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食堂的午餐是煎魚餅,前天晚餐是涼拌豬頭肉;昨天午餐是東北餃子,晚餐是紅燒豬腳;今天的早餐是青椒肉餡大包子與自製蘿卜幹,午餐是油煎茄子夾肉(或者該菜式有啥官方稱謂?)……昨天中午的湯是排骨燉雞,今天高溫,中午的湯則是綠豆燉野菜——每頓皆有四菜一湯,不限量不要錢,十天來從未有過一個菜式重複!於是今天晚飯我灰溜溜的自己出去覓食了。
不得不承認,這間小食堂的廚師是我至今所見最強力的食堂廚師。早在兩個月前就耳聞某公司派駐巴馬的員工上班不到半年統統肥了一圈,理由是食堂菜太好。當我剛到這裏頭幾天,每頓飯都在當地最好的酒店就餐,有一次帶了員工一起吃,沒想到對方一點都不感激,反而規勸我們去食堂吃飯,說那兒更美味。
於是我抱著鄙視的心情第一次走進食堂……結果第二次進食堂時我便奪走了同伴碗裏的炸小魚。
大廚本人長得非常彪悍,人高馬大,國字臉,不苟言笑,眉宇間自有一股英氣,據說是“東北來的...”逢周末煮餃子,即便是沉悶的早餐也變著花樣作出玉米燒餅之類神奇的食物。除此之外,雖然麵相嚴肅,但據群眾反應其實非常好處。具體而言,如果你前一天與大廚一邊聊天氣一邊“不經意”的談到“呀呀,巴馬的黃牛肉味道不壞,隻要15塊錢一斤,比深圳可是便宜好多”雲雲,那麼第二天桌上就會有香噴噴的紅燒牛肉。再者,即便是做一道普通的野菜豬骨湯,那野菜可是要三十塊錢一斤,瑤族人從山上采來的喲。這樣的廚藝高超采購食材又舍得下血本的強力大廚,自然深受員工愛戴。
俗話說食不厭精,我在家鄉很考究吃喝,一周內重複了菜式會覺得不完美。因此這趟旅行,本覺著自己來西南邊陲吃苦耐勞來著,做好了思想準備,就算大吃大喝也必是嶺南特色小吃之流——何嚐想到居然每天被伺候的滿腦肥油,如此這般,一點“在外受苦”、“體驗風土人情”的意境都沒有了嘛,真是遺憾。竟然十天不重複!挑戰了我的尊嚴,豈不是說隨便一個公司食堂都能摧毀我作為一個揚州人洋洋自得的餐飲優越感麼!
那麼,你還問我為啥自己溜出去吃晚餐麼?
因為,若是不能孕育出“一點落寞”、“幾份失意”的別扭情緒,怕是無論寫作與拍照乃至設計小屋的靈感都會大大受其影響呀。抱著這個借口,我心理鬥爭了半小時,終歸頭一遭離開食堂,投入平庸劣質千篇一律的山寨食品懷抱。
不過,幾小時後,等待荷蘭隊暴扁烏拉圭的當兒,我決定明天還是去食堂吃飯吧……
此事自然還有下文。
今天有消息說日本美食家中西純一八月下旬要來考察,據說在東京享有“餐廳唯恐避之不見的批評家”名譽,亦有日本一流攝影師隨行,說要來拍攝當地美食,順便指導我慘不忍睹的食物攝影技術。
我知道此人是因為去年年底他對北京"吳裕泰內府菜"的茶餐讚不絕口,幾個月後某人打算“試一試日本美食家的推薦”,借機去鬼街品嚐一番,綠茶鵝肝誠然美味。
如此這般,小屋團隊要做好食材的前期準備,從餐具到新鮮料理的“規劃”。
要知道,當地並非以美食聞名,出眾是食材而不是工藝,比如香豬這麼好的東西,他們居然隻會白灼或整烤,油魚隻用來油炸,火麻隻做粥,對野菜的覺悟也隻有與雞肉一起燒湯。
縱然炒土雞、洋蔥炒黑山羊肉口味非常讚,但日本媒體顯然不滿足於隻拍這些不上鏡的家常小炒。
而咱們推廣lohas理念也該多來點精致蔬菜才是。
必須集思廣益,用本地食材做一些好看又健康的料理,可以說必須“創造”!
怎麼辦哩?
當地隻有兩家三星級以上的酒店,說實話,廚藝中規中矩,並無出彩之處。
頭疼之際,我們想到了前文提到的強力大廚。
於是借著晚餐的機會去攀談。
不說不要緊,一談嚇一跳。
我說,能不能麻煩整治創造一些新菜肴?
師傅說好好好,哎呀,可惜這兒肥魚不多,不然整一道魚生如何?
——你見過做生魚片的食堂麼?
原來人家本是青島某星級酒店的掌勺,實力超凡事業精進,之所以來到巴馬食堂乃是因為妻子得了糖尿病,需要來這兒修養,婦唱夫喝,便一起來了,順便找份輕鬆的食堂工作,也當是退隱江湖
——難怪難怪,折服我的原來是一位主廚,自尊心找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