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這一年,大海那邊發生了一件永載史冊的大事,有一個曾經具有雙重黨籍身份的人,親自主持召開了那邊執政黨的中常會,會議不僅同意台灣老兵可以回大陸探親,而且還決定開放“黨禁”和“報禁”,給人民兌現民主自由的承諾……此公名叫蔣經國,他逝世後,島上的百姓在大街兩旁設了香案,灑淚跪拜,為他送行……
當局批準老兵回大陸的消息,是王富昌告訴吳天臣的,吳天臣當時含著眼淚隻說了一句話:“經國公,好人啊……”
也在這一年,吳天臣背負了趙老爺子的骨灰,攜帶妻兒老小回到了闊別近四十年的襄河邊。
吳天柱率領了家族的全體成員去機場迎接,這裏包括吳傳江剛出生的兒子。雨來的大號叫吳耀祖,吳傳江的兒子於是取名吳耀宗,也含了中華之“中”的諧音。韓孝年術後尚未完全康複,坐著輪椅也來了……吳天臣垂了哀哀白頭上前跪下了,吳小年夫婦和兩個孩子也跪下了……
吳天柱夫婦也淚流滿麵地跪接了趙老爺子的骨灰,親人們都一擁而上,相擁而泣。淚灑機場流成河,淚飛頓作傾盆雨……
途經古城,吳天臣把全城的鞭炮都買了下來。鞭炮堆積如山,實在太多了,最後不得不動用了吳傳山的幾輛載重卡車。
大吳鄉的鄉親們在灣頭上的老槐樹下迎接,陳鬆明和龔德厚雙雙在紀念塔下迎候……趙老爺子的骨灰就安放在了吳坤山大伯的旁邊,他們老哥倆又可以在九泉之下徹夜長談了……驚天動地的鞭炮聲在襄河邊足足響了三天三夜。……惠美始終陪伴在韓孝年的身邊,她說:“孝年姐,等你的病好了,我們把你接到台灣去。天臣說了,我們一起過……”
韓孝年回答說:“我哪兒也不去了,就守在這襄河邊,守著老槐樹和紀念塔……如果有那一天了,你們也回來吧……”
姐妹倆的話語就像襄河河水一樣的平靜深情,萬裏晴空仿佛又傳來了那首情深意重的民歌:
襄河岸邊一塊田喲,
郎半邊來姐半邊。
郎的半邊種甘草,
姐的半邊種黃連。
苦的苦來甜的甜……
2011年4月28日於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