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三個代表”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中)(1 / 3)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目的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根本上講,社會主義公有製優越於資本主義私有製。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建立,大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這已被我國建國初期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所證明。但是,時隔不久,生產力的發展速度減慢,甚至出現停滯。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全國農業人口平均每人每年從集體分得的收入隻有70多元,有近1/4的生產隊還不足50元,許多農村長期落後的麵貌沒有得到改變,不少地區溫飽問題沒有解決。公有製建立了,按勞分配實行了,計劃經濟也搞了,人民當家作主了,為什麼社會生產力卻沒有得到較大提高呢?從理論上講,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矛盾的解決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從實踐上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沒有建立和完善一套體現社會主義基本製度要求、符合我國實際的科學體製,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蘇聯那一套做法。在經濟體製上,管理權高度集中,排斥價值規律和市場機製的作用,國家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個人之間的分配關係,是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在政治體製上,黨政不分,以黨代政,官僚主義,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等等。所以,必須革除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存在的種種缺陷和弊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鄧小平說,改革,包括對經濟體製、政治體製和其他體製的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製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係列相互聯係的環節和方麵,是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他還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通過持續不斷地改革,我國生產力水平得到迅猛發展。據統計,從1978年至2003年的20多年間,國內生產總值由3624億元猛增到116700億元,比1978年增長近30多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每年增長9.0%以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提高到1000美元,比1978年增長20多倍,除去價格因素,平均每年實際增長8.4%,煤炭、布匹產量始終保持世界首位;穀物、棉花、油菜籽、豬牛羊肉、鋼、布、水泥和電視機等8種工農業產品,分別由第7位至第16位上升到世界第1位,發電量和化肥產量則分別由第7位和第4位升至第2位,原油產量由第8位升至第5位,對外貿易由第27位上升到第10位。到2003年,我日國民生產總值達到l.4萬億美元,外彙儲備達到4033億美元,盡管人均水平仍比較低,但如此之大的變化是我們都能夠親身感受到的。

(三)深刻認識和踐行經濟建設這個中心

站在世紀交替的門檻,回首中國近代社會曆史的發展,反思新中國50多年的光輝曆程,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經濟一定要發展,社會一定要安定,國家一定要富強,民族一定要振興。江澤民正是站在中國跨世紀發展的高度,從保持黨的先進性出發,要求我們黨首先要成為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對於每個共產黨員來說,落實這一要求,必須善於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思考中國的前途和命運,用生產力發展的眼光考察世界的現狀與趨勢,增強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自覺性。在當前,尤其需要強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念,立足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職工作崗位,為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貢獻。這既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要求,也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標準。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由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的。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改革開放搞了20多年,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發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應當看到,通過2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確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也確實有了明顯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特別是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仍較低,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還不高,許多地方還隻是解決了溫飽問題,部分地區甚至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盡管現階段我國社會還存在許多矛盾,比如,新體製和舊體製、中央和地方、整體和局部、速度和效益、積累和消費、供給與需求、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矛盾,等等,但在眾多矛盾中起決定性、支配性作用的,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而落後的社會生產又是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麵.所以,解決我國現階段社會的矛盾,必須緊緊抓住發展生產力這個根本。要發展生產力,就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集中精力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搞上去。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而不能離開這個中心,更不能幹擾這個中心。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時代向我們提出的新挑戰。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的趨勢明顯加快。國家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發展決定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一個國家要想不被別人欺負,要想在國際事務中有發言權,沒有雄厚的物質基礎是不行的。前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在90年代初解體?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發生劇變?原因盡管是多方麵的,但從根本上講,是這些國家的執政黨沒有解決好發展問題,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美國現今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經常以種種借口幹涉別國內政,甚至動用武力,大打出手,靠的是什麼?說到底,是依仗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所以,經濟發展不僅關係到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關係到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命運。落後就要挨打,已成為多數國家的共識,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首選戰略。

