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聽教誨了,走吧,劉兄。”傅恒輕描淡寫地說,劉統勳溜著樓梯的邊說:“我聽您的東家。”
傅恒哈哈一笑,進入廂房之內,吳道迎了出說道:“傅大人,下官久仰大名了。”
“客氣了,吳大人認識納蘭明珠?”傅恒直接切入了正題,因為納蘭明珠曾是班布爾善的書籍,又調到西北做監軍,後來就在一天之內判了斬立決,此事的罪名是貪汙軍餉,可是一個監軍根本就沒有貪汙軍餉的能力,所以此間搗鬼的隻有驍騎營,機關營的班布爾善或者鼇拜。
“我和納蘭兄分屬同窗,他給我一封信,我沒有打開過,這封信說是要呈給皇上的,而且進過禦書房一份。”吳道說的這件事的確是確有其事。傅恒心中一驚,這句話漏洞重重,一封信如何送兩次,但是朝廷裏有個潛規則就是越不像真的事情,偏偏就是真相,越是毫無漏洞的事情越是天和局,大坑,給人跳的。
劉統勳就看傅恒如何對應,這個自相矛盾的話是他和吳道商量好的,看傅恒疑心重不重。“你看著屏風上的畫,畫的是桃園結義,真的是雅俗共賞。於通俗與高雅的關係,雅俗兼顧,而突出雅。有泱泱大國的英雄氣概。”
傅恒來了一句不著邊的話,因為他再猜這群人的目的,這兩個人他喜不喜歡放一邊,就說秉性不算是那種壞的不能要的也都算是聰明人。這二人估計和關公張飛拉劉備做枯井上的草席是一個用意,當然和朝局沒什麼關係,但是和結盟有關係,現在朝廷用意不明,所以就算是得到榮寵的傅家也要小心。
所以有共盟也不是壞事,問題是共盟的人可信否,所以這關公試劉備的戲碼開場,戲份還是要做足的。所以這些無端的話始終試探,一旦懷疑開始這個共盟既要結束。
“知交滿天下,靠的不是時間,而是信任。信任來自於道德,古今兼顧,而突出今,突出今朝我們共同的理想,我們是要富貴榮華,還是要真的為百姓朝廷做點事情,這也是為臣者基本的道德底線,穿越者眾多,無不被稱作衣冠禽獸,我輩中人,蓋以唾棄。”傅恒打著官腔,朝廷的潛規則,有所預謀,有所行徑,必然有所目的。
“傅大人名人不說暗話,所以我開門見山地說,這次我的確是受人之托送信到禦書房。此人便是正白旗的納蘭明珠,吳道並未虛言,而是的確害怕受牽連,所以才如此行徑。我讓明珠寫了三封給我,本欲發去三個地方,第一個禦書房,第二個索中堂那裏,第三個刑部尚書那裏,可是刑部尚書突然被調任江寧織造,換做了蘇克薩哈,雖然這位大人素來名聲很好,但是有一點便是我對他毫無了解,於是借著丁酉年的案子試試他的深淺,還有學正孫文舉的人品。”吳道微微一笑,濃鬱的眉頭輕輕地皺了一下,就好像沉思著某種事情。
傅恒知道丁酉年的鄉試與此事並無關係,可是這吳道卻說:“著孫文舉和我等三十六個官員一同私授朝廷的試題,這些試題是大學士班布爾善親自出的,曆年這群人都會一次發上一筆,現在大清國運看似穩如泰山,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這樣,我怕朝廷裏真的沒了人才,所以便出了個主意,第一步委托索中堂派遣衛項書代替索額圖來查此間的案子,第二步就是把陳敬的科甲第三換成最後一名,之後我在故意把試卷換了,讓該中的不中,不該中的全都高中,最後我看蘇克薩哈怎麼處理,就知道這位是否真的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