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先進文化的寶貴結晶。在當代中國,什麼是先進的文化?當代中國的先進文化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的思想文化。
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順應中國先進文化發展要求,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而實現的兩次曆史性飛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從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殊國情出發,把馬列主義與我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全國解放後,又在不同時期實行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取得了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巨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和發展了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偉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的具體國情及時代特征相結合,認真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曆史經驗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曆史經驗,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實踐膽略,突破那些被實踐證明是不正確的或不適合於變化了的客觀現實的傳統認識及判斷,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係列相互關聯的基本理論觀點,科學地回答了在我們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國家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曆史課題,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這一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係統地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係列問題,指導我們黨製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曆史證明,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近代以來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發展方向的集中體現。
麵對當今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思想的提出,是基於我們黨全部的曆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新鮮經驗的深刻總結,基於我們黨所處環境和黨的隊伍狀況的清醒認識,基於新世紀我們黨麵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科學分析。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黨的建設理論的新發展,是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最新成果。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我們正從事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繁榮和發展與這個偉大事業相適應的先進文化,是時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喚,是曆史賦予我們共產黨人的神聖使命。我們一定要按照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讓高揚馬克思主義主旋律、展示社會主義製度優越性、體現現代文明成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呈現於新世紀。
(二)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的重大曆史使命與責任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重要保證。進入21世紀,時代的發展表現出許多新的特征,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迅猛,國際間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所有這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來說,既有機遇,又有挑戰。麵對機遇和挑戰,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成為我們黨肩負的重大曆史使命與責任。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曆史告訴我們,進步的科學文化對社會的發展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每一次大的社會變革和發展,無一例外都是以先進文化為先導的。與歐洲中世紀同期的中國封建社會,由於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科技文化的發展十分繁榮,計算和數學先進,農業、冶鐵、機械製造、紡織、建築、造船等技術發達,特別是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先進的科學技術,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力杠杆,使當時的中國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近代以來,文藝複興運動猛烈地衝擊著歐洲的封建神權統治。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學、文學藝術、思想理論等領域展現出全新姿態,這方麵的豐碩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歐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的轉變。特別是到17、18世紀,隨著各種先進文化的產生、先進技術的運用,資本主義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同時期的中國,由於封建思想的禁錮,科學技術發展的優勢不複存在,社會經濟凋敝,人民生活困苦,1840年後的近百年間更是受盡西方列強的欺淩。可以說,誰掌握了科學、技術等先進文化,誰就處於領先地位,而落後就要挨打。曆史發展到今天,以科學技術為重要內容的文化在社會進步中的作用更是不容低估。在當今時代的工業現代化和經濟信息化過程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業結構的改變,生產設備的更新換代,經濟效益的提高,經濟增長速度的加快,無一不是依靠科學技術的推動來實現。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融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全球化浪潮,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加速器作用。科學技術領域的競爭已成為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競爭的焦點,任何國家,不管它的國情如何,不管它是什麼樣的社會製度,都概莫能外。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深刻指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之後,鄧小平進一步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進入新世紀,我們黨麵臨著新的更加偉大的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求我們黨把科學文化的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須始終做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
隻有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隻有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隻有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搶占製高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先進的文化順應曆史潮流,反映時代精神,代表未來方向,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發動機和加速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既需要先進社會生產力的推動,也需要先進文化的推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既要有繁榮的經濟,也要有繁榮的文化,先進文化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健康發展的保證。
先進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作用,表現在它能夠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力量,提高勞動者的思想道德素質,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熱情,從而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艱難困苦的重要法寶,就是毛澤東概括的革命戰爭年代的那麼一股熱情,那麼一種拚命精神,那種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如果沒有精神力量的支撐,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也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
先進文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大作用,還突出表現在它能夠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開發人的智力資源。教育、科學、文化給人以知識和力量,推動人們有效地建設現代化事業。社會主義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就要有科學文化的高度發展。在一個文盲、科盲充斥的國度裏,很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很難有物質文明建設的高度發展。
先進文化還可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安的社會環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可以通過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保證物質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通過廣泛宣傳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宣傳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巨大成就和光明前途,在廣大群眾中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先進文化作為正確的思想價值導向,保證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正確方向。鄧小平說過,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如果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時候,不強調文化的先進性,聽任封建主義殘餘思想侵蝕,聽任資產階級腐朽思想文化泛濫,人們就將陷入思想混亂和精神危機,物質文明就不可能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健康發展。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如何加強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使黨的肌體永葆青春和活力,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曆史時期麵臨的重大課題。是否擁有先進文化,是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決定著一個政黨、國家、民族的素質、能力和興衰。黨的曆史也反複證明,隻有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才能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戰鬥力。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極大地鍛煉和考驗了我們黨,使我們黨不斷地走向成熟,更加堅強,更富有戰鬥力。但黨的建設仍然存在著各種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新的形勢和任務麵前,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必須自覺地站在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高度,掌握和運用好先進文化的力量,不斷地認識自己、加強自己、提高自己,認真研究和解決自身建設中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從而更好地肩負起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曆史重任,經受住國際國內各種風險的考驗,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能使我們黨始終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社會先進文化的結晶,是無產階級解放鬥爭的思想武器,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在新的曆史時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導,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就能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能緊密結合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體製深刻變革的實際,正視新矛盾,解決新問題,就能在複雜的形勢麵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就能始終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黨才能更好地領導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前,我們黨的工作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調動一切力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完成這樣一個宏偉的工程,需要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黨就能更好地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要求,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重視科技事業的發展,重視科技創新,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各級黨組織才能更好地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物質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與物質生活相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接受教育、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要求愈來愈迫切,使文化建設日益成為保證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一項緊迫任務。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擺脫了物質貧窮的社會主義,今天我們追求的是一種物質與精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們黨就能更好地代表人民群眾的要求,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滿足人民群眾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