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橋的牛肉湯論斤賣肉,選擇喜歡的部位搭配,如10塊錢牛雜10塊錢牛肉,diy一碗20塊錢的大補牛湯。
可惜的是也不賣麵條。
我早說過,牛肉湯才是冬天幹拌麵的絕配,居然沒有出名的店。
直到今天早上路過東園飯店。
解放南路與江都路中間有一條連接的四車道小路,名曰立新路。
立新路靠江都路這一頭,有一排燒烤店,夜裏曾去吃夜宵,白天各自歇業。
豈知其中一家“東園燒烤”,夜裏賣燒烤到四點,稍事休整,五點即掛上牛肉湯的牌坊重又出市,一直做到上午十點才歇市,端得古怪。
大概因為5點-10點是我絕不會起床的時間段罷,那麼多年未曾發現。
我進店之前已經吃過一個煙熏肉漢堡,抱著純屬點評的心態坐下。
未進店堂,聽到有人大聲唾罵,走近一看原來是個朋友,正對著電話罵,罵一句,吃一口麵,罵一段,喝一口湯。
該翁是私營業主,有小廠一座,利潤頗豐,然而今年經濟蕭條,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地主家也沒有餘糧,正愁著討債。
我叫了一碗湯一碗麵,打開報紙,等他罵歇,順口問今天還上班?
不上班!
他指了指門口的七座mpv,說不上班!討債!
吃完去無錫討債,tnnd,欠老子十七萬,再不要來沒錢給工人發獎金了。
我茬題說這家店是怎麼知道?
他說自己是第一個知道的,過好久才告訴駱駝,然後駱駝告訴我,我又過了幾個月,終於有一天早起,親來品鑒。
正說著,湯到了。
先喝湯,奶白色的牛骨湯飄著翠綠的蔥花,撒點鹽,一勺紅辣椒,攪拌均勻,大口喝!
沒有什麼比陰冷的早晨喝一碗滾燙的牛肉湯更解寒意,此時腰花湯什麼的統統拋在腦後,熱的渾身發汗,辣的鼻涕呼啦。
湯喝掉一大半,麵好了。
麵是細麵,勁足,我嚼了一口,猜是至少三道壓緊的機麵——尋常百姓買機麵,隻能買到壓緊兩道的,三道以上的好麵,需由麵館、餐廳訂製。
所以好的麵館到點就不賣麵了,賣完了。
外地客人不解,常困惑,說馬路對麵不就有機麵店嘛?買了不成?
不成。
每家成名麵館的麵條,都有自己的配方,你看著跟你的麵條從一個車間出來,味道就是不一樣。
賣完,就沒啦。
平心而論,這家麵條雖也屬上品,尚不至於登峰造極。
湯卻是好湯。
比鳳凰橋有過之無不及。
牛肉量足,片薄,湯色淳。
此時放下牛肉湯,專心吃麵。
三下五除二,不消片刻吸完。
呼來老板:“加湯!”
加湯!
這一輪,才吃牛肉。
肚量大的,大可以加三四輪湯,慢慢加肉、吃肉。
如此一頓早飯,說是一麵一湯,內裏豐盛無匹。
那位討債的朋友先我吃完,擺擺手說自己走了。
我說祝你討債順利,還一天就年三十了,真不容易。
對方哈哈大笑。
待我看完一張報紙,喝完湯,老板已有收攤的意向。
我說,一麵一湯,多少錢?
不要。
啊?
“你朋友給過了。”老板答。
唉,說到底還是不知道多少錢一碗呢。
討債辛苦,吃麵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