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各司其職——人體係統(1 / 3)

除了我們上麵講的幾個部分外,人體還有一些與生命息息相關的係統!它們分別為:呼吸係統、循環係統、排毒係統、消化係統及分泌係統等。

1.呼吸係統

呼吸是生命的象征,如果我們說某個人停止呼吸,那就意味著他離開了充滿生機的人類世界,生命也隨之結束了。由此可知,呼吸對人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人類是靠什麼來呼吸的呢?你肯定會毫不猶豫地說肺。的確,我們的呼吸是和肺有密切關係的。人類的勞動和講話等動作都需要用肺來呼吸氧氣,否則的話這些活動就不能順利進行。

根據17世紀意大利學者博雷利的觀察,肺上沒有肌肉,它本身實際上並不能自主呼吸。肺的呼吸是被動的,受膈肌的牽拉、推動,胸腔有節律地伸展和收縮,於是帶動了肺髒的擴張和收縮,從而就形成了呼吸。雖然人體的皮膚也有一定的呼吸作用,但是和肺相比,那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人的胸膛裏麵有三個分隔的密封房間,中間的一個是心髒、大血管等;另兩個分布在左右兩側,裏麵住著肺髒。右邊的肺比左邊的約大15%,有三片葉,重約500多克,而左邊的肺葉隻有兩片。整個肺是由約7億個肺細胞組成的,每個細胞就像一隻小小的“氣球”,它們的體積很小,依靠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如果把這些小細胞一一鋪展開來,其麵積差不多有130平方米,相當於30張乒乓球桌拚成的桌麵那麼大。另外,肺泡壁有很密的網狀組織,可以隱約看到血管。由於“氣球”是和小小的支氣管連接在一起的,所以看起來就像一串串的葡萄一樣。肺髒在吸氣時擴大,在呼氣時縮小,它的作用就像我們生活中燒火用的“風箱”一樣。因此在古羅馬人的眼中,心髒就是火爐,而肺就是能給心髒扇冷風取涼的工具!

此外肺還有調節血壓的功能。當血液中的氧含量低時,肺就釋放一種能提高血壓的“血管緊張”。反之,肺就放出能使血壓降低的化學物質。

那麼肺究竟是通過什麼來實現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呢?原來在我們的喉嚨之下,有一根長11~13厘米的氣管。氣管之下是左右支氣管,與左右兩肺相連。支氣管進入肺髒後,反複分支,愈分愈細,就像是樹枝那樣,管壁也越來越薄,整個分布就像是一棵長在胸膛裏的倒懸著的大樹。

人體氣管是由一圈圈的環形軟骨組成的圓筒形管道。管道裏有黏膜,黏膜上有無數的纖毛,黏膜分泌出的黏液可將呼吸到體內的塵埃等物質粘住,纖毛則始終向口腔方向運動。纖毛把吸附的黏液和塵埃逐漸向上推掃,一直送到咽部。到達那裏後就往往不知不覺地被吞到肚子裏或被咳出來,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痰”。據研究,進入肺部的塵埃有90%能在一小時內被清除掉,而進入氣管的塵埃隻要幾分鍾就可以被清除幹淨,這也是我們經常身在塵埃中而不會被髒東西汙染的原因。

但是,當香煙的煙霧和有害氣體碰上了纖毛,纖毛就會暫時“癱瘓”而停止擺動。要是這種刺激的時間很長,纖毛就會萎縮死亡,這時反複性的咳痰常代替纖毛的工作。這也就是吸煙的人和在吸煙的環境中的人經常咳嗽的原因。

從上麵的內容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肺是我們呼吸的主要器官,如果沒有肺的話我們就沒有呼吸,也就沒有生命。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肺,遠離那些有害的氣體和物質。香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有毒物質,所以一定要遠離!目前國家也正在大力提倡戒煙,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好公民,珍愛生命,遠離香煙!

2.循環係統

我們知道,生命在於運動,新陳代謝就是一種運動方式。生物要活命,就必須吸收養分、排除廢物,這就必須有一個運輸係統,而運輸要動起來就必須有一種推動的力量。對於人類來說,這種推動力量就是循環係統!

