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走在山水之間(2 / 3)

樹外的古道兩旁,小橋流水隱約,竹筒人家宛然畫圖。古道上有汽車競賽長跑,在山腰寫著一個又一個“之”字。(選自賈寶泉《長城秋雨夕》)

沿著荊溪的石堤走,走的七八裏地,回環合抱的山巒漸漸擁擠,兩岸蔥翠古老的槐柳漸密,溪中暗赭色的大石漸多,嘩嘩的水激石塊聲越聽越近。這段溪,漸不叫荊溪,而是叫響潭。響潭的兩岸,槐樹柳樹榆樹更多更老更蔥蘢,兩麵縫合,蔭罩著亂噴白色水沫的河麵,一縷太陽光也曬不下來。沿著響潭兩岸的樹林中,疏疏落落點綴著二十多座白堊瓦屋。西岸上,緊臨著響潭,那座白屋分外大;梅花窗的圍牆上麵探露著一叢竹子;竹子一半是綠色的,一半已開了花,變成槁色。——這座村子便是金燕村,這座大屋便是二姑姑的家宅菉竹山房。(選自吳組緗《菉竹山房》)

從清早起天色就明朗;朝霞不像火一樣燃燒,而散布著柔和的紅暈。太陽——不像炎熱的旱天那樣火辣辣的,不像暴風雨前那樣暗紅色的,卻顯得明淨清澈,燦爛可愛——從一片狹長的雲底下寧靜地浮出來,發出鮮明的光輝,沉浸在淡紫色的雲霧中。舒展著的白雲上麵的細邊,發出像小蛇一般的閃光,這光彩好像煉過的銀子……但是忽然又迸出動搖不定的光線,——於是愉快地、莊嚴地、飛也似的升起那雄偉的發光體來。到了正午時候,往往出現許多鑲柔軟白邊的、金灰色的、高高的雲團。這些雲團好像許多島嶼,散布在無邊地泛濫的河流中,周圍環繞著純青色的、極其清澈的支流,它們幾乎一動也不動;在遠處靠近天際的地方,這些雲團互相移近,緊挨在一起,它們中間的青天已經看不見了;但是它們本身也像天空一樣是蔚藍色的,因為它們都浸透了光和熱。天邊的顏色是朦朧的、淡紫色的,整整一天都沒有發生變化,而且四周都一樣;沒有一個地方暗沉沉,沒有一個地方醞釀著雷雨;隻是有的地方從上到下延伸著一些淺藍色的帶子:那是在灑著不易看出的細雨。傍晚,這些雲團消失了;其中最後一批像煙一樣黑糊糊,映著落日形成玫瑰色的團塊;在太陽像升起時一樣寧靜地落下去的地方,鮮紅色的光輝短暫地照臨著漸漸昏黑的大地,黃昏的星星像被人小心地擎著走的蠟燭一般悄悄地閃爍著出現在這上麵。(選自【俄】屠格涅夫《白淨草原》)

【技巧啟示】:移步換景+細描變化過程

編者按:表麵寫景,內裏卻是寫心,景隨心動,喜怒哀樂隨景而生,這即是情景交融的真諦。

呆呆地看了好久,他忽然覺得背上有一陣紫色的氣息吹來,息索的一響,道旁的一枝小草,竟把他的夢境打破了,他回轉頭來一看,那枝小草還是顛搖不已,一陣帶著紫羅蘭氣息的和風,溫微微的哼到他那蒼白的臉上來。在這清和的早秋的世界裏,在這澄清透明的以太中,他的身體覺得同陶醉似的酥軟起來。他好像是睡在慈母懷裏的樣子。他好像是夢到了桃花源裏的樣子。他好像是在南歐的海岸,躺在情人膝上,在那裏貪午睡的樣子。

他看看四邊,覺得周圍的草木,都在那裏對他微笑。看看蒼穹,覺得悠久無窮的大自然,微微地在那裏點頭。一動也不動的向天看了一會,他覺得天空中,有一群小天神,背上插著了翅膀,肩上掛著了弓箭,在那裏跳舞。他覺得樂極了。(選自鬱達夫《沉淪》)

江上橫著鐵鏈做成的索橋,巨蟒似的,現出頑強古怪的樣子,終於漸漸吞蝕在夜色中了。橋下凶惡的江水,在黑暗中奔騰著,咆哮著,發怒地衝打崖石,激起嚇人的巨響。兩岸蠻野的山峰,好像也在怕著腳下的奔流,無法避開一樣,都把頭盡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際。

