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黑時分,這塊寶玉忽然光彩四射,把一屋子照得通亮。農民一家嚇得戰戰兢兢,忙跑去告訴鄰居。鄰居故作驚慌地叫道:“不得了,鬼神就要降臨了,快把怪石丟掉!”農民慌忙抱起石頭,飛跑出村,把它遠遠丟在野外。
鄰居暗中尾隨,等他把石頭丟掉以後,這個鄰居又重新把它揀了回來,藏在家中。
第二天就偷去獻給魏王,魏王看見這塊鬥大的寶玉,十分驚異,連忙叫玉工來鑒別。
玉工進門遠遠一望,連看都沒顧得上仔細看,倒頭就拜賀說:“大王洪福,得此無價之寶!”魏王問他值多少錢,玉工答道:“賣掉五座城池,也隻夠看它一眼。”
魏王大喜,立刻重重賞賜那個獻玉的人。
釋車而走
◎文/
違背客觀規律,一味蠻幹的人,反而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正所謂“欲速則不迭。”
齊景公到渤海灣去遊玩。風和日麗,景色宜人。齊景公玩得正在興頭上,忽見一人騎馬飛奔而來。
原來,是一位驛使前來報信。驛使下馬叩拜,向齊景公報告說:“君侯,大事不好。晏嬰得了重病,病情很嚴重,眼看要死了。恐怕您趕不上看他最後一眼了!”
齊景公立即站起,急出了一身冷汗。大臣得病,什麼時候都會有。為什麼晏嬰得病讓齊景公這麼著急呢?
晏嬰,字平仲,夷維(今山東高密)人,連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正卿(正卿即宰相)。他在齊國執政五十多年,提倡節儉,身體力行,謙虛謹慎,禮賢下士,輔助國君,把齊國治理得很好。他是一位既懂內政,又懂外交的全才,天下各國都稱讚他為賢相。晏嬰是齊景公最倚重的宰相,他突患重病,齊景公能不著急嗎?
齊景公剛站起身來,又有一個驛使飛馬前來報告宰相晏嬰的病情。
齊景公命令:“趕緊把煩且(煩且,駿馬的名字)套在車上,讓韓樞(韓樞,駕馭馬車的能手)親自來趕車!”
侍從人員看到齊景公急得團團轉的樣子,誰也不敢怠慢,迅速把駿馬煩且套在車上。韓樞接到齊景公的命令也急忙趕來,親自替齊景公趕車。
齊景公心急火燎,怕見不上晏嬰最後一眼。一個勁地催促車夫“快點、再快點”,馬車前進了幾百步的距離,齊景公覺得韓樞趕車不夠快,就把馬韁繩從韓樞手裏奪過來,自己親自趕車。
馬車大約又前進了幾百步,齊景公覺得這匹馬跑得不快。於是他就放棄了馬車,跳下車來,自己往前猛跑。
憑著煩且這樣的駿馬和韓樞這樣的駕車技術,齊景公還以為不如自己下車跑得快呢。
齊侯之鞋
◎文/
隻知追求奢華而不注重實用,以至於違反生活常規,是十分愚蠢的行為。
春秋時期,齊景公從魯國請來一個鞋匠,為他特製一雙鞋子。這雙特製的鞋子,非常得漂亮,鞋帶是用黃金做的,用白銀鑲邊,再綴上珠寶,用美玉裝飾鞋頭,鞋的長度足有一尺。
齊景公認為隻有這雙特製的鞋,才與自己這個擁有萬輛兵車大國君主身份相稱。在一個大冷天的早晨,他穿著這雙特製的鞋上朝處理政事。
宰相晏嬰上朝來了,齊景公很尊重這位三朝元老,想起身去迎接。由於穿在腳上的這雙特製鞋太重,他邁不開步,僅僅能抬抬腳。
他問候晏子說:“相國,外邊的天氣很冷吧?”
晏子看到齊景公穿的鞋子讓他邁不開步,就借機勸諫說:“君侯怎麼問起天氣冷不冷呢?古代聖人製作衣服,要求冬天衣服做得又輕又溫暖,要求夏天的衣服又薄又涼爽。現在君侯腳上的鞋子用金銀珠玉做成,冬天穿起來冷上加冷,而且鞋子沉重得超過了腳的承受能力,這就違背生活常理了。這雙鞋是誰為君侯製作的?”
齊景公說:“是從魯國請來的鞋匠製作的。”
晏子說:“臣以為魯國的這個鞋匠有三大罪狀,請允許臣講。”
景公說道:“他給寡人製鞋,費了很大的精力才給寡人製成這麼漂亮的鞋子,而他得到的獎賞還不夠這雙鞋子的百分之一,寡人還嫌賞他的不夠,相父為何說他有罪呢?”
晏子說“魯國的鞋匠不知道季節的寒暖變化,不知道腳能承受的重量。違反生活的常理,這是他的一大罪狀;做鞋不按常規操作,做出這雙不倫不類的鞋,使我們君侯受到天下各國的嘲笑,這是他的第二大罪狀;耗費錢財,對國家沒有功效,招致老百姓的怨恨,這是他的第三大罪狀。臣請求主上立即下令,把他逮捕,交給司法官員按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