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輪船被稱為“車輪船”,它是我國唐代一個名叫李皋的地方官員所設計製造的。而在這之前人們都還使用著劃槳的木船。
據說在一個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李皋乘船外出郊遊。那天出遊的人很多,把一艘不大的船擠得滿滿的。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大家遊玩的興致。正當人們興致勃勃地欣賞沿途風景時,船主出來吆喝了聲:“各位船客,大家先在此休息片刻。我們也好喘口氣,積聚些力氣再上路。”眾人的遊興被突然打斷,都有些不悅,卻也無可奈何。趁著大家歇息的工夫,李皋走到船主身旁,詢問道:“每次你們都需要這樣在中途歇息嗎?”船主點點頭,無奈地說:“我也知道這樣會影響大家的興致。可又有什麼法子呢?我們的力氣有限啊。這麼長一段水路,人又多,可不是個省力的活啊!”看著劃槳的船工揮汗如雨,李皋深知他們的苦衷。“難道就沒有解決的辦法嗎?怎樣才能使劃船的人省力呢?”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自那次出遊後,如何使劃槳者省力,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李皋。他想:如果能造出速度快又省力的船,對於我們的水軍作戰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可是從何入手呢?李皋苦苦地思索著,很久都沒有找到答案。
一天,心煩意亂的李皋信步到河邊散步。走著走著,突然看到不遠處有一架大水車佇立在河邊,兩個農民正站在轉輪上不停地踩著。水車轉動,帶著水源源不斷地流入農田中。他走過去對農民說:“隻有你們兩個人,卻踩動這麼巨型的水車,一定很辛苦吧?”農民笑了笑,說:“怎麼會呢?這樣踩水車比起一擔一擔地往田裏挑水,可算是輕鬆多了。不信你來試試看。”聽了農民的話後,李皋果真爬上去試著踩了兩下。真的很省力!他高興地從轉輪上跳下來,拍手道:“終於找到了,就是這樣!”他急忙跑回家,根據劃槳和踩水車兩者的啟示,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畫出了一張草圖。
經過試航和繼續改造,這種被李皋稱為“車輪船”的新型船隻終於問世了。“車輪船”的兩舷裝有能轉動的槳輪,槳輪外圍裝上了葉片,葉片下半部分浸在水中,上半部分露出水麵。當人用力踩動槳輪時,葉片會撥動水流,推進船舶。因為這種槳輪露出水麵,所以又叫明輪。車輪船也叫做明輪船。明輪船的特點是把槳楫間歇推進改為槳輪連續運轉,從而大大提高了航行的速度。這是船舶推進技術上的一次重大進步。
1179年,在江西出現了一種叫做“馬船”的新型車輪船,船上安裝女牆、輪槳,可以拆卸。平時作為渡船使用,戰時經改裝就可用來作戰。而到了1183年,宋將陳字造出了多達90輪的車輪船,受到宋孝宗的獎賞。當時有的車輪船還在船尾裝了一個大槳輪,以增大航速。
一直到1543年,歐洲才出現了能使用的輪船,它類似於南宋楊麼的車輪船,但比楊麼車輪船的發明要晚400多年,比李皋的車輪船要晚800年。
從1776年開始,國外的許多發明家便開始了研製蒸汽船的實驗,試圖用蒸汽機帶動槳劃水,從而取代人力。經過許多人的無數次失敗,終於在1807年,美國發明家富爾頓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客輪——“克萊蒙特”號。從此,機器取代了人力,人類的水上交通進入了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