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風情(1 / 1)

小村風情

小村是我的家鄉。它位於鄂東山區,一條並不寬的公路,接通了東西的柏油馬路。在這條路上,倒販東西的四輪,拉客的三輪,整天跑著。有時小車也開進村來,據說是一位當了縣長的兒子常回來看老父老母。

小村在黎明時就被驚醒了。“吱扭吱扭”的開門聲,“撲通撲通”的打水聲,年輕人的唱歌聲,小伢們上學時的吵鬧聲。很快,村中飄起了嫋嫋炊煙,這便是小村女人的傑作。無風的日子,有“大漠孤煙直”的壯景;有風的日子,總是將青青炊煙織成乳白色的霧掛在樹梢上,飄向遠處。

小村不大,卻很古老。有茅草房,土磚屋,也有土窯燒的青磚瓦房,還有近兩年才蓋起的小洋樓,沿路還出現了幾家小賣部小酒店。村民們夏天夜裏在月光下乘涼,冬天夜裏圍著火塘看電視談國事。一天天,一月月,慢慢咀嚼歲月的流逝。

小村的女人們叫“做飯的”,男人們叫“當家的”。“當家的”種田回來從不當家,倒是悠閑地抽著廉價香煙,逗著小把戲。“做飯的”圍著灶邊轉,累得汗水直流,把疲勞揉在圍裙上。天長日久,女人的滋味就搭在額頭上,甩打出歲月的嫵媚風景。

小村姑娘有醜的、也有俊的,有保守的、也有開放的。開放的姑娘穿著薄而短的衣裙,被保守的姑娘罵著“輕浮浪蕩”。保守的姑娘總是落伍一截,老氣橫秋,有時也想趕時髦,把剛抹上的口紅又趕快擦掉。說話羞羞答答,總被開放的姑娘罵著“土老帽”。常常是好看的姑娘難嫁人,種田的看不上,吃皇糧的攀不起。膽小的姑娘呆在家裏等著媒婆上門,媒婆上門又擺架子。膽大的姑娘往外跑,有嫁給大款俊哥的,也有被騙失身腆著肚子回來的,差點淹死在嘲諷的唾沫中。

小村的那些戴墨鏡流裏流氣的小夥子總能獲得姑娘的愛慕。善良憨厚的小夥子,姑娘們卻不屑一顧。他們看別人當兵考大學當教師,心躁不安,老想往外跑,賺不賺錢總能見見外麵的世界。有時隻要能掙錢,啥事都做啥活都幹,偷偷摸摸自然也算。有掙回大錢蓋房娶媳婦的,也有被警車抓進牢房的。最可靠要算那些靈活小夥子,忙時種田,農閑經商,既有錢又有糧,忙乎樂乎!

小村一年四季總是熱鬧的,春播秋收,喜怒哀樂,都在四季裏演鬧劇。正月串門走親戚,新朋舊友喝酒聚會,二月自帶板凳趕場子看大戲,三月四月大地複蘇,村民們牽牛駕犁,翻土耕種,灑下一顆顆春的希冀,五月割麥,六月鋤地……最熱鬧要算農閑臘月,讀書的小子們放假了,在外工作的遊子回家過年了,打工的男人們扛著鋪蓋卷帶著鈔票歸來了。娶媳婦嫁女兒全集中在這時了。

這些年,小村富戶不少,出去做生意的、家中種地的,萬元不是富,十萬是小富。也有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貧困戶,將小小年紀的女兒定了親,弄得村裏長輩小輩分不清。原因是整天攪和一塊搓麻將摸紙牌甩老k,將一份家當賭個精光。

這就是小村,我的家鄉,大大落落、平平庸庸、古古怪怪、瘋瘋癲癲、哭哭笑笑、文明和愚昧、現代和守舊彙集成小村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