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獄之門(1 / 3)

雲外水輕寒,初見琅玕。

一入幽夢何時還?

夢裏不知真是幻,嚐盡悲歡。

幽冥渡無船,誰在執念?

忘卻容易執著難。

銀漢淼淼紅塵遠,舊日河山。

一段生命的終結,對生命個體而言,是一切的終結。然而,就如同電話信號串線一樣,偶爾,一段生命會串到原本不應該在的位置上去。這個串線的原因,必然是因為在不經意的某一個環節,開了一扇原本不應該存在的“門”。

我們知道,我們所處的世界,宇者空間,乃是三維的。我們知道空間是三維的,是因為我們人類在生理上,或者說物理構成上是有極大限製的,視聽味觸嗅,我們的五識能夠觀察和識別的維度上限是三維的。而某些複眼動物,它們眼中的世界卻不是這樣。他們有些能夠看到360°全息圖像,有的能夠看到人眼可視光譜外的光線,有些甚至可以看到更多的維度。多維的空間,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平鋪直敘的。他們的關係很複雜。千萬裏的距離,看似相隔遙遠的時空,隻要開啟那扇門,甚至一步就能跨過去。

餘若愚悠悠然醒來,好似自己做了一個十分十分冗長的夢,夢到什麼,卻是絲毫想不起來了。

人一輩子要做多少夢?根據科學研究,如果按照每天平均8小時睡眠來算,人有3-5小時都在做夢,隻不過大部分夢境在醒來之時憶不起來而已。

根據研究,人腦在做夢時,其腦波波動頻率要比白天高出10-15倍。也就是說,現實世界中1分鍾,夢裏已經經曆了10-15分鍾的事情。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早上回籠覺做夢,明明才睡不過三五分鍾,卻已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這是一個十分驚人的結論,人每晚在夢中經曆的事件,換算成現實時間,最多可以達到45-75小時,也就是說,如果現實生活中,一天有16個小時用於生活和工作,而每晚上在夢境中相當於經曆了3-5天的現實生活!也就是說,人一輩子8成的經曆是在夢幻中進行的!誇大一點來說,人生的絕大部分是在夢中度過的。

而這些經曆,全部都會轉化為記憶存儲在大腦中。如果把人腦比作一個硬盤存儲器,那麼這個存儲器中,存放的數據8成都是隱藏文件,這些文件深深的埋藏在潛意識深處,那就是夢境中的殘缺記憶片段。或許,這些夢境都是息息相關的,就如同在夢境中,常常會感覺到,這個地方,我曾經在以前的夢境中來過······不過,如同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瀏覽器而使一份文件成為亂碼一樣,潛藏在潛意識中的夢境之所以零碎、殘缺、片段,也可能是因為人類沒有找到正確的解碼、解讀方法。如若有一天,人類發現了這樣一個解讀潛意識中隱藏記憶的方法,更大的驚人秘密也許會被發現。

這不止一次讓餘若愚懷疑,腦海中記憶的一切,自己所篤定現實經曆的一切,自己所堅信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或者那些稀奇古怪的,斑駁殘缺的,虛無縹緲的,斷斷續續的夢境和回憶碎片,甚至原本了無痕跡、隻在另一個夢境中被打開記憶閘門的那些似曾相識的片段、影像和經曆,與現實生活中的經曆,到底孰是真?孰是夢?或者到底夢是真,還是真是夢?

腦子裏麵一片混沌的餘若愚,抬頭一看,發現自己正在一個山穀的穀口不遠處。後方,陣陣亮晃晃的閃電不時落下地麵,雷聲轟響在山穀中回蕩。

“這是什麼鬼地方?”餘若愚嘀咕著翻身爬起來,卻發現自己穿了一身有些破舊的黑色長衫,前後擺拖過膝蓋,黑色粗製麻布褲,一舉一動間絲毫沒有順滑的感覺,硬邦邦的並不舒服。腳上也不是棉襪那樣貼服綿軟的感覺,而是兩塊毛帕裹住腳,外邊一雙千層底兒一般的布鞋。

餘若愚稍稍有些錯愕。但腦子裏麵那種渾渾噩噩、蒙蒙昧昧的感覺,讓他心思飄飄忽忽的,不一會兒就轉移了注意力。

摸索著出了山穀。

出穀之後,竟然是一片渺無人煙的黃沙戈壁。寬闊無垠的戈壁,一片荒蕪。

莫非又在做夢?餘若愚尋思。

做夢的時候,隻有很少的機會會去思考這個問題。大部分時候,是不知道自己在做夢的。但是這種極具異域風情的夢,餘若愚一向十分喜歡,並且沉醉其中。醒來之後,還要好好回憶一番那意境和種種滋味。

在欣賞風景的時候,他還是止不住滿腦子都是疑惑,止不住仔細回想,到底自己為何會出現在這個古怪的地方。

“哎呀!這次怕是不是在做夢了!糟糕!”餘若愚突然想起來一點東西。他一邊觀察這附近的風物,一邊仔細回想心中湧出來的無數疑問。記憶的絲絮,這東西,宛如一個膽小謹慎的精靈,隱藏在潛意識深處,要抓抓不住,放下它自來。不經意之間,那原本已作青煙消散的一絲夢境中的殘缺記憶,被餘若愚緊緊抓住。

他隱約抓住了那個念頭!脫口而出:“想起來了,我是從昆侖山萬丈懸崖,跌入死亡穀的地獄之門了!”

