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安全檢查的方法:一是技術檢查。旅客須通過安全門或接受手提探測器檢查;行季、貨物須經過X光安全檢查儀器的檢查。安全門、手提探測器和X光安全檢查儀器均經科學鑒定,對旅客人身及行李、貨物不會造成損害。二是手工檢查。旅客人身由同性別的安全檢查人員用手工觸摸檢查,必要時可以搜身。行李、貨物采用開包(箱)檢查。上述兩種檢查方法可以單獨采用,也可以兼用。機場安全檢查的基本要求是使保障安全與飛行正常、禮貌服務三者有機地統一。它是航空安全保衛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立足地麵”方針的關鍵措施之一。
機場安全檢查在國際上始於1970年,初期都是人工檢查,美國從1973年,日本從1974年開始使用儀器檢查,但同時輔之以手工檢查。我國機場安全檢查始於1981年4月1日,首先對乘坐國際班機的中外籍旅客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實施安全檢查,同年11月1日起,對乘坐國內班機的中外籍旅客及其攜帶的行李物品亦實行了安全檢查。
航空器的管理
按國際民航組織賦予的定義,航空器係指任何可以從空氣的反作用力中取得在大氣中的支承力的機器,但此處所指的空氣反作用力不指作用於地麵的空氣反作用力。《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辭海》、《中國大百科全書》等辭書,對“航空器”定義的表述均有所不同。考慮中國民航是國際民航組織成員,本書采用國際民航組織賦予的定義,並按其有關文件資料對航空器進行分類。
航空器分輕於空氣和重於空氣的兩大類。前者能升空是因為它排開的空氣重量等於或大於它自身的重量,包括飛艇和氣球;後者能升空是因為氣流流過機翼時產生的升力克服自身重力。
氣球是沒有動力驅動的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它是一個輕質密封氣囊,通常為圓形,充人熱空氣或輕氣體,下懸一吊籃,以裝載飛行員,依靠風力推進。飛艇是由動力驅動的輕於空氣的航空器,一般為橄欖球形,可以操縱,下懸吊艙。
滑翔機是一種沒有動力驅動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它升空以後靠自身重力在飛行方向的分力向前滑翔。雖然有些滑翔機有小型發動機(稱為動力滑翔機),但主要是在滑翔飛行前用來獲得初始高度。
飛機是由動力裝置產生前進推力,由固定機翼產生升力,在大氣層中飛行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它是最主要的、應用範圍最廣的航空器。
旋翼機是一種動力驅動的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飛行時由一個或多個旋翼上的空氣反作用力支持於空中。直升機是一種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飛行時由一個或多個在基本垂直的軸亡自由轉動的旋翼上的空氣反作用力支持在空中。
撲翼機又名振翼機,它是一種重於空氣的航空器,飛行時主要由翼麵的空氣反作用力支持在空中,此翼麵被賦予一種拍動動作。由於製造像鳥翅膀那樣撲動的翼麵有許多技術亡的困難,撲翼機至今沒有獲得成功。
航空器按用途分為民用航空器和國家航空器。國家航空器係軍隊、警察和海關使用的航空器。當前,民用航空器主要有民用飛機和直升機。民用運輸機指民用的客機、貨機和客貨兩用飛機。
飛機還可按組成部件的外形、數目和相對位置不同以及按推進裝置的不同等來分類。如按推進裝置的不同,飛機可分為螺旋槳飛機和噴氣飛機。按發動機類型的不同,螺槳飛機又分為活塞式飛機和渦輪螺槳飛機;噴氣式飛機又分為渦輪噴氣式飛機、渦輪風扇噴氣式飛機等。按飛機上發動機數目的不同,飛機又可分為單發飛機、雙發飛機、三發飛機和四發飛機。
飛機還依性能特點不同分類。按最大飛行速度不同分為亞音速飛機和超音速飛機。亞音速飛機又分為低速飛機(飛行速度在400千米/時以下)和高亞音速飛機(飛行馬赫數為08至09)。大多數噴氣式旅客機都屬於高亞音速飛機。按飛機航程的不同可分為近程飛機、中程飛機和遠程飛機。遠程飛機的航程足以完成中途不著陸的洲際跨洋飛行,航程為11萬千米左右。中程飛機的航程在3000千米左右。近程飛機的航程一般在1000千米以內。近程飛機一般用於支線,因此又稱為支線飛機。中程、遠程飛機一般用於國內幹線和國際航線,因此又稱為幹線飛機。飛機客艙內一般隻有一個旅客過道,而把客艙內有兩個旅客過道的寬機身客機稱為寬體客機。
按飛機起飛降落距離的不同,又可分為常規起落飛機、短距起落飛機和垂直起落飛機。當前,民用飛機均為常規起落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