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什麼比它更具個性色彩(2 / 3)

“打脫牙齒和血吞”,就是牙被人打掉了,卻吐都不吐出來,跟滿口的血,一齊吞到肚子裏,表示遭遇了任何失敗和損失,都忍住一聲不響。這種態度除了不夠輕鬆外,卻叫人佩服。

學會利用失敗要分兩種層次:第一層次是先從失敗裏檢查殘餘,看看失敗以後還剩下了什麼,而絕不花一分鍾時間去開追悼會,去唉聲歎氣,去借酒澆愁。如果根本就知道沒有殘餘可剩,就幹脆“墮甑不顧”。第二層次就是要做到反失敗而笑。笑則是笑著看失敗。失敗有什麼好笑?有,就看你看不看得出來。笑不是取笑,是快樂,是真的因為不成功而快樂。

一般人以得不到什麼而痛苦,我卻以得不到什麼而開心。因為我會想到得不到什麼的好處那一麵,一般人卻絕對不會也不願這麼想,所以他們隻因為失敗而痛苦,卻不會因為未得而開心。

一般人隻會慶祝成功,我固然也慶祝成功,但也慶祝失敗。像我這樣肯把失敗當成功一樣慶祝的人,全世界恐怕絕無僅有。我能從失敗中看到它的好處,並且願意這樣看。結果,我從失敗中看到成功的一麵,從不幸中看到幸福的一麵。一般人很少能看到失敗的好處,不會欣賞失敗、享受失敗,不會在一敗塗地的時候,躺在地上,細聞泥土和草根的清香。很少人知道,在有比賽的情況下,比賽下來,勝利者往往有兩個,就是勝利者和躺在地上吹口哨的失敗者。在沒有比賽的情況下,一個快樂的失敗者,本人就是另一個勝利者。人間的許多情景,可作如是觀。

【技巧啟示】:標題處亮出不凡立意

【非技巧啟示】:多角度思考問題往往能得出“真誠”而“與眾不同”的答案

編者按:“媚俗”,這個詞常常進入我們的視野,“媚雅”,卻鮮有聽聞。看看,王小波有何高見?

前不久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有關“媚俗”與“媚雅”的問題。作者認為,米蘭·昆德拉用出來一個詞兒,叫做“媚俗”,是指藝術家為了取悅大眾,放棄了藝術的格調。他還說,我們國內有些小玩鬧造出個新詞“媚雅”,簡直不知是什麼意思。這個詞的意思我倒知道,是指大眾受到某些人的蠱惑或者誤導,一味追求藝術的格調,也不問問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在這方麵我有些經驗,都與欣賞音樂有關。高雅音樂格調很高,大概沒有疑問。我自己在音樂方麵品味很低,鄉村音樂還能聽得住,再高就受不了。

大約十年前,我在美國,有一次到波士頓去看個朋友。當時正是盛夏,為了躲塞車,我天不亮就駕車出發,天傍黑時到,找到了朋友,此時他正要出門。他說,離他家不遠有個教堂,每晚裏麵都有免費的高雅音樂會,讓我陪他去聽。說實在的,我不想去,就推托道:聽高雅音樂要西裝革履、正襟危坐。我開了一天的車,疲憊不堪,就算了吧。但是他說,這個音樂會比較隨便,屬大學音樂係師生排演的性質。你進去以後隻要不打瞌睡、不中途退場就可。我就去了,到了門口才知道是演奏布魯克納的兩首交響曲。我的朋友還拉我在第一排正中就座,聽這兩首曲子——在這裏坐著,連打嗬欠的機會都沒有了。我覺得這兩首曲子沒鹹沒淡、沒油沒鹽,演奏員在胡吹、胡拉,指揮先生在胡比畫,整個感覺和暈船相仿。天可憐見,我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坐在又熱又悶的教堂裏,隻要頭沾著點東西,馬上就能睡著;但還強撐著,把眼睛瞪得滾圓,從七點撐到了九點半!中間有一段我真恨不能一頭碰死算了……布魯克納那廝這兩首鳥曲,真是沒勁透了!

