,他經常無緣無故地在街上跳舞或跳躍,像是處在極度興奮狀態。

著名的凱撒大帝也被認為有癲癇。在戰場上,他曾兩次由於癲癇發作,幾乎嚴重影響戰爭結果。另一次,當元老院向他發布最高榮譽時,他意識不受控製,怎麼也站立不起來,就這樣坐在執政官的席位上迎接元老院議員。當他恢複意識後,他立即回家,脫去衣服,伸出脖子,大聲地叫別人割他的喉嚨。他為自己的態度感到愧疚,但又解釋說這是因為他有病,他無法在大庭廣眾中站著說話,病一發作,就感到頭昏、手腳休克、失去知覺。

俄國作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也患有癲癇。據說,他創作時喜歡在室內走來走去,每回走到壁爐前,都要敲兩下;他的情緒變化很快,常常隨著焦躁不安、手腳發抖、全身抽搐、嘴唇青紫、臉頰通紅。在這發作和蘇醒間,他的知覺異常靈敏,思維異常活躍,文學創造也進入顛峰狀態。

他的研究者說:可能,這就是所謂病態天才的特有天賦!他尋常敏銳,能夠在別人隻看見千篇一律時,發現獨特的東西。在旁人看見一種思想的地方,他會找到雙重思想、雙重人格。一切原本顯得簡單東西,在他的世界裏變得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