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講學以來,必有名世;
南方豪傑之士,於茲為群。
題南菁書院聯
南菁書院在江蘇江陰縣城內。清光緒八年(1882)江蘇學政黃體芳創辦,取朱熹“南方之學,得其菁華”之義命名。清末改為江蘇高等學堂。
上聯說,自顧憲成建東林書院以來,其間必有名世者,意在說明東林書院有過重大影響。
下聯說,南方豪傑之士,在此(指南菁書院)聚集,人才眾多。
此聯旨在闡明興辦南菁書院的積極意義,但用語欠考究,對仗欠工穩,因而缺乏感召力。
卜居雅近評花市;
入直常過諫草廬。
自題門聯
上聯寫自己選擇近花市而居,喜愛花的芬芳,與其名“體芳”切合。
下聯寫入宮值班常經過喜諫的草廬。實指明代名臣楊繼盛住過的嵩雲草堂。楊繼盛因諫奏權臣的罪狀,被誣入獄,慘遭殺害。聯中特意提及“常過諫草廬”,無疑是表達對楊繼盛的懷念與敬仰。此聯立意高遠,著墨不凡,發人深省。因為作者本人就曾被譽為“翰林四諫”之一。
人言為信,我始欲愁,仔細思量,風吹皺一池春水;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如何結局,浪淘盡千古英雄。
題勝棋樓聯
上聯末句引用了一個典故:相傳南唐元宗李璟與詞人馮延巳有一席對話。馮《謁金門》詞:“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李璟就說:“吹皺一池春水,幹卿何事。”作者借用這個故事說明,明太祖朱元璋與徐達下棋,畢竟與己無關。
下聯意在說明下棋無論勝敗,就是那回事,試想一想,千古英雄,不是終被浪淘盡了嗎?
此聯純屬作者個人思古抒懷而已,內容涵蓋麵不廣。
王闓運
王闓運(1833—1916),字壬秋,號湘綺,湖南湘潭人,清鹹豐二年(1852)舉人,太平軍起義,曾入曾國藩幕僚。清末,授翰林院檢討,加侍講銜。辛亥革命後任清史館館長。曾主講尊經、船山書院,著作有《湘綺樓全集》,並編有《八代詩選》。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諷刺袁世凱聯
上、下聯中分別嵌入“民國何分南北”、“總統不是東西”。旨在揭露袁世凱製造南北分裂、實行專製獨裁的陰謀,激起民眾的反袁情緒。全聯構思巧妙,用語詼諧,對仗得體,堪稱佳作。
詩酒自名家,更兼勳業燦然,長增畫苑梅花價;
樓船欲橫海,太息英雄老矣,忍說江南血戰功。
挽彭玉麟聯
彭玉麟擅長詩、聯,好畫梅花,鹹豐三年(1853)曾隨曾國藩創辦湘軍水師,因鎮壓太平軍有功,得到清朝廷的賞賜,光緒九年(1883)升任兵部尚書。次年受命率水師渡海赴越南抗擊法軍,他卻托詞年老多病,不肯親赴沙場,隻作防務部署。
此聯對彭玉麟一生的評價,可謂客觀、準確,既有稱頌,又有批評。
天才須知難作吏;
心虛何患不能文。
贈楊叔文聯
此聯寓意深刻,耐人尋思。
漢魏最初名勝;
湖湘第一道場。
題嶽麓山麓山寺聯
麓山寺位於嶽麓山山腰,半山亭上方。始建於西晉泰始四年(268)。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麓山寺,明神宗萬曆年間勒賜“萬壽禪林”,清代又名“萬壽宮”。民國初年複名古麓山寺。它比南嶽山上的六朝古刹還早三百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聖地。
此聯道出了這座寺廟曆史之悠久和在湖南宗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言簡意賅,易於記誦。
尊德樂義見於世;
經天緯地謂之文。
橫批:洙泗岷峨
題尊經書院聯
尊經書院在四川成都城南石犀寺旁。清光緒元年(1875),四川學政張之洞創建。三年之後,四川總督丁寶楨聘王闓運為山長。
此聯屬鶴頂格嵌名聯。聯文內容反映作者重經史,詞章的教學思想。橫批將岷峨與洙泗並提,足見作者欲將尊經書院建成四川的儒學教育中心。事實上,尊經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名士。