如前所述,我在古典音樂方麵沒有修養,所以沒有發言權。可能人家布魯克納音樂的春風是好的,不入我這俗人的驢耳。但我總覺得,就算是高雅的藝術,也有功力、水平之分,不可以一概而論。總不能一入了高雅的門檻就是無條件的好——如此立論,就是媚雅了。人可以抱定了媚雅的態度,但你的感官馬上就有不同意見,給你些罪受……

下一個例子我比較有把握——不是我俗,而是表演高雅音樂的人水平低所致。這回是聽巴赫的合唱曲,對曲子我沒有意見,這可不是崇拜巴赫的大名,是我自己聽出來的。這回我對合唱隊有點意見。此事的起因是我老婆教了個中文班,班上有個學生是匹茲堡市業餘樂團的圓號手,邀我們去聽彩排,我們就去了。雖不是正式演出,作為觀眾卻不能馬虎,因為根本就沒有幾個觀眾。所以我認真打扮起來——穿上三件套的西服。那件衣服的馬甲有點瘦,但我老婆說,瘦衣服穿起來精神;所以我把吃牛肉吃脹的肚腩強箍了下去,導致自己的橫膈膜上升了一寸,有點透不過氣來。就這樣來到音樂學院的小禮堂,在前排正中入座。等到幕啟,見到合唱隊,我就覺得出了誤會:合唱隊正中站了一位極熟的老太太。我在好幾個課裏和她同學——此人沒有八十,也有七十五——我記得她是受了美國政府一項“老年人重返課堂”項目的資助,書念得不好,但教授總讓她及格,我對此倒也沒有什麼意見。看來她又在音樂係混了一門課,和同學一起來演唱。很不幸的是,人老了,念書的器官會退化,歌唱的器官更會退化,這歌大概也唱不好。但既然來了,就衝這位熟識的老人,也得把這個音樂會聽好——我們是有這種媚雅的決心的。說句良心話,業餘樂團的水平是可以的,起碼沒走調;合唱隊裏領唱的先生水平也很高。及至輪到女聲部開唱,那位熟識的老太太按西洋唱法的要求把嘴張圓,放聲高歌“亞美路亞”,才半聲,眼見得她的假牙就從口中飛了出來,在空中一張一合,做要咬人狀,飛過了樂池,飛過我們頭頂,落向腦後第三排;耳聽得“亞美路亞”變成了一聲“噗”!在此莊重的場合,唱著頌聖的歌曲,雖然沒假牙口不關風,老太太也不便立即退場,癟著嘴假作歌唱,其狀十分古怪……請相信,我坐在那裏很嚴肅地把這一幕聽完了,才微笑著鼓掌。所有狂野粗俗的笑都被我咽到肚子裏,結果把內髒都震成了碎片。此後三個月,經常咳出一片肺或是一片肝。但因為當時年輕,身體好,居然也沒死。筆者行文至此,就擬結束。我的結論是:媚雅這件事是有的,而且對俗人來說,有更大的害處。

【技巧啟示】:廣被人接受的觀點之相反方向立意

【非技巧啟示】:訓練自己的逆向思維,從生活的真實感受出發實例一2008年湖北省隨州市中考作文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中,我們發現了自然的神奇;從“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中,我們發現了母愛的細膩;從“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我們發現了攀登的快樂;從聖火傳遞、抗震救災中,我們發現了……請以“發現”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2)不少於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立意之特色】:提出“無人賞,自家拍掌”的獨特立意,不流於“無人賞”的頹廢與消極

