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小吃,開心果棉花糖和胡蘿卜小吃。這道胡蘿卜小吃味道太棒了,硬要評級的話,應該是屬於吃完了會嘿嘿傻笑的那種。
價格是日元8000+。這家屬於性價比還不錯的西餐,適合情侶小聚啊什麼的。隻是我還是習慣一個人坐在櫃台前和老板扯淡啊。
接下來是朋友推薦的一家京都的蕎麥麵店,她的原話是吃過這家你就不用去吃其他蕎麥麵啦。店名是おがわ,離大德寺步行約15分鍾左右。朋友告訴我隻是一家普通的麵店,去了之後才在店內的米其林指南上發現它是一星餐館。
點了推薦的鴨せいろ,麵條有韌勁兒,鴨湯極鮮。蕎麥麵冷著吃或者放進熱鴨湯裏吃皆可。把麵條和鴨肉吃完後,店家會提供一小壺熱湯讓你倒在鴨湯碗裏,這樣混合起來的熱湯實在太好喝啦。價格是1700日元,推薦。
這次日本米其林之旅,最期待的是京都的米其林三星千花。隻是嚐過之後覺得味道一般,性價比稍低了些。而且那天店內多是熟客,老板隻禮貌性地打了個招呼就和熟客聊天去了,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被怠慢的感覺。
第一道菜是草莓果凍配生魚片,味道不錯。
為了彌補沒在京都吃到好吃的懷石料理的缺憾,又去預約了一家米其林一星日料餐館。店名叫味舌,就在千花的斜對麵。
花費是8000+。在食物價格偏貴的京都來說算是性價比很不錯的一家店啦。
由於東京的米其林三星餐館實在是太太太貴了,隨便一家都是兩三萬日元起,唯一較便宜的一家又因為下手太晚被訂滿,隻好臨時訂了一家價格較低的米其林二星日料餐館。餐館名字是晴山,大廚隻有三十多歲,2011年才開店,第一次入榜2013年米其林指南便獲得二星評價。餐館在慶應義塾大學附近一座大樓的地下室裏,找了好一會兒才發現。
第一道菜是芹菜配鵪鶉蛋和烏賊,上麵撒了一些櫻花花瓣。味道算是個小驚喜。
蠶豆海鰻。怎麼說呢,賣相看似平平,但就是難以形容的美味啊。
更讓人驚喜的是吃完蠶豆和海鰻後,下麵還有一個土豆球。戳開之後就是土豆泥,夾著往上一提,土豆泥可以黏在筷子上好一陣子不掉下來。
一盤漬物(醬菜)之後,主食是米飯。除了裏麵有些生薑我不太喜歡,味道還是很棒的。吃不飽可以大喊一聲再來一碗,我吃了兩碗還打包了一碗提著走了……
飯後甜點,草莓果凍,下麵還有布丁。這些店家的餐具使用都很是講究,像這把勺子一看便知是手工錘製而成的。
這家店帶給我的驚喜有點類似於去年在奈良和やまむら的就餐經曆。很多菜中都暗藏玄機,吃到一半才發現接下來還有驚喜。由於是午餐,菜品較少,花費僅日元6000+。這也是我唯一的一家吃完午飯就接著問晚飯還能不能預定的餐館,結果當然是已經爆滿了。據網評說,最近這家店也是越來越難訂位了誒。
從東京一路坐車到北海道。在北海道的第一家米其林餐館是位於小樽壽司通上的握壽司店群來膳。二星餐館,價格比旁邊的其他壽司店略高一些。
先點了一份刺身拚盤。
接下來就是拜托大廚發揮的特選握壽司套餐了。
大廚略顯嚴肅,我也沒問食材名字,隻等捏好了便拿過來一口吞下去。
這道是櫻鱒壽司。櫻鱒口感很像三文魚,但體積比三文魚小,產於春季。
右邊的是海膽壽司。日本產的海膽分兩種,紫海膽和蝦夷馬糞海膽。從外形來看,前者針刺長,後者較短。從味道來說,前者味道較淡,而後者味道濃鬱,入口即化,價格也相對較高。高檔壽司店多用蝦夷馬糞海膽,一口咬下去,海膽濃鬱的香味和飽滿的米粒結合在一起,十分美味。
店裏的新鮮食材都擺在櫃台前的透明玻璃櫃裏,客人還想要什麼可以任意指定讓大廚做。我在店裏吃飯的時候和旁邊剛認識的京都小哥喝酒聊天,對方要請我再吃一些,我便半推半就地又點了一個扇貝壽司和一個海膽壽司。蝦夷馬糞海膽實在是握壽司的絕好食材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