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收藏指引黑暗的火把(10)(1 / 3)

陳仲子說:“葫蘆的可貴之處,是在於它可以盛東西。現在你的葫蘆,皮很厚而中間沒有空洞,那就不可能裝東西。而且它堅硬得像石頭,也不能剖開,不能做成葫蘆瓢用來斟酒,我要這樣的大葫蘆有什麼用處呢!”

屈穀說:“對啊,所以我要把這個中看不中用的實心葫蘆扔掉,問您要不要?”

盲人墮橋

◎文/佚名

我們要時刻注視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隨時適應這種變化。抱殘守缺,不知通權達變,也隻能是自討苦吃。

河裏的水早就幹涸了,但是瞎子不知道。

他小心翼翼地走上木橋,摸到橋當中,忽然一腳踩空,隻聽“嘩啦”一聲,人整個兒跌落下去,瞎子慌忙攀住橋欄,半身已經蕩在空中了。他拚命喊救命,兩手抓得緊緊的,以為一鬆手就要落進深水裏。

來往行人看見了,都告訴他:“不要怕,河水早幹了,放手吧,腳下就是實地。”

瞎子說:“你們胡說,我上次來的時候還聽見這裏水流的聲音,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幹了呢?你們根本就是在看我的笑話,想讓我掉進水裏,你們好看熱鬧是麼?你們這幫小人,都給我滾開。”他根本不相信別人對他說的話,還是繼續淒厲地號哭著。

終於,他精疲力竭,掉了下去。誰知腳踩到的竟是實地,瞎子高興得手舞足蹈,自己罵道:“嘻嘻,早知道腳下是實地,何必自找苦吃呢?”

梁國商人

◎文/佚名

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不能因為一朝得勢就對別人拋去冷眼,殊不知你也會有從頂峰跌落的時候。

從前,梁國有個商人到南方做生意,過了七八年才回到自己的家鄉。

他臨走之前,由於家中的氣候、空氣、生活習慣等原因,使得他臉上長滿了粉刺疙瘩,令他看起來醜陋不堪。到了南方之後,他整天吃杏仁、海藻等藥物食品,呼吸江南山川之間靈秀之氣,飲用山泉中甘甜之水。由於食物潔淨,空氣清新,久而久之,臉上的疙瘩逐漸消失了,容貌也變得十分俊美。乍眼望去,脖頸像天牛的幼蟲一樣,修長白嫩。

他從江南回到家鄉後,照鏡子看了一下自己的身影,覺得自己長得實在是太好了,一天比一天更覺得自己了不起。他神氣十足地走在國都的大街上,洋洋自得地看著左右的鄰人,總覺得國都的人和左右的鄰人十之八九都不如自己。

他回到家中,剛登上大堂,看見自己妻子,他就驚慌地跑走了。一邊跑一邊說:“這是什麼怪物,這麼難看。”妻子上前問寒問暖慰勞他,可是他卻說“我跟你有什麼關係?”妻子給他送來了茶水,他生氣地推在一邊不喝;妻子給他送來了飯菜,他也生氣地不吃;妻子跟他說話,他一言不發,隻是麵對著牆歎息;妻子穿戴整齊,打扮得很漂亮來侍奉他,他竟唾棄而不理睬。

最後他憤憤地對妻子罵道:“你長得如此醜陋,哪點能趕得上我?趕快走開!”他的妻子聽了哀傷地低下了頭,歎息道:“人家身居富貴還不忘糟糠之妻呢,有了年輕的美妾還不忘衰老的妻子呢。你因為臉上沒了粉刺疙瘩回來就看不起我,我因臉上有些雀斑就要被驅逐,這臉上的雀斑是天生的,又不是我的罪過!”最後,妻子終於忍受不了了,悲憤地離開家走了。

梁國的這個商人,在家中過了三年,鄉裏人都憎惡他的行為,沒有人跟他通婚。由於北方的土地和氣候的影響,他的毛發、氣血逐漸改變。又由於他吃大豆飲冷水,他的肌膚逐漸憔悴,又恢複了從前那醜陋的模樣。

這時他的妻子回來了,兩人又相敬如初。

田父棄玉

◎文/佚名

一個人對客觀事物沒有真知灼見,陷於真偽不分、是非莫辨的情形下,也正是他最容易受騙上當的時候。

魏國有一個農民在田野裏犁地。

忽然,犁頭哨啷一聲,碰著了一個硬東西,把犁頭都絆了個豁口,農民就在那裏挖,不一會的工夫就挖出來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塊磨盤大小的怪石頭。

農民左右打量著這塊雪白晶瑩的石頭,半天也看不出名堂來,在村裏幹了幾十年的農活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石頭,心想:不如讓鄰居來瞧一下,他們是從州裏搬來的,見過世麵,應該認識這塊石頭,於是就跑回去招呼鄰居過來瞧。

鄰居跑來一看,心中登時怦怦亂跳,這分明是一大塊寶玉呀!

他四下裏張望一下,對農民說:“這是一塊怪石,放在家裏,滿門遭殃,據說在上古時期,有人曾經得到過它,後來就因為這塊不吉利的石頭把他們全家都害死了,還是趕快把它重新埋到地裏吧。”

這個農民將信將疑,由於晶瑩剃透、十分漂亮,農民不舍得扔掉,於是就把石頭抱回家,放在廊屋的過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