第一段殘缺的記憶片段:

時間回到公曆2013年夏末。

318國道是中國一條大名鼎鼎的交通幹線。可與美國的66號公路媲美。這條公路東起繁華的世界大都市——東方明珠上海的人民廣場,途徑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終點為西藏聶拉木縣樟木鎮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就如同一條橫貫東西的玉帶橫在中國地圖上,是中國目前最長的國道。

因其橫跨中國東中西部,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文化、天府盆地文化、西藏人文景觀,赫赫有名的川藏線就是其中一段,擁有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高山峽穀一路的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而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在2006年第10期評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在鐵路、航空和高速公路還不發達的年代,這條國道曾經承擔著向西藏輸送兵員、物資的重大責任,在戰略意義上擁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修建過程中,每一公裏川藏線下麵的路基中,都埋著一名人民子弟兵的骨骸。如今川藏線建設得已經十分不錯,全是柏油鋪就的路麵,單向各有一車道。這條國道曾經的輝煌和其無可替代的人文地理景觀,也使駕車走318國道入藏成為如今驢友自駕出遊的終極夢想。

但是,由於地勢險峻,落差極大——四川成都平原海拔隻有兩三百米,而藏區海拔普遍在四千米左右,因此川藏線經常發生塌方,導致道路堵塞。一般進藏,以越野車為主,藏區路麵上跑的車輛,也幾乎是越野車,其中又以豐田的蘭德酷路澤和漢蘭達等為主。

當然路上也會有不少騎行者,甚至還有不少獨行的背包客,沿著馬路蜿蜒,就像渺小的螞蟻,但是踴躍著一顆永不放棄勇敢的心。這些背包客夜裏就在藏民客廳、走廊上搭個帳篷,次日清晨離別時隻需要給幾塊巧克力或一兩盒餅幹就行,給錢的話藏族同胞是不收的。台灣曾有一部電影叫《轉山》,說的就是一個台灣高中畢業後的小夥子,為了完成英年早逝兄長的心願,曆經生死騎行西藏的故事。

這一日,一溜越野車流暢的穿行在川藏線蜿蜒的山路上,宛如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畫卷中蛇行。正是餘若愚和一幹驢友驅車走川藏線,翻過海拔5100米左右的念青唐古拉山脈的米拉山口,就正式進入西藏高原。

西藏有120多萬平方公裏,120多萬平方公裏有多大?相當於5個英國,或者接近4個德國、3個法國的國土麵積。這是一塊廣袤而又十分神秘和聖潔的土地。世界上14坐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1座著落在這裏。這裏有著無數的寶藏和文化遺產。數不清的佛教寺廟裏保存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珍寶,無數坐高達1米左右純金塑造的佛像,坐高達二三十米純銅塑造的佛像,尊尊價值連城。寺廟地麵、牆體鑲嵌了無數珠寶玉石,大部分都是藏民捐贈。

寺廟的輝煌,其中又以布達拉宮為代表。那裏至今還保存著世界上僅存的一尊如來佛祖等身像。原本佛祖的奶媽為其塑過三尊等身像,一尊在英殖民地時期,印度信徒為保護其不被掠奪,裝船運往美國途中,不幸沉入大洋。一尊流入中國腹地,在特殊時期時期被毀損。唯一存世的一尊,也即當年尼泊爾公主嫁給鬆讚幹布時帶入西藏的那一尊,如今便存放在布達拉宮。佛祖在世時曾說,見我等身像,如見我本人。若是見著佛祖等身像,便是見著佛祖本人了。

言歸正傳,2013年的夏末,仿佛是宿命的召喚,又仿佛是那些曾經被遺失的牽引,餘若愚帶著強烈的渴望,參加了這支驢友隊伍。隨車隊驅車深入西藏腹地。他們一路向西,橫穿西藏,曆經三千多公裏,終於來到昆侖山脈。

昆侖山脈是新疆和西藏天然的分界線,呈正東西走向,該山脈沿著新疆和西藏交界線深入青海腹地,長達2500公裏,寬130-200公裏,總麵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也就是說,僅僅這一條山脈占地,就超過了長三角的滬蘇浙三個省麵積總和,相當於兩個英國大小。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號稱中國第一神山,古代神話流傳此山居住著“西王母”,與東王公齊名(有關文獻認為東王公即首任天帝東皇太一),乃道教正神,掌管男女修仙登引之事。因此,關於昆侖天梯的傳說也源自於此。成為後世人們孜孜不倦追求探索的聖地。這些年來,國家的綜合實力不斷上升,科技水平也突飛猛進,昆侖山幾乎給科考人員來來回回梳了好多遍,甚至西方國家不少驢友都為傳說吸引而來,但誰也沒有尋著一點點與傳說有關的痕跡。

不過,在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時間裏,曆經多次地毯式搜索之下,卻偶然發現一處密地。那處密地一經發現,以其神秘詭異的局部地理和氣象環境,轟動世界,成為當今世界十大不解之謎之一,被稱為昆侖山死亡穀,或地獄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