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奧蘭納斯的悲劇
羅馬早期時,其領土隻是意大利的一小部分,它總體上由元老院統治。元老院是一個由主要的地方長官和貴族組成的團體。不過,人民大眾逐漸開始要求在政府中擁有發言權。一段時間後,便任命了一些叫做護民官的特殊官員,其職責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使他們不會受到上層階級的壓迫。
護民官被任命後不久,便出現了一個嚴重的饑荒,貧窮饑餓的大眾指責富裕階級的人很吝嗇,不把儲藏的穀物給他們吃。他們尤其氣憤一個名叫凱厄斯·馬庫史的軍人。他替羅馬打了許多勝仗,但因公開蔑視大眾而為人討厭。很多更有反抗精神的公民聚集在街上,要求處死凱厄斯·馬庫史。他們威脅著正要去他家,忽然一個名叫馬勒尼斯·阿格裏帕的老議員來到他們當中,極力勸說大家別采取這種暴亂行動。這位老人是凱厄斯的一個朋友,人們也知道他愛護大眾,因此都喜歡他。於是這些暴亂的人們願意聽從他的勸告。他說饑荒不是人造成的,也不是元老院的錯,元老院的確非常關心人民的利益。
然後他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說明元老院與公民彼此不可或缺。他說曾有一段時間,人身體的其它部位反抗肚子。它們說肚子無所事事,隻把吃進去的食物裝著,又不與身體的其餘器官共同發揮作用,把它們丟在一邊不管。對於其它部分的抱怨肚子這樣回答:“不錯,食物都裝進了我這裏。可我並不是留著自己享用的。相反我通過血液把它送了出去,讓身體的所有部位得到營養,富有生機,這樣通過我的服務整個身體才強壯了。而食物中我所留下的部份總的說來都是廢物。”
馬勒尼斯又補充說,對於各個公民而言,反抗為他們提供了所需物質的人,就像身體的四肢反抗肚子一樣。而元老院就像身體,如果公民們不服從管理它隻會遭殃。
如果不是凱厄斯·馬庫史這時出現,馬勒尼斯溫和的勸說本來已使人們平息下去。他一來就開始辱罵這些不滿的公民,說他們是雜種和無賴,還講了其它蔑視的話,指責他們反複無常,毫不可靠。他聽馬勒尼斯說他們要求按自己定的價格買穀物,就斥責他們無知專橫,並用劍威脅著把他們趕走。凱厄斯·馬庫史將人民看成是一群應嚴厲鎮壓的危險暴民;他滿懷疑心地對馬勒尼斯談起最近任命的護民官,說這可能會引起麻煩和暴動。
就在羅馬發生饑荒和黨派之爭的同時,它以往的一些敵人和對手——鄰國的沃爾西人——受到鼓舞,準備攻打羅馬城。在以前的戰鬥中凱厄斯·馬庫史曾打敗他們的首領圖魯斯·奧菲迪士,知道他是一位智能雙全的軍人。在元老院的要求下,凱厄斯·馬庫史被任命在兩位負責指揮羅馬軍隊作戰的執政官手下率軍戰鬥。在元老院作審議時有兩個護民官也在場,他們憎恨凱厄斯對待民眾粗暴無禮,為如此傲慢的人竟同意作執政官的手下大感吃驚,認為這正說明了他狡猾。“假如羅馬獲勝凱厄斯便會受到稱讚,可一有失敗他就會怪罪於那些將軍們。”
這時沃爾西的首領們,通過間諜得知羅馬準備打仗,便決定讓奧菲迪士從他們的重鎮科羅裏出發,率軍與羅馬軍隊作戰,隻留下一小部分軍隊守衛城鎮。
羅馬士兵出國去打仗時,留下了女人們——妻子、母親和姐妹——她們焦急地等待著戰鬥結果。凱厄斯的妻子充滿恐懼和擔憂,但是他的母親沃拉尼亞像許多早期的羅馬婦女一樣,更多想到的是榮譽而非安全。她認為兒媳婦害怕是軟弱的表現。就在她倆說著話時,一個朋友帶來消息說凱厄斯·馬庫史正援助攻打科羅裏,羅馬的主力軍正在野外追擊敵人。
這個消息是真的。最初凱厄斯·馬庫史的隊伍攻城不成功,被打回自己的戰壕。憤怒的凱厄斯糾集起他的人馬,罵他們太軟弱,終於把沃爾西人趕回城裏。他自己緊追不舍,可士兵們並沒跟上來。沃爾西人將他團團圍住,把他打得遍體鱗傷,趕出了城門。不過士兵們為他的英勇行為深受鼓舞,再次攻進城裏,終於占領了它。
接著凱厄斯·馬庫史安排了少數人固守城鎮,帶著其餘的人馬去援助羅馬的主力軍,盡管他受了傷。主力軍正在約1英裏遠處展開戰鬥,情況緊急。他及時趕到後,給予奧菲迪士的軍隊以有力還擊,使戰局轉而有利於羅馬一方。他親自與那個沃爾西人的首領展開搏鬥,但奧菲迪士被他的士兵們營救。最後羅馬人大獲全勝。滿懷感激的羅馬將軍把“科利奧蘭納斯”一姓獎給凱厄斯,因他在這場戰鬥中,在奪取科羅裏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和平時期羅馬人把科羅裏鎮歸還給了沃爾西人。可是在戰場上屢遭敵手打敗的奧菲迪士,一定要製服凱厄斯(或我們從現在起將稱呼的科利奧蘭納斯),如果不能用正當手段也要用不正當手段達到目的。他等待著時機,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他最終是如何成功的。
而羅馬的護民官得知科利奧蘭納斯取得豐功偉績、享有盛譽時,並不為羅馬的勝利十分高興,因他們對科利奧蘭納斯的成功感到氣憤。他們與正直的老議員馬勒尼斯的一番談話正表露了其真情:他們害怕新的榮譽會使科利奧蘭納斯對普通人民更加傲慢。而馬勒尼斯卻責備他們心眼兒小,不愛國。因此他們目睹科利奧蘭納斯凱旋歸來、他的朋友們極力表示祝賀時,不敢公開表示敵意。不過他們暗中害怕他會獲得國家的最高職位,那樣他就會以自己的權力來削弱他們的權力。他們還希望他的傲慢會使自己走向毀滅。所以他們計劃去挑釁他,讓他當眾嘲弄人,從而引起民眾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