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孟雄動身了。曹仲安進入時間甬道說來似乎有些困難,其實也很容易。按照技術設計,隻消調整好時間鍵盤上的刻度就行。
什麼時間鍵盤?就是一種新產品時間飛行衣的主要配件。
他所憑仗的就是一件時間飛行衣,乃是西蜀成都的產品。從前這裏曾經因製造老古董梟龍殲擊機名噪一時。如今早已鳥槍換炮,化軍用為民用,改為製造各種各樣馳騁時空的飛行機械,翱翔過去、現在空域。進入未來之飛行衣,也在積極攻關中。曹仲安、盧孟雄知曉這個計劃。他們是科學工作者,並不是莽撞的亡命徒。一切計劃周密,經過與製造部門聯係,這早在計議中,所以胸有成竹,並不對前途畏懼。
曹仲安也滿懷信心出發了。
往史茫茫,先去何處?
他想,凡事總得摸著石頭過河吧?
言及西域,能夠摸的“石頭”唯有漢唐。後來的唐,自然比先前的漢更加成熟。曹仲安通曉這一段曆史,自然將唐選擇作為第一站。隻要順利進入了唐,再返身拜訪漢也就更加便當了。即使不能從古人處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隻是觀察一下當時情況,作為和現時對比的材料也好。
他打定了主意,披上時間飛行衣,立時撳一下按鈕,直朝早已仰慕的盛唐時代奔去。
是啊,盛唐。作為一個曆史學者,還有什麼能比盛唐更加搔得心眼兒癢癢的?這一去,必定可以得到莫大的收獲。
可是,所去之處雖然定了“時”,也得定下“空”。隻有時空結合,方能形成一個完整目標。“時”既已定在盛唐的巔峰,且是貞觀年間。那“空”又定在何處?總不能在太宗天子殿前,或是長安城內朱雀大街,人潮如流的繁華市廛裏。那怎能觀察自然環境,取得所需的資料?大唐帝國廣袤萬裏,總不會處處都是繁華似錦長安城。
他久仰曆史這輝煌的一頁,可是如今肩負重任,為了完成任務,還必須在這盛唐時空裏,再定下一個更加確切的“時”和“空”。
他熟悉曆史,仔細想了想,確定了這樣的目標。
時間坐標:貞觀九年(公元635年)。
空間坐標:青海腹地深處。
為什麼考察昔日河西走廊,卻先看青海?
因為號稱“第二天山”的祁連山是關鍵。這裏和河西走廊分處祁連山南北。研究山北,總得要對比一下山南才好。對吧?
為什麼時間定在貞觀九年?
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大唐天子首次派遣一支西征部隊,攻打不肯臣服的土穀渾,為迂回進入廣大西域的第一役。
采訪對象定為正印先鋒大將侯君集。
侯君集何許人也?
他乃是昔日秦王李世民府中驍將,玄武門之變出謀劃策居功多多。秦王即位為太宗皇帝,立即賜邑千戶,封為潞國公,拜右衛大將軍,乃是名標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貞觀四年(公元630年)任兵部尚書,就相當於“國防部長”,進入議政大臣行列。此時隨同隋唐兩朝元老藥師李靖西征,有史以來首先深入青海腹地,一路窮追猛打、所向披靡。然後又西出今日新疆,擊破麹氏高昌,就地先建西州,接著設置安西都護府,穩定了大唐西域地位,必定見多識廣。
是啊!他不是當時的“西域通”,還有誰是“西域通”?
不找他,還找誰?
曹仲安張開時間飛行衣,宛如一隻飛鳥。
不,好像超聲速噴氣機。
別小看了這個飛行衣,勝過了任何飛行器,包括火箭與航天飛船。
他宛如一隻雄鷹,隱身在呼呼氣流中,劃破時空障礙,筆直飛向指定的那一個時間、那一個地點,追尋侯君集麾下那一支唐軍蹤跡。
畢竟這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就像航天員首次登月似的。雖然他早有思想準備,也不由心兒噗噗跳。不知瞧見古時盛唐的第一瞥,會是什麼模樣。
是呀,別說是他。任何人此時此刻,也會有同樣的心情。
飛出時空甬道後,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什麼?
猜吧,大家都猜猜吧。
廣闊的原野,肯定是原野。他將要睹見的原野,會是什麼顏色呢?
大西北,青海高原,必定黃字當頭。
啊,想不到展開在他眼前的,竟是一派閃光的綠色原野。這對剛從23世紀風沙籠罩的土黃色河西走廊走來的曹仲安而言,眼前不由一亮。
綠油油,亮光閃閃。
綠色就是綠色,何以還閃光?
那是水的光芒。
那是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水泊,寬寬窄窄、盤來繞去、合攏又分叉的河身。
好一派閃光的大地!
好一派肅穆無聲的大地!
不,這裏並不是沒有人影。
仔細看,在這廣袤的大地中,有一支蠕蠕行進、上下閃光的大軍。
此時此地,隻應有大唐、吐蕃、土穀渾,別無其他勢力。
曹仲安熟知古時服飾。從裝束看,明顯是唐人漢裝,與吐蕃、土穀渾無關,明擺著就是一支大唐帝國的遠征軍了。隻見這支兵馬隊形整齊,閃爍著一派特殊的冷冷亮光。
曹仲安捕捉準確了。這就是大將侯君集率領的西征先鋒兵團。
為什麼軍旅也是閃光的?
冷兵器嘛,還有什麼好說的。
那是閃亮的戈矛和頭盔,加上馬脖子下麵叮當響的銅鈴,馬上將軍的護心鏡。
那為首一員紫膛麵孔的虯髯大將,當然就是威風凜凜的侯君集了。曹仲安喜不自勝,連忙收起飛行衣,飄然下降在侯君集馬前,反倒使久經戰陣、處變不驚的侯君集嚇了一跳。
侯君集勒住馬,大喝一聲:“你是何人,膽敢阻擋我大唐王師?”
他未曾命令,背後的士兵早已馳馬散開,排列成弧狀隊形,把曹仲安包圍在中間。一個個彎弓搭箭,拔出了雪亮馬刀。隻等主將一聲命令,立刻就會衝撲上去,把他砍為肉泥。
真個是訓練有素,不愧昔日大唐秦王李世民駕前,曆經南征北戰的鐵打精兵。
侯君集也手按劍柄,目光如箭注視著他。人皆屏住氣息,情勢十分緊張。
曹仲安雖然也心情緊張,卻定住了神,不慌不忙致禮說:“我來自23世紀,有大事想問將軍。”
侯君集警惕地說:“這裏幾百裏沒有人煙,哪來什麼二十三市集?看你衣著有異,莫非是番邦細作,前來刺探我軍情?”
這一發問,周圍士兵更加警覺,不聲不響戰刀全部出鞘,勒馬將圈子圍得更緊。騎士的情緒感染了胯下戰馬,它們似乎嗅著了戰鬥氣息,也不由亢奮起來,噴著響亮的鼻息,不停踏著步子,原地打著圓圈。隻待背脊上主人一鬆韁繩,就會快步衝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