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遠古神話(5)(2 / 3)

黃帝帶著素女與隨從從赤水經過,素女一不小心把他一顆最珍愛的又黑又亮的寶珠丟失在赤水的近旁了。黃帝本來準備把他這顆寶珠,賞賜給嫘祖,讓她綴在她的鳳冠上,如今卻丟失了,黃帝心裏很著急,馬上派了一個聰明絕頂的天神名叫知的,去替他尋找這顆寶珠,知去尋找了一遍,全無蹤影,隻得空著兩手轉來向黃帝報告尋找的結果。黃帝又派那個在昆侖山琅琊樹上躺著看守琅琊樹的天神離朱去尋找寶珠,離朱雖然長著三個腦袋、六隻眼睛,而且每隻眼睛都明亮得出奇,可是去找了一遍,還是蹤影全無。黃帝隻得又派一個能言善辯的天神契詬去尋找這顆珠子,他尋找了一遍,在這件細致的工作中,也沒有能夠用上他的辯才,終於還是失望地轉來。黃帝沒辦法了,最後,隻得派那個神國聞名的粗心大意的天神象罔去尋找。象罔領了旨命,飄飄灑灑,漫不經心地走到赤水岸上,用他那恍兮惚兮的眼睛約略向周圍一瞧——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那顆黑而放光的寶珠,正不聲不響地躺在草叢裏呢。象罔便略彎了彎腰身,從草裏拾起寶珠,仍舊飄飄灑灑,回來把寶珠交還給黃帝。

黃帝看見這個粗心大意的天神,一去就把寶珠尋找了回來,不禁大為驚歎:“唉,別人找不到,象罔一去就找到,這真是奇怪啊!”於是,黃帝便把他這顆最心愛的寶珠交給了粗心大意的象罔保管。

哪知道這個“能幹會辦事”的象罔,拿著這顆寶珠,仍舊漫不經心地朝他那大袖子裏一放,回到都城後,每天照樣漂漂灑灑,無所事事地東遊西蕩;後來終於給震蒙氏的一個女兒奇相知道了,隻略用了一點計策,便把這顆寶珠從象罔身上偷了去。

有一天,震蒙氏的女兒來看望象罔,隻見那象罔赤裸著上身,用雙手不斷的在身上亂抓,震蒙氏的女兒走上前,見他的背上抓出了許多的血痕,她便很痛心地說:“你怎麼了?看,你把你的背都快抓出血來了。”因為在那個時代,男女之間並沒有啥大防,她走近他,便用她那素手來為他揉揉、摸摸,女人的手,在他那背上搓來揉去,馬上就好受多了,她一邊揉摸,一邊關心地問道:“你這衣裳上沾上了什麼呀?”她便從他手中拿過了衣服,雙眼仔細地為他尋找什麼東西,一隻手卻把他藏在衣服中的玄珠取走了,然後說:“你這衣服上什麼都沒有,怎麼會癢呢?”她便把衣服重新為他披上。象罔顧得身上癢,全忘記了黃帝的玄珠。他身上癢的根源就是震蒙氏的女兒奇相的捉弄:她頭一天趁他把衣服晾在圓頂房前麵,便把一種叫“美人脫衣”的棘果中的纖維撒在了他的衣領上,這種纖維很細小,一但與肌肉接觸,就會奇癢難忍。

象罔不得不把丟失玄珠的事報告給了黃帝,黃帝在懊惱之餘,把事情調查實在,便派遣天神去追捕震蒙氏的女兒奇相。震蒙氏的女兒害怕受罰,便把寶珠吞進肚裏,跳進汶川江(即岷江,在今四川省境)裏,變做了一個馬頭龍身的怪物,名“奇相”,從此以後,她就做了汶川的水神,據說後來她為了謝罪,還幫過黃帝很大的忙呢。

震蒙氏部落原本就不是神農、有熊氏之後裔,他們仍然屬於蠻民,但震蒙氏接近有熊氏,早已開化了,這又與蠻民部落不同。震蒙氏的女兒偷了他的黑色玄珠,黃帝十分生氣,因為這寶珠他還沒有來得及送給他的元妃嫘祖,竟被震蒙氏的女兒偷了去,而偷竊者已經投水自盡了,黃帝也無法再追回那再次失去的寶珠了,由於黃帝對華、夏兩族之外的部落存有偏見,便要追究震蒙氏教女無方的罪責。

震蒙氏在萬般無柰之下,被迫率部落企圖渡過黃河,向西逃避。

震蒙氏的女兒,知道由於自己一時過錯,給整個部落帶來了災難,很是內疚,但她又不能阻止黃帝的追殺。她眼見得黃帝的軍隊快要追上震蒙氏了,奇相便作法,布下漫天大霧,使黃帝的軍隊立即迷失了方向,這樣才使得震蒙氏部落得以從容渡過黃河。

震蒙氏渡過黃河後,這黃河兩岸都是陳倉部落的地盤,在那裏當然是沒有他們的落腳之地的,這樣隻得繼續沿黃河西上,到了黃河的上遊的三危山,即赤水以東,在那裏才找到了他們的棲身之地。所以《山海經·海外南經》上說:“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一曰三毛國。”震蒙氏立穩足之後,便向東擴展,進入那廣袤的大草原,成為匈奴的先民,其孫子後代再次歸依黃帝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