聚焦舞台上,伴隨台下人們的瘋狂追捧,我們看到的是“快男”、“超女”在激烈地PK著;放眼社會裏,商場上、職場上人們熱衷於爭長比短,一刻也不停歇;回首身邊,人人也時刻和自己的同學較著勁,不奪第一名就不甘心……人們認定,隻有在比較中才能展示自己,激發自己的潛能,獲得社會和他人的承認。當今社會,人們似乎無時不在比較著,無地不在競爭著。

可是,我發現,一味的比較並不能帶給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不該忘記,可以拋棄和別人的比較,自我欣賞。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說:“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隻要去看,不要比較。”是啊,我們為什麼要比較呢?我們該怎樣比較呢?玫瑰有玫瑰的豔麗,蓮花有蓮花的純潔,所有的比較隻是徒增煩惱。

三國時期,諸葛亮以神機妙算著稱於世,人人對他敬畏不已,而那時的青年才俊周瑜,卻偏偏一味與諸葛亮比較,而比較的結果卻每每不盡如人意,最終被氣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歎息。

其實,換個角度看,周瑜並不比諸葛亮差——你看,他年紀輕輕就成了東吳的實權人物,事業、婚姻都順心如意。可是,與諸葛亮的比較卻讓他自卑,動搖他的心誌,最終難免流於平庸。他又何曾知道,在他身後,許多文人墨客對他推崇備至。

且不說一味的比較帶來的人際關係緊張,帶來的信息的不必要的封鎖,關鍵的是,比較,讓我們看到了別人的優點,認識到、也放大了自己的不足。它往往讓本來就不那麼自信的人走向自卑,而忽略了自己的優點。比較,讓我們嫉妒別人的成功,悲歎自己的平庸,讓悲觀的人走向極端,而忘記了一個平凡人平凡的快樂。

古詞曰:“來往煙波,此生自號西湖長。輕風小槳。蕩出蘆花港。得意高歌,夜靜聲偏朗。無人賞,自家拍掌,響徹千山響。”對於一個自信的人來說,他從來不需要比較,每個人都是一段“沉香”,我們又何必執著於欣賞別人的光芒,而忘記了為自己鼓掌呢?

做平凡快樂而又本色的自己,不必為別人的功名顯赫而自尋煩惱;不必為自己的平庸而黯然神傷,無人賞,自家拍掌。

一棵草,可以給大自然以生機;一滴水,可以彙入江河;一片落葉,可以成為花肥。堅守自己的心誌,不卑不亢,平凡的人同樣能展現不一樣的世界。

但願我的發現,能讓你拋開比較,無人賞,自家拍掌,響徹千山響。

實例二2006年甘肅省中考作文題

台灣女作家三毛說:“人想有益於社會,必須把自己塑造成器,想成器,就必須有那麼點精神。”請以“人要有那麼點精神”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自定立意,自擬題目。

要求:(1)文體自選(詩歌除外);(2)寫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寫;(3)不少於600字;(4)不要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立意之特色】:立意新穎,“小強”是生活中我們熟悉並討厭的東西,但作者卻能“從惡魔身上發現優點”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題記

蟑螂,聽起來很倒胃口吧。作為四害之一,它算是最讓居民頭疼的了,越想滅掉它們,它們繁衍得越快,這打不死的精神也稱得上是“之最”了。於是,當今社會便興起一種新人類精神——“小強”精神。

“小強”精神代表著頑強、有毅力、堅定不移等各種可貴的品質。細細想來,被公認的成功人士,哪一個不具有“小強”精神呢?

KFC,夠熟悉的吧,一定都吃過,但你知道嗎,那相貌慈祥的創始人,曾經曆過多少波折?他的學生時代,成績一直不佳,後來工作也始終不能取得成效,他開過的公司甚至小店,無一不以倒閉告終。在他的晚年,已沒有人再相信他此生會幹成什麼大事,可他自己始終不甘心,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是老人,不願意平平庸庸安度晚年。於是,他做了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也是此生最大的決定。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開了第一家KFC店。這意味著,如果這次再失敗,他這一生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