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殘政如血(4)(2 / 3)

以實情論之,其時,李斯麵前至少有兩條路可走。一則是正道:以三公上書為契機,聯結馮去疾馮劫章邯等一班功臣老將,大張旗鼓地為天下請命,威逼二世胡亥誅殺趙高改弦更張。以當時天下之亂象,隻要李斯敢於奮然呼籲,帝國廟堂很有可能就此改觀。二則是權謀機變之道:將趙高比作齊桓公末期的易牙、豎刁兩個內侍奸佞聲討之,給趙高設置一個謀逆罪案,公然舉發,而後徑自秘密拿人立即斬決!依據胡亥後來“恐李斯殺之(趙高)”的擔心,可以判定:李斯密殺趙高並非沒有能力,而在於敢不敢為。

不合李斯既不走正道,也不走旁道,偏偏一味地私欲為上迂闊到底,隻用胡亥趙高最聽不懂的語言說話,自家津津樂道,卻遭下作君主無情地一掌摑來。以李斯上書而言,分明要除趙高,說詞卻全然不著邊際:李斯上書所列舉者,都是此前戰國曆史上著名的權臣之亂,而此等權臣之亂,至少也得有李斯一般的重臣地位才能發生。趙高無論多麼奸佞,無論多麼野心,此時也隻是一個從老內侍擢升的郎中令,以此等權臣作亂比照趙高,實在不倫不類,正好使趙高反咬一口,說李斯才是田常。也就是說,遇到趙高這般精於權術又心黑手狠的千古奸徒,唯以強力,唯以正道,可成其天敵也!若李斯這般不具強硬風骨,唯圖以才具說動下作昏君的童稚舉措,注定地要一步步地更深地落入更為卑劣的圈套。

李斯沒有想到這些。

李斯依然南轅北轍地走著自己的路。

次日,李斯趕赴甘泉宮求見胡亥,欲圖為自己的上書再度陳述。可連山口城門都沒進,李斯便被守在城頭的趙成擋了回來。趙成隻冷冰冰一句話:“皇帝陛下有詔,大臣可上書言事,不可無召晉見。末將不能稟報。”李斯苦苦守候了兩個時辰,趙成卻鐵石一般矗在城頭毫不動搖。天及暮色,李斯終於憤然難捺,當時便在車中寫下了幾行字,裝入上書銅匣,派一個侍中送進了甘泉宮。又過兩個時辰,城頭風燈搖曳,山穀秋風呼嘯,城頭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李斯冷餓疲憊已極,萬般無奈隻好登車回程了。李斯沒有料到,正是這幾行急就章,使他陷入了最後的泥沼。

忙碌一夜的胡亥,直睡到日色過午才醒了過來。

書房長史送來李斯昨日的上書。胡亥愜意地呷著剛剛煮好的新茶,說了一個念字。長史便打開銅匣拿出了一方白帛展開,高聲地緩慢地念了起來:“陛下詔書,老臣以為不然。夫趙高者,故賤人也,無識於理,貪欲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求欲無窮。老臣故曰,趙高殆矣!”胡亥聽得大皺眉頭,破天荒拿過上書自家看了起來。

顯然,李斯對自己這個皇帝褒獎趙高很是不滿,竟再次對這個忠實於朕的老臣大肆攻訐了。這李斯也忒是狠也,將趙高連根罵倒,說趙高生來就是個賤人,貪欲求利不止,權勢已經使皇帝無足輕重,還罵趙高惡欲無窮,罵趙高已經有了險象等等,李斯洶洶然想做甚?想殺趙高?對!一定是李斯想殺趙高!李斯若要殺趙高,可能麼?可能!且不說李斯有長子李由的外勢可借,李斯隻要與馮去疾馮劫章邯等任何一個老臣聯手,那些個個都有效力死士的老臣老將誰不敢將趙高剁成肉醬?驀然之間,胡亥很為自己的這個機敏發現自得,覺得自己這個皇帝聖明已極——胡亥再也不是從前那個需要趙高嗬護的少皇子了,胡亥可以保護老功臣了!驚喜欣然之下,胡亥立即吩咐召見趙高。

“郎中令且看,此乃何物耶?”胡亥指了指案頭帛書。

“這……陛下,李斯上書……”

“李斯如此說法,其意如何啊?”見趙高惶恐模樣,胡亥既得意又憐憫。

“老臣寸心,唯陛下知之也……”趙高涕淚唏噓了。

“不怕不怕,有朕在也!”胡亥又是撫慰又是拍案擔保,忙得不亦樂乎。

“老臣已衰邁之年,一命何惜?老臣,為陛下憂心也。”

“噢?朕有可憂處麼?”胡亥驚訝疑惑。

“丞相勢大,所患者唯趙高也。趙高一死,丞相即欲為田常之亂……”

“啊!”胡亥大驚,“是說,李斯要弑君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