積極為國家經濟建設作貢獻,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內在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而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以為國家經濟建設積極作貢獻的實際行動,保持和體現黨員的先進性。一是要堅定改革信心,做改革的擁護者、支持者。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是經濟發展的直接動力,是一場新的革命。正如鄧小平所說,改革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社會主義發展的曆史證明,無產階級政黨要始終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必須堅持不斷改革,不改革隻能是死路一條。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社會生活中的深層次矛盾將更加突出地顯露出來,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堅信我們黨一定能夠領導人民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取得改革的勝利,要積極宣傳黨的改革方針和政策,幫助群眾堅定改革的信心;要自覺同一切有損於改革的言論作鬥爭,做到不傳播小道消息,不人雲亦雲。二是要發揚無私奉獻精神,正確對待改革中利益關係的調整。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它的深刻性和廣泛性,必然會涉及部分人的切身利益。能否正確對待改革中利益關係的調整,是檢驗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標準。每一個黨員都必須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自覺把黨的利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胸懷改革大局,不能因個人利益暫時損失,而埋怨和指責改革。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都要正確對待個人的進、退、走、留,正確對待涉及自身的一切問題,時時處處保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三是要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爭先創優,建功立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速生產力發展,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黨在新世紀的曆史任務和崇高使命。每一個黨員都要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局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地工作,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努力爭創一流的工作成績,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大廈增磚添瓦。

(四)以實際行動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當今世界,一場規模空前的科技競爭正在異常激烈地展開,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顯示出巨大的推動作用。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科技;發展生產力,首先要發展科技。加快科技進步,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大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經曆史地擺在我們黨的麵前。中國共產黨隻有當好當今科學技術發展要求的代表,才能真正當好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代表。以實際行動推進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是時代對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科學技術在發展生產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科學技術擺在重要位置。科學是千百年來人類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知識成果,技術是人類在改造自然與環境的漫長歲月中發展起來的手段和活動。從原始社會至今,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曆了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科學和技術在以前很長的曆史時期是被分開的,隻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的需要,科學、技術和生產才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自18世紀後半葉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引發了三次產業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自動紡織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帶動了紡織、采礦、冶金和交通運輸等工業的機械化,創造了幾十倍於手工作坊的勞動生產率。第二次產業革命是電磁感應定律的發現和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的發明以及合成化學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化和合成化工的時代,社會生產力又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新飛躍。第三次是在20世紀初期創立的相對論和量子論基礎上層開的以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空間技術為標誌的當代產業革命,開創了原子、智能和全球信息化的新時代。

科學技術的新發展,不僅帶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而且日益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麵進步。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例,現在已經出現了勞動資料的信息屬性超過機械屬性而在生產中處於主導地位的新產業,現代社會生產正由工業化時代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損耗,流水線、大批量的生產方式與靈活多樣的個性化、小批量的生產方式並存。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農業經濟的地域界限和工業經濟的區域界限得到擴展,甚至擴大到全球,乃至整個宇宙。

世界經濟因此變得更加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經濟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縮短了國家間的距離,使地區變小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到處可以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和由此帶來的變化。無論在城市,還是在經濟發展較快的農村,腰帶尋呼機、手拿移動電話的人比比皆是。冰箱、彩電、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也越來越顯示著信息技術的功能與神通。電腦的普及率正在迅速擴大,上網正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娛樂的新時尚。“數字化城市”、“信息化家電”等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在新的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會把人類帶入更新的天地。

早在70年代,鄧小平就說過,現代科學技術正在經曆著一場偉大的革命,近30多年來,現代科學技術不隻是在個別科學理論、個別生產技術上獲得了進展,也不隻是有了一般意義上的進步,而是幾乎各門科學技術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新的飛躍,產生了並正繼續產生一係列新興科學技術。他還說,世界上先進技術發展很快,發展速度不是用年來計算,而是用月、用日來計算的,叫做“日新月異”。戰後科學技術發展對生產力發展的推動作用是以往任何時候都不可比擬的。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證明,科學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是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6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的2/3是靠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科學技術投資與經濟效益之比是1:23。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100多個月的高速增長,其核心因素依然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這說明,中國共產黨要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就必須緊緊抓住科學技術這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