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城湖南會館聯
會館在江蘇省蘇州市東。此聯為作者宦遊蘇州時撰。
此聯反映作者為官異地,思鄉情真。“觀落日”、“望歸雲”是其點睛之筆。
黃思永
黃思永(1842—1914),字慎之,號亦瓢,江蘇江寧人。幼喪雙親,由嶽父延師教讀。清同治十二年(1873),朝考後任職禮部,又考進軍機處。光緒六年(1880)中狀元。光緒十二年(1886)充會試同考官,後遷侍讀學士。曾因參與磨豆腐小販之利而丟官。至清廷設商部,被重新起用,充頭等顧問官,與張謇並稱為“商部兩狀元”。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想利用他,但他拒為入侵者效力,還帶領街民拒掛德國國旗。1914年病死於上海。
曉日鶯花金勒影;
春江煙月玉簫聲。
題鬆江吳家浜橋聯
該橋位於上海鬆江九亭鄉金吳村吳家浜上。舊時為商旅雲集、文人唱和之所。黃思永為該橋撰聯二副。此聯是比較好的。它生動地反映了吳家浜當年的繁華景象。詞藻秀麗,比喻新穎,繪聲繪色,有動有靜,如詩如畫。
吳昌碩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清末任江蘇安東縣令一月,後寓居上海。擅長書法、篆刻、善畫山水人物。曾與同道創立西泠印社,任社長。著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印豈無原,讀書坐風雨晦明,數布衣曾開浙派;
社何敢長,識字僅鼎彝瓴甓,一耕夫來自田間。
題西泠印社聯
西泠印社位於浙江西湖孤山,因地近西泠橋而得名。成立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是一個從事研究篆刻藝術的團體。發起人有:丁仁、王禔、葉為銘、吳隱等。
浙派是著名篆刻流派之一。始於清代篆刻家丁敬,繼起者有黃易、蔣仁、奚風、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鬆等。因他們都是浙江人,故稱“浙派”,也稱“西泠八家”。
鼎彝瓴甓:鼎,烹煮器具。彝,古代酒器。瓴,古代盛水用的瓶子。甓,古時磚瓦。這些器具上麵,往往刻有文字,常是篆刻者仿效的對象。
上聯追憶印刻的源流,稱頌丁敬等數名布衣,開創篆刻浙派。
下聯謙稱自己是一耕夫,才疏學淺,難當社長重任。
上、下聯句首巧嵌“印社”,屬鶴頂格嵌名聯。
鳴鶴忽來耕,正香雪留春,玉妃舞夜;
潛龍何去處,有蘿猿掛月,石虎嘯秋。
題超山宋梅亭聯
亭址在浙江餘杭臨平西北。超山梅樹栽培史有一千多年,其中最古老的梅樹是唐梅和宋梅。宋梅亭就建在宋梅旁。相傳元代畫家王蒙曾棄官隱居在超山附近的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
上聯描寫梅花怒放的盛景,如同香雪留春,玉妃舞夜,喜迎黃鶴山樵來耕。
下聯稱讚超山的美麗傳說:潛龍出洞、蘿猿掛月、石虎(似虎的巨石)嘯秋,格外迷人。
此聯用典貼切,而不露痕跡;遣詞華麗,而不現堆砌。
盛宣懷
盛宣懷(1844—1916),字杏蓀,號愚齋,江蘇武進人。清同治五年(1866)應童試,補縣學生,以後屢試不第。清同治九年(1870)經楊宗濂推薦,入李鴻章幕,深得李的信任。曆任天津河間兵備道,海關道,山東東萊兵備道兼東海關監督等。1901年任商務大臣。1913年3月以後,任漢冶萍公司董事長、輪船招商局副董事長。1916年在上海病逝。著有《愚齋存稿》等。
留連酒德,嘯傲琴緒;
園涉成趣,門設常關。
題留園聯
留園在江蘇蘇州市閶門外,是盛宣懷的父親盛康購置的別墅,原名塞碧山莊,係清嘉慶五年(1800)在明代徐時泰東園的舊址上建築。民國十八年(1929)由政府收歸公有,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此聯立意緊扣留園取名之意:“長留天地間”。上、下聯意思可顛倒來理解,園涉趣,門常關,在此操琴飲酒,足以留連忘返。雖嵌名自然,但對仗欠工。
儒者一出一入有大節;
老僧不見不聞為上乘。
自題聯
上聯標榜自己是有大節的儒者,一出一入,不違節操;下聯表示自己對外界的議論不見不聞,好壞任人評說。
吳魯
吳魯(1845—1912),字肅堂,號且園,福建晉江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後曆任安徽學政、雲南學政、吉林提學使等職。著作有《讀禮纂錄》、《西哀詩》、《蒙學初編》等。
富貴無常,處世勿忘貧賤;
聖賢可學,立身謹記讀書。
自題聯
聯語通俗易懂,內涵豐富深刻,仔細品味,頗得教益。
張百熙
張百熙(1847—1907),字冶秋,湖南長沙人。少時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清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曆任工部、吏部、戶部、郵傳部尚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2月18日在北京逝世,諡文達,追贈太子少保,賞銀二千兩。遺骸葬長沙縣春華鎮洞田村。其墓列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學者當以天下國家為己任;
我也拔爾抑塞磊落之奇才。
題京都大學堂聯
京都大學堂,乃北京大學的前身,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建於北京沙灘。1901年清廷派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百熙兼任學務大臣,負責京都大學堂的恢複和籌建事宜。
此聯反映了張百熙辦大學的指導思想,是培養抑塞磊落之才,以天下國家為己任,這在當時的社會是可取的。
從製聯技巧分析,上、下聯詞組結構,不合對仗規則。“學者”是一個名詞,“者”是“學”的詞尾。“我也”是兩個詞。“我”是代詞,此處的“也”是虛詞。“己任”與“奇才”也不相對。“天下國家”與“抑塞磊落”,也不相對應。
由此便可以領悟到:上、下聯僅是字數相等,還不能稱為對聯,但此聯有史料價值。
鍾雲舫
鍾雲舫(1847—1911),名祖棻,號錚錚居士。四川江津人,清同治六年(1867)中秀才,後補廩生,遷居縣城,設館教書。清光緒二十年(1894)前後,因作詩嘲諷知縣朱錫藩,被關閉塾館而流落成都。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因參與狀告江津知縣武文源,次年被扣上莫須有罪名,被捕入獄。鍾雲舫工詩文、詞曲,尤擅長對聯。時人稱“江津才子”、“長聯聖手”,一生作楹聯1850副,100字以上的長聯有27副。題江津臨江城樓聯,長達1612字。著作有《振振堂》、《招隱居傳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