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米騷動”席卷日本(1 / 1)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日本無產階級和勞苦大眾從中汲取丁巨大的精神力量,增添了反抗剝削的鬥爭勇氣。日本統治者則陷入極度恐慌之中。1918年5月首相寺內正毅在一次地方長官會議上訓示:嚴防“不合國體的國民思想”在日本蔓延。然而,僅僅兩個多月後,一場規模空前的群眾抗議運動便蓬勃興起,繼而席卷全國。運動的直接原因是米價暴漲,故稱米騷動。

與資本主義工業的急劇發展相比,日本農業發展滯後,加上城市人口激增,進入20世紀後糧食問題日益嚴重。由於日本政府出兵西伯利亞,參與帝國主義國家對俄國革命的武裝幹涉,大批軍糧的收集使得市場可供糧食驟減。地主和米商乘機囤積居奇,米價一路攀升。麵對空前嚴重的糧食危機,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地主利益,既不允許外國大米自由輸入,又不采取措施平抑米價,聽任地主和米商哄抬物價、牟取暴利。1918年春天以來,四個月內米價上漲了一倍以上。

7月23日,抗議之火首先在富山縣新川郡魚津叮點燃。因男子出海而從事裝卸貨物等重體力勞動的婦女們,正經曆饑餓之苦。她們看到本地生產的大米被地主和米商大量運往外地,不禁怒火滿腔。數百名婦女聚集起來,力阻本縣大米裝船外運。

魚津的抗議運動很快引起附近區域的連鎖響應。8月3日,淤積已久的怨憤終於爆發了,騷亂首先由西水橋村的漁婦們發起。這天傍晚,村裏那口古老的大鍾“當當”地敲響了,沉滯凝澀的鍾聲似乎在訴說和發泄無米下鍋的漁婦們心中的哀怨和憤怒。她們300多人不約而同地奔出家門,湧向米店,要求降價出售大米。老板一看這麼多人,嚇得緊閉大門,並偷偷派人去叫警察。憤怒的漁婦們見老板不理她們,便開始砸門。厚厚的木板門在婦女們的撞擊中開始搖晃。可就在這時,警察趕來了,他們拚命地吹著哨子;用槍托和皮靴驅趕著人群。漁婦們更加怒不可遏,多日來的憤怒與委屈像山洪一樣爆發了。她們轉身與警察對打起來。已被餓得麵黃肌瘦、奄奄一息的她們也不知哪來那麼大力氣,竟然打倒了數名警察。

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絕地趕來,皮鞭在人群裏呼嘯,槍托在漁婦們頭上飛舞。她們已有多人受傷,仍不肯罷休,似乎已經豁出去了,什麼都不顧了。最後,一名警察朝天空開了槍,才把這次騷亂平息了下去。

西水橋村的搶米消息第二天傳到了對岸的漁村東水橋。那裏的婦女們仿佛是受到了某種啟示似的,800多人當即來到當地一家大米店,這個米店已囤積了1000多袋大米,正準備運往外地高價出售。漁婦們起先是和平地與老板交涉,要求他不要運走大米,就在當地賣。

也許是西水橋村搶米的失敗使老板有恃無恐,他態度強橫,瞪著眼說:“米是我的,我愛賣給誰就賣給誰!你們有什麼權力管我?”他的老婆那個一身肥肉胖得像豬似的女人更惡毒,隻聽她扯著公鴨似的嗓子吼道:“去死吧,你們!嫌米貴就別活了!”聽到這話,婦女們壓抑著的怒火再也控製不住,不知是誰高聲了一聲:“跟他們廢什麼話,搶啊!”這一下像是在油鍋裏扔了一個炸彈似的,漁婦們一擁而上,老板、老板娘和店夥計被她們推到一邊,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搶而空。等米店的夥計帶著警察趕到後,隻看見坐在地上嚎哭的老板夫婦。

富山縣的搶米風潮很快波及全國。此時的日本,民眾的不滿情緒早已猶如澆滿了油的幹柴。富山縣的漁婦們的行動,無疑等於在上麵點著了火。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動,搗毀或搶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戶,幾萬市民發生暴動,幾家最大的米店被搗毀。有個大奸商叫鈴木,不但被燒掉了大米總店,連住宅也被憤怒的市民們一把火燒掉。名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內內閣”的口號。在首都東京,雖然警察當局加強了戒備,在各米店、工廠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崗哨,仍然有幾萬市民進行遊行示威,並試圖搗毀米店。8月中旬,“米騷動”達到高潮。隨後,各大城市的暴動相繼被鎮壓下去,但在廣大農村地區,“米騷動”繼續持續著。

1918年日本這場“米騷動”波及了全國3/4的地區,參加的人數在1000萬人以上。一部分海軍水兵也參加了暴動。這次風潮沉重地打擊了日本政府,使他們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當時的寺內內閣在這場騷亂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內閣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降低米價,懲治奸商。人民的鬥爭終於取得了部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