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黑失去了阿詩瑪,但他時時刻刻想念著她。每天吃飯時,他盛著包穀飯,端著飯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阿詩瑪!阿詩瑪!”
阿爹、阿媽出去做活的時候,對著石崖子喊:“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同樣地應聲:“爹媽的好?呀!好?,阿詩瑪!”
小伴們在阿詩瑪站的石崖子下,對著石崖子上的阿詩瑪彈三弦,吹笛子,唱山歌,那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也會應和著錚錚弦音、悠揚笛聲,唱起山歌。
阿詩瑪的聲音永遠回蕩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經化成石頭,永遠和她的鄉親相伴。
◎耍龍慶元宵節的來曆
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慶祝元宵節,為什麼民間要耍龍來慶祝元宵節呢?
相傳很古的時候,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有一年,天下突然災難降臨,在很多的城內,洪水泛濫,淹沒了不少民房,溺死了許多百姓;在城外呢,卻發生了從來沒有過的幹旱,田地開裂,莊稼冒煙,弄得人們真是活不下去了。有一條居住在一座大山裏的青龍,心地非常善良。它看到天地間這樣的慘景,很可憐受苦受難的人們。它決定去上界打聽個究竟。
一天,狂風呼呼,大雨嘩嘩,青龍騰雲駕霧去到上界。它搖身一變,變做個閻王模樣,假裝說有事要找玉帝,便順利地通過南天門。就這樣,青龍喬裝打扮,巧妙地撞過了一關又一關,在上界仔細打聽,四處查訪,終於弄清了民間發生水災和旱災的原因:原來西天王母娘娘邀請玉帝赴宴;王帝很喜歡喝酒,連連喝了許多碗又香又可口的瓊漿,喝得酩酊大醉,天旋地轉。宴會後,玉帝回宮中辦事,照樣頭昏眼花,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來應該是城內下三分雨、城外降五分雨,玉帝卻弄成了城內降五分雨、城外降三分雨。城內降雨五分,雨水太多;城外降雨三分,雨水太少。這樣,就弄得城內洪水濤濤,城外天幹地裂了。
青龍得知這個原因,便偷偷地溜到天宮裏,改了雨簿:改成城內降雨三分,城外降雨五分,這樣,世上又才慢慢地恢複了本來麵目。玉帝酒醒後,也察覺自己點錯了雨簿,本想改正,又生怕眾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說話不算數,隻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突然發現了自己的雨簿被改動了,不由心中大怒:是誰膽大妄為,竟敢違背我的旨意,隨便改動雨簿?於是他便指令天兵天將到處追查,同時又派人下凡間去查訪。後來查出是青龍幹的事,玉帝就指派他身邊的丞相下凡來懲治青龍。
丞相奉玉帝差遣來到凡間,找到了皇帝。皇帝知道他是天上玉帝派來的使者,不敢輕慢,立即擺出山珍海味款待丞相。飯後,皇帝和丞相在花園裏下棋。不一會兒,隻見丞相低著頭,打起鼾來。皇帝不敢驚動他,隻好站在一旁伺候。又過了一會兒,丞相臉上豆大的汗珠一顆一顆地往下滴。皇帝有些奇怪:這時節是正月間天氣,還有些寒涼,怎麼丞相坐著竟汗流滿麵呢?於是叫宮娥拿出扇子來給丞相扇涼。扇了一會兒,丞相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醒過來了,丞相感激他說:“謝謝你幫了我的大忙。”
“謝謝我?我幫了你什麼大忙?”皇帝感到莫名其妙。
“嗯,你幫助我殺了青龍。”
“什麼?我幫助你殺了青龍?”皇帝更是吃了一驚。
“是的。”丞相這時才給皇帝解開了謎底。原來,丞相虛留了一個形體在花園裏坐著,實體卻去與青龍交戰去了。丞相武藝雖然高強,但青龍也是修煉過的,雙方正在鬥得非常緊張激烈、勝負難分的時候,皇帝的宮娥扇了陣風。就是這幾陣風襲擊著戰場,給丞相大大地助了威。頓時,精神大振,力氣倍增,廝殺了一陣,青龍抵敵不過,躲閃不開,就被丞相斬殺。
青龍被丞相斬殺以後,變作一隻神鳥,整天在玉帝殿外啼叫,向玉帝喊冤。玉帝天天聽著,心中感到非常慚愧——自己寫錯了雨簿反而殺了青龍,覺得過意不去,便下書到人間要皇帝向老百姓傳令,要紀念為民造福的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