夏天的山中之夜,陰鬱,寒冷,怕人。

橋頭的神祠,破敗而荒涼的,顯然已給人類忘記了,遺棄了,孤零零地躺著,隻有山風、江流送著它的餘年。

我們這幾個被世界拋卻的人們,到晚上的時候,趁著月色星光,就從遠山那邊的市集裏,悄悄地爬了下來,進去和殘廢的神們,一塊兒住著,作為暫時的自由之家。(選自艾蕪《山峽中》)

這麼一想,我好像已經找到了事似的。我敢在院中走了,一個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掛著。我看出它的美來。天是暗藍的,沒有一點雲。那個月牙清亮而溫柔,把一些軟光兒輕輕送到柳枝上。院中有點小風,帶著南邊的花香,把柳條的影子吹到牆角有光的地方來,又吹到無光的地方去;光不強,影兒不重,風微微地吹,都是溫柔,什麼都有點睡意,可又要輕軟地活動著。月牙下邊,柳梢上麵,有一對星兒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逗著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輕擺的柳枝。牆那邊有棵什麼樹,開滿了白花,月的微光把這團雪照成一半兒白亮,一半兒略帶點灰影,顯出難以想到的純淨。這個月牙是希望的開始,我心裏說。(選自老舍《月牙兒》)

【技巧啟示】:善用擬人+人景對話

編者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顯示一方的水土,人的活動,賦予景厚重的曆史,有著厚重曆史的景,牽引出後世觀景之人的遐思。描寫景,描寫景中之文,讓文字變得豐潤起來。

小巷深深,小巷無數,織成一張溫柔的大網。青瓦粉牆,漆門銅環,牆外是一番清幽,牆內是一番神秘。尤其是那些傍水小巷,更是風情萬種。那些石子路、石板路,將世界引入平常,引入

悠遠,引入世俗,引入優雅。桐芳巷、蒹葭巷、西美巷、燕家巷、瓣蓮巷、斑竹巷、桑葉巷、槐樹巷、倉米巷、柳枝巷……著名的、不著名的,卻都一樣的使人感到溫馨,感到情意綿綿,感到雅致。

雨天的小巷,更見蘇州的那番精神:雨打濕了石子、石板,一番幹淨、一番清涼。那些身材修長的女孩兒舉著橘紅的油紙傘,款款走在悠長的路上,衣袖滑落下來時,露出象牙色的手臂,讓潮濕的風吹著,心裏忽然有了某種感覺,便將柔和的麵孔微微上揚,顯出一番說不盡的風韻。

風絲絲,雨絲絲,情也絲絲。

早晨,小巷格外的清靜,而清靜中,會有一個姑娘或一個上了年紀的婦女挎著籃子,用柔婉的聲音沿路叫著:“梔子花!——”或叫著:“白蘭花!——”聲音在寂寂的巷裏回響著,於是幽幽的院落中,就會有女孩或婦女想到,鬢與襟上如果佩戴一朵梔子花或白蘭花,該是多麼的好!

夜晚,那些沿街叫賣餛飩的駱駝擔,使這座小城有了別樣的靈魂。精巧的爐子,將蛋黃般鮮亮的爐火呈現在燈光不很明亮的小巷之中。夜深人靜,那清脆的梆子聲,篤篤篤地傳播於夜色之中,既使夜晚變得更為靜謐,也使人覺到,即便是夜晚,小城仍還安詳地跳動著生命的節奏。

還有太平山的楓葉,這片片不濕的火焰,既使秋天更像秋天,也使秋天有了一番靜穆的壯烈。還有玫瑰醬、玫瑰露、玫瑰酒。就在那個玫瑰花盛開的季節,那些賣花兒的姑娘將一籃籃玫瑰送到城裏人家。那些花兒被小心翼翼地裝於籃中,花蕊一律朝上,猶如還在枝頭,都采摘於天亮之前,花瓣上還沾著晶瑩的露珠。玫瑰醬、玫瑰露、玫瑰酒,散發出的卻又都是玫瑰的香氣,從高高的粉牆那邊飄出,飄到巷裏,飄到石橋,飄到水上。

當然還有評彈。這大概是世界上最簡樸也最優雅的藝術了。從頭到尾的樸素,從頭到尾的單純,又是從頭到尾的清雅。高而不喧,低而不閃,明而不暗,啞而不幹,放而不寬,收而不短的說唱,給人的是得當,是分寸,是有節製的情感流淌,是哀,是怨,是悲,是喜,都沒有那頂點的沸騰與大紅大綠的喧囂。(選自曹文軒《天瓢》)

