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常見的地雷介紹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地雷也發展出了多種樣式,在此,我們主要介紹幾種代表性的地雷。
(1)炸車底飛雷
該雷是供單兵使用的一種小型的反坦克武器。它主要由雷體、火箭發動機、非觸發引信和穩定翼組成。當發現敵集群坦克後,經射手概略瞄準即可點火發射。通常,雷體由小火箭推送到700~800米的距離落地後,即形成反坦克雷場。
炸車底飛雷全套器材由包裝發射箱和14枚雷組成,其中包裝箱也是發射箱,重達25千克,可以將坦克底甲都擊穿。
(2)69式跳雷
69式跳雷是我國研製的一種用於反步兵的地雷。這種地雷是設計在地麵以上爆破的,它的爆破殺傷性非常強,主要以它的破片殺傷行進中的步兵。這種跳雷結構緊湊,重量輕,構造也很簡單,布設簡便,可以單獨布放,也可串聯布放。
(3)撒布式反裝甲底部雷
這種地雷可由地雷撒布係統和84式122毫米的火箭布雷彈發射,也可手工布放。該雷有自毀能力,如果超過設定時間(1~272小時)後仍未爆炸,還可以取消時間設定,回收儲存。一般來說,撒步式反裝甲底部雷結構緊湊,其戰鬥部可輕易地擊穿厚度為140毫米的坦克底部裝甲,穿透坦克底部裝甲後所引發的二次效應,足以殺傷車內乘員並損壞車內設備。通常,這種地雷由於采用了最新設計的電子觸發式引信,並具有識別的功能(機械和震動信號),因此可以在坦克通過時主動攻擊坦克底部。另外,地雷上還裝有雙重壓力和電子安全裝置,因此,具有很高的操作安全性。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自身具有反幹擾功能,因此可以免受閃電、光亮、電磁脈衝和電磁輻射的影響。
(4)踏發式地雷
踏發式地雷用腳一踏便會爆炸,在現代戰爭中,依然會在要塞區域密布這種地雷群,以阻止敵人靠近。這種地雷由生鐵鑄造,和碗口差不多大,腹內部裝填有炸藥,上麵留有一細口,穿出引線。通常在臨近作戰前,選擇好敵人必經要道或自己陣地前方容易接近的地方,將幾十個雷連接在“鋼輪發火”裝置的“火槽”上,挖坑將其埋設,在表麵施設偽裝物。如果敵人無意中踏上鋼輪機,便會同時發火,遍地開花,形成鐵屑橫飛、火焰衝天的景象。這種地雷殺傷麵積相當大,非常適合於阻擊敵人大部隊的行進。
(5)萬彈地雷炮
萬彈地雷炮是一種絆發式地雷。在一口大瓷壇裏麵裝上炸藥,用土將壇口填緊,留一小眼裝引信,將其埋入地下,再在地麵放一堆碎石,同時,再埋設一個鋼輪發火機,與壇口引線相連接,在地麵安設絆索,也可用長繩在遠處拉發。當敵人腳碰觸到絆索時,鋼輪就會自動發火,引爆地雷,這時火藥壇便會炸起,泥土碎石陶片四處迸射,殺傷威力也極大。
此外,還有一種稱為“自犯炮的地雷”,即是指將數個鐵製的或石、陶製成的地雷用藥線連接起來,一個接一個地分散埋設於敵人經過的地帶,就像布下了一個地雷網。若敵人進入網內,一旦踏上發火裝置,地雷便會一個接一個地連鎖爆炸,可以大範圍地殺傷敵人的大隊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