莫輕他北地燕支,看畫艇初來,江南兒女無顏色;
盡消受六朝金粉,隻青山依舊,春來桃李又芳菲。
題南京莫愁湖聯
上聯極大地誇讚莫愁女的美麗。說她初來乍到,就使江南女兒臉麵無光。
下聯抒發對國事的感慨。南京曾是六朝(指吳、東晉、宋、齊、梁、陳)的都城,統治者盡享糜爛的生活。可今日“青山依舊美,桃李又芳菲”,反映了作者當時興奮和愜意的心情。
自許詩成風雨驚,將平生硬語愁吟,開得宋賢兩派;
莫言地僻經過少,看今日寒泉配食,遠同吳郡三高。
題杜甫草堂聯
宋賢兩派:指宋代詩人黃庭堅和陸遊,他們都推崇杜甫,分別創江西詩派和劍南詩派。
吳郡三高:指蘇州的三高祠所祭祀的戰國時期的越範蠡、晉張翰、唐陸龜蒙。
上聯用“詩成風雨驚”形容杜詩的魅力巨大;用“開宋賢兩派”說明杜詩的影響深遠。
下聯敘說杜甫草堂雖地處偏僻,但時至今日,祭祀者仍絡繹不絕,其盛況不遜於吳郡三高。言外之意,杜甫的功名可與政治家們媲美。
從內容分析,上、下聯有因果關係,上聯是因,下聯是果。
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兒述詩禮;
縱橫計不就,空餘高詠滿江山。
自挽聯
作於光緒八年(1882),時年五十。
此聯是作者的自我評價,隱含懷才不遇之歎。
朱采
朱采(1833—1901),字亮生,浙江嘉興人。光緒時官至瓊岸道台。著有《清棻閣集》。
隻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此誌;
先其所憂,後其所樂,但願群才奮起,莫負斯樓。
題五公祠聯
作者任瓊岸道台時撰。
五公祠在海南省海口市內,為紀念五公而設。五公指:唐代李德裕、宋代胡銓、李光、李綱、趙鼎,他們都是愛國忠臣,先後遭貶到海南。
此聯以精練的語言“隻知有國,不知有身”,“先其所憂,後其所樂”準確地概括了五賢的崇高情操,讀之令人肅然起敬。作者期望群才奮起,莫辜負建造此樓的初衷。
吳大澂
吳大澂(1835—1902),字清卿,號恒軒,江蘇蘇州人,清同治七年(1868)進士,授編修,官至湖南巡撫。中日甲午戰爭時,督湘軍出關禦敵,兵敗被革職。他精於金石學和古文字學,著有《說文古籀補》、《字說》等。
同學盡知名士,不遠數千裏而來,此地實為兩粵英材淵藪;
立身為何等人,願聞二三子之誌,致用勿忘六經根底功夫。
題廣雅書院聯
廣雅書院在廣州市西華路彩虹橋外。清光緒十三年(1887),兩廣總督張之洞創建。
此聯強調治學立身勿忘六經根底。聯語有兩種版本,文字略有出入,此聯較妥。
聽諸生夏誦春弦,聲出戶外如金石;
到此地吟風弄月,花落水麵皆文章。
再題廣雅書院聯
此聯內容切合書院,文藻秀美,韻味盎然。
丁汝昌
丁汝昌(1836—1895),字禹廷,安徽廬江人。水師出身,1888年北洋艦隊編成,任海軍提督。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英勇抗敵,兵敗拒降,毅然在劉公島自盡。
如此江山,對海碧天青,萬裏煙雲歸咫尺;
莫辭樽酒,值蕉黃荔紫,一樓風雨話生平。
題越秀山鎮海樓聯
鎮海樓在廣州越秀山頂,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時建。樓名取雄鎮海疆之意。
上聯寫景。言水碧天青,海天一色,萬裏煙雲,近在咫尺,莽莽乾坤,如在掌中。
下聯抒懷。讚蕉黃荔紫,景物宜人,莫辭把酒話舊,暢談戎馬生涯的風風雨雨。
全聯字裏行間,洋溢著壯誌豪情,足以顯示一個海軍將領的風采。
從製聯技巧分析,上、下聯各為四、五、七句式,“海碧天青”與“蕉黃荔紫”,同為並列結構詞組,詞組內自對。上聯中的“對”,下聯中的“值”,對聯術語為領字,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全聯對仗工整,平仄運用得體。讀之琅琅上口,頗具藝術感染力。堪稱情詞並茂的佳作。
