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當年的事兒 上 (修)(1 / 2)

顧明堂盯著嶽母身後的顧夫人瞧,恨不得叫人現在就將她丟了出去,但到底嶽母大人還在,便耐著性子解釋了一番:“嶽母大人,我是十二年那時的舉子,但清源兄是十五年的舉子。世人隻以為我們兩是一見投緣,難得知己。其實隻有我跟清源兄自己才明白,我們是生死之交,是過命之交。若不是十二年那時清源舍了自己救了我,隻怕這世上已經沒有叫顧明堂的這個人了。”

眾人一聽原來如此心裏便多了幾分明白,若是你的救命恩人托孤與你,而你的家人卻反將孤兒推入險境,隻怕是人都要怒的。隻是顧明堂的嶽母還是多有疑慮:“隻是,這等事情怎麼從不見你提起?”

“清源是個老實人,隻知道與人交好不求回報的,這些年來,清源從不主動與我聯係,若不是那時我自己尋了去,隻怕清源也不會想到我的。”顧明堂是明白的,其實石知縣就是一個施恩不求回報的爛好人。“嶽母大人,明堂為了清源的事情已經很是後悔,若是早些知道這些事情,就是解盡家產也要助清源一力的。也不至於將清源落得個身喪異鄉的結局。”

顧明堂又看了一眼顧夫人,恨恨地道:“人言妻賢少事非,如今我已經不求其他的,隻求能早日將憐玉尋回,也好了卻清源一樁心事,隻是明珠還請嶽母大人帶了回去吧!現在實在恨得不得了,還請嶽母大人明見!”說罷不等嶽母做回答就喚了人來將顧夫人的東西都抬了回去。

顧夫人哪裏肯就這麼走?哭哭啼啼的與顧明堂道:“人非聖賢,誰能無過?就是不看在賢哥兒、玉哥兒的份上,你也看看我們多年夫妻的情分……”那隻話還沒說完,就叫顧明堂喚人扶了出去。隻是老嶽母還是穩坐堂上:“明堂我賢婿,明珠也是一時糊塗做了錯事,不若我而帶了她回去,叫她思過數月。至於石家的姐兒,我也使人與你尋,隻是這休書一事就莫在提罷!你看可好?”顧明堂見老嶽母的話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也隻得點點頭,但心頭的那股火還是一直沒息。隻怕這顧夫人出府容易,再想回顧府是難了。

顧明堂獨坐堂前,看家仆忙忙碌碌的打著顧夫人回娘家的事件,冷眼看著顧夫人母子三人相擁哭作一團,隻是這麼冷眼相看。隻是發打你發娘家思過,你就與生死離別般的抱著兒子哭,那麼憐玉如物件一樣隨人買賣時,清源的心應該是何等的痛?顧明堂不由冷哼一聲:“賢哥兒,你快回來,莫擋了你母親的去路。”又指著玉哥兒:“養娘呢,玉哥兒還小,還是抱下去睡吧!”

因是知道自家老爺的情緒不好,家仆們都手腳麻利的將顧夫人的東西整理完了裝好車,就等顧夫人離開了。老嶽母原本還想跟顧明堂說些什麼的,隻是看著顧明堂一臉的疲憊,滿眼的血絲,便什麼也說不出來了。若是自己女兒做出了這樣的事情,顧明堂也不會這樣的絕情。長歎一聲,老嶽母帶著顧夫人登車回了相府。

打發賢哥兒去讀書之後,顧明堂揮退了所有的家信,獨坐堂前。撫著頭痛無比的額頭,顧明堂雙眼迷離,仿佛又回到了數十年前與石壁的相識過程。那時,為了討個吉利,顧家的老家仆特意挑了一家“高升客棧”與顧明堂作趕考之用,希望能取其高升之意,盼小主人能吉星高照得高中皇榜。因有老家仆打前站,顧明堂也就多了難得的多了一分悠閑心思,進了京城之後一路慢慢行來,滿眼皆是人來人往,各式的叫賣聲不絕於耳,順著一縷特別的香味,顧明堂進了一家點心鋪。隻是進門時不小心與正從店內出來的石壁撞作一團。

當時顧明堂在意的並不是自家的衣裳,反到是對掉在地上的點心包很是不好意思。忙上前幫著拾了起來:“這位兄台,實是在下魯莽了,還請兄台原諒。”說著雙手將點心奉還。隻聽得對方輕輕一笑,顧明堂不由抬頭相看,隻覺得是個俊朗的人物。“無事,無事,實是小弟行路不曾看路,怪不得兄台。”說罷,兩人笑笑讓過便離開了。本是一小插曲,顧明堂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在點心鋪裏尋了好些個自己喜歡吃的糕點,準備帶回客棧備著夜裏看書餓了再吃。

等顧明堂盡了遊興回客棧時,居然在客棧裏再一次遇到了剛才的書生。顧明堂不由一笑,這可是真巧,瞧那書生的裝扮定然也是來趕考的,等有機會再去結交一番。而後的幾日,就如顧明堂所想的那樣,與書生真的結交了一番。兩人同是趕考的舉子,雖然以前從未見過麵,卻是相知的,許多的話不用雙方說明白,另一方就能明了的。常常是顧明堂說上句,而石壁接下句的。於是兩人常於一處溫書,很是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