循環係統是人體的體液(包括血液、淋巴和組織液)及其借以循環流動的管道組成的係統。從動物形成心髒以後,循環係統分為心髒和血管兩大部分,因此也叫做心血管係統。循環係統是生物體內的運輸係統,它將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和由肺吸進的氧輸送到各組織器官並將各組織器官的代謝產物通過同樣的途徑輸入血液,經肺、腎排出。它還輸送熱量到身體各部位以保持體溫,輸送激素到靶器官以調節功能等。

人類的循環係統還有附加的功能,如機體的保護作用,將血液運送到受傷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細胞和免疫蛋白(抗體)、凝血物質(在受傷部位形成纖維蛋白網),並將身體儲存的脂肪和糖運到所需部位等。

既然循環係統對我們這麼重要,那麼你知道循環係統的核心是什麼嗎?其實在人體內,人的生命之所以能一天天地延續下去,和我們有一個很大的心髒有直接關係。人的心髒在人體胸膛的內部,我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它的形狀和我們見過的豬心的形狀差不多,為紅棕色,像一隻鮮紅的桃子一樣,它的大小和我們的拳頭差不多,重250~540克。它位於胸膛偏左的位置,隻有1/3在右側。心尖部在左邊第5根肋骨旁邊,也就是靠近男孩左乳頭裏邊一點的地方。我們也能在此感受到心髒的跳動,因此這也是醫生檢查病人時,聽診的主要部位之一。

那麼,為什麼人的心髒要長在左側呢?科學家曾長期探討過這個問題。1996年,日本學者指出,這與一種“偏左”基因有關係。“偏左”基因控製著“偏左”激素,偏左激素則導致心髒長到了左邊,並且他們認為,這種偏左因素在胚胎中就已經存在。

那麼心髒到底是怎麼來進行循環的呢?原來,心髒的作用是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體內各種內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他體液因素,也要通過血液循環將它們運送到靶細胞,實現機體的體液調節,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恒定。此外,血液防衛機能的實現,以及體溫相對恒定的調節,也都要依賴血液在血管內不斷循環流動,而血液的循環是由心髒“泵”的作用實現的。成年人的心髒重約300克,它作用巨大。例如,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心髒每分鍾約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則每分鍾約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個人的心髒一生泵血所做的功,大約相當於將3萬公斤重的物體向上舉到喜馬拉雅山頂峰所做的功。

我們知道,我們的心髒在不停地跳動,一分鍾大約70次左右,那麼這樣算下去,一天差不多要跳動約10萬次。並且要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跳,那麼心髒會不會累呢?其實,它是不會累的。因為心髒收縮是從一端擠出血液,接著是放鬆,然後從另一端吸入血液。心髒的收縮和舒張,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心髒的一次跳動。心髒不斷地收縮和舒張,血液才能川流不息地運行。心房和心室都會收縮和擴張,但是所花費的時間略有不同。心髒每跳動一次大約要用0.8秒的時間,在這0.8秒中,心房收縮隻花費0.1秒,舒張的時間要用0.7秒,心室收縮隻要0.3秒,舒張要用0.5秒。舒張實際上就是一種放鬆,而放鬆也就是在休息。因此,看起來心髒好像在不停地工作,其實它的大部分是處於靜息狀態的,它既會工作又會休息,勞逸結合得很出色。我們在睡眠的時候,心髒的跳動次數由70次/分鍾減少到55次/分鍾。此時,它其實和我們一樣也在休息!

心髒的跳動是為了保障身體各器官得到正常的養分,反過來,大量血液不斷流經心髒時,它本身也獲得了更多的營養。由於心髒始終有著充分的養料,它本身又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所以顯得強壯有力,好像不知道什麼是疲勞。

此外,與循環係統有關係的器官還有我們常見的脈搏,它很早就被應用到中醫學上,它為醫生看病提供了比較直接的診斷方法。其實,脈搏和心髒是直接相關的,它是心髒的間接反應,在人體上也是我們重要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