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5),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安徽合肥人。清光緒十年(1884)奉命督辦台灣事務,台灣設省後,為首任巡撫,對開發台灣有所建樹。卒諡壯肅。著有《大潛山房詩稿》。
講武昔連營,五百裏星聚群賢,洗甲天河,共仰肥西人物;
論文今築館,二三子雲程奮誌,讀書山麓,毋忘年少英雄。
題安徽肥西書院聚星堂聯
上聯從“星聚群賢”著筆,讚肥西人物(指淮軍將領)昔日講武連營,南征北戰,贏得今日“洗甲天河”的太平盛世,值得後生欽仰。
下聯寫創建書院的宗旨,勉勵後學諸生,珍惜青春年華,發憤讀書,爭創鵬程萬裏的錦繡前程。
全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賜國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
複父書辭嚴義正,千秋大節,享俎豆於舜日堯天。
題台南鄭成功廟聯
賜國姓:鄭成功曾受南明隆武帝賜朱姓,有“國姓爺”之稱。
複父書: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在清兵入閩後變節投降,還奉命寫了一封招降書給鄭成功。鄭成功堅意拒降,並複信給父親曉以大義。
上聯稱頌鄭成功在山窮水盡的艱苦環境下創業,收複台灣,永矢孤忠,贏得朝廷賜予國姓。
下聯讚揚鄭成功複函生父,曉以大義,拒絕投降,保全大節,所以能在“舜日堯天”之下,享受人民的祭祀。
此聯立意高遠,遣詞考究,讚譽得體,令讀者對民族英雄鄭成功肅然起敬。
十五年生麵獨開,羽轂飆輪,從此康莊通海嶼;
三百丈岩腰新辟,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天工。
題獅球嶺古隧道聯
獅球嶺古隧道在台灣省基隆市內。清光緒十五年(1889),基隆至台北段的鐵路通車,作者撰此聯以賀。
此聯以“生麵獨開”、“岩腰新辟”,形容新築鐵路之艱險和雄偉,甚為貼切、生動。歌頌了“人力勝天工”的壯舉。聯語新鮮、活潑,令人百讀不厭。
黃道讓
黃道讓(1837—1891),字思安,號歧農,湖南臨澧人。清鹹豐十年(1860)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因不滿慈禧太後而辭職。從此絕意仕途,專事著述。晚居長沙,常與何紹基、王先謙、王闓運相唱酬。著作有《雪竹樓詩稿》。
西南雲氣來衡嶽;
日夜江聲下洞庭。
題雲麓宮望湘亭聯
此聯摘取作者《重登嶽麓》中的兩句詩而成。全詩是:“萬壑風來雨乍晴,登高一覽最鬆惺。西南雲氣來衡嶽,日夜江聲下洞庭。我發實從近年白,此山猶似舊時青。讀書老友今何在?古木秋深愛晚亭。”
從律詩中截取一聯(頷聯或頸聯)作為獨立的楹聯,並不罕見。但這副對聯切地切景,堪稱上乘。
眼前看他人子女;
背後想自己兒孫。
題育嬰堂聯
育嬰堂是舊時專門收養被遺棄幼嬰的慈善機構。
此聯近乎口語,道理易懂,貴在力行。
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又字看岩,號香濤,壺公,晚號抱冰,河北南皮人。清同治二年(1863)進士。曆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軍機大臣等。創辦京漢鐵路、漢陽鐵廠、萍鄉煤礦等,是洋務派的重要人物。為學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卒諡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存世。
主恩先後三持節;
臣本煙波一釣徒。
題湖北兩湖書院聯
此聯為流水對。上聯表示對皇上的感恩,三次持節到湖北做官,下聯謙說自己原本是一個極為平凡、與山水為友的人,幸而得到皇上的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