【技巧啟示】:典型環境+景中人的特寫鏡頭+地方特色的傳統活動

實例一2005年山西省臨汾市中考作文題

運動我們的雙腳,我們在前行;停下我們的雙腳,我們在觀察、思考;當我們停下腳步的那一刻,眼前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腦海裏會有各種各樣的聯想。請以“我站在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作文前,先把題目補充完整。

要求:篇幅600字左右;不能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妙寫風景之星級:有序描寫,善用比喻,動靜結合,情景兼具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滋潤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哺育了億萬炎黃子孫,蓬勃了神州萬裏生機。

湧來萬頃排空浪,卷作千雷震地聲。黃河從偏關老牛灣滾進,從河曲峻嶺間折彎,似一把利劍將秦晉高原劈為兩半,表裏山河,豁開一道氣勢宏偉的峽穀,滔滔巨流咆哮而下,到了山西省吉縣一帶,驟然收束於僅50米寬、落差30多米的石槽中,霎時間卷起千堆金浪,急流撞壁,搏岸擊石之勢“聽之若雷霆”,雲霧橫生,經陽光照射後,“望之若彩虹”。“彩橋通天”、“水裏冒煙”、“千丈龍槽”、“雷首雨穴”的壺口四大奇觀裝點了黃河的壯美。

壺口景色,四季迥異。冬天,山寒水瘦,條條冰柱環繞一掛懸瀑,形成冰橋金碧珠簾,雄壯之中有玲瓏。春天,冰淩碰撞,如磐的冰塊蜂擁而下,如千軍布陣,萬馬奔騰,變化之中藏玄機。夏季,龍潭生煙,瑰麗的彩虹連接天宇,偉岸之間顯壯美。秋季,洪濤怒號,虎嘯龍吼,開天一塹的大峽穀中呈現的是氣撼山河的壯麗。

我站在壺口邊上,耳邊響起的是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看,黃河裹挾著一路風塵,浩浩蕩蕩,洶湧澎湃,一往無前。她的每一滴水,都體現著至尊的威嚴,她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我站在壺口邊上,耳邊飄來的仍然是李白的詩句:“奔流到海不複回。”瞧,黃河湧起了滔天巨浪,毫不猶豫,氣勢磅礴,滾滾而去。她的每一朵浪,都顯示著凜然的正氣,她是中華民族的標誌。

我站在壺口邊上,看排山倒海的滔滔黃濤,聽驚天動地、震懾心魄的貫耳雷聲,洞穿五千年的悠悠歲月,我看到了曆史上中國人的頑強,新時期中國人的奮進。黃河壺口瀑布,高唱著中華民族不屈與奮進的歌兒,演奏著中華民族響徹天宇的旋律。此刻的我,才領悟了壺口之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精魂的原因。

我站在壺口邊上,心頭湧蕩起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情愫:我驕傲,我是黃河的傳人;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實例二2008年山東省日照市中考作文題

題目:我依然

要求:請把題目補充完整,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妙寫風景之星級:情融於景,妙用擬人,暗喻含蓄

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題記

無盡的黑夜侵蝕著我那無盡的愁思,周圍是可怕的靜寂,我起身來到窗前。

風很冷,繞過起伏的窗簾,刺透了我麻木的神經,我哆嗦了一下,縮了縮脖子。外麵的燈光將整個院子充斥成白晝,半禿的樹在瑟瑟秋風中顫抖,幾片枯黃的樹葉頑強地守著崗位,又終於堅持不住,一頭栽下來,飄然落在冰冷的水泥板上。

我歎口氣,為那片悄然消逝的生命,更為自己無地自容的成績。我不明白為什麼上帝給人們勝利和歡樂的禮物時,後麵總要拴上失敗和苦澀,我總是擺脫不了失敗雙手的侵蝕,猶如風雨中哭泣的百合花,淡薄了對陽光的渴望和心中那份持久的傲世之氣。多少次苦苦尋求,又多少次茫然失落,夢猶如雪片飄灑的精靈,心已冷,意迷茫……

深夜的風無力地掀動著俯臥在地麵上的枯葉,翻動,再翻動,一直到大樹的根下——那是生育樹葉的一棵樹。我忽然懂得:失去意味著新的獲得,衰落意味著新的開始。一片黃葉枯了,爛了,受侵蝕,受寒凍,當春暖花開時,它將是層層濃蔭中的一片。看到這裏,我不覺釋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