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蝸牛的養殖技術(二)(1 / 3)

飼養幼蝸牛的具體要求

幼蝸牛體重一般在1克以下,體質嬌嫩,適應能力較差,是蝸牛一生中最難照料的階段。

約料:愛吃植物的花、嫩葉、瓜果。青飼料要切細,精飼料要燙軟,青、精飼料混勻後撒在窩土表麵上。

窩土:要求疏鬆、肥沃、幹淨、潮濕、不帶雜蟲和沒有充分腐熟的有機質,特別是螞蟻和蟎類。

濕度:窩土的相對濕度要求達到35-40度,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度。尤其是零星養殖戶,窩土和窩內空氣濕度變化較大,管理上不能疏忽大意。

溫度:幼蝸牛生長發育的溫度範圍為22-35攝氏度。溫度不應劇烈變化,晝夜溫差不宜過大。溫差保持在3-5素以內,更為理想。

密度:幼蝸牛一般每平方米放養2-3萬隻,最高不宜超過4萬隻。密度過高,蝸牛取食困難,活動不暢或將螺口封閉休眠。活動不暢和暫時休眠的蝸牛,易遭芽蟲、病菌的傷害和侵襲,造成死亡。

蝸牛的生長速度,關鍵是什麼?

溫度:蝸牛大小不同,對溫度要求也有所不同,必須按要求控製溫度。

濕度,窩土的相對濕度和空氣相對要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控製濕度。

密度:蝸牛生長的快、慢,密度的大小,必須按規定標準控製密度,不控製會使蝸牛生長慢,或停止生長。

飼料:蝸牛飼料廣泛,飼養管理按規定標準,按比例搭配投料。

養殖人的責任心和精神,綜上所述,最主要的還是養殖人員的負責精神。

蝸牛的偏食性

由於蝸牛的食性廣,幾乎各種青菜都吃,尤其是稍帶甜味的菜葉更愛吃,如各種瓜葉比一般菜葉更愛吃,特別愛吃萵苣葉,連續投喂幾天後,再投喂其他菜葉,就不太愛吃了,這就是偏食性,選用飼料時,要根據季節和來源進行安排,盡可能搭配3種飼料,調換投喂,偏食性就好些。蝸牛不能喂單一飼料,單一飼料營養單純,使蝸牛缺鈣而造成脫頂病出現。單一飼料喂時間長了造成嚴重偏食,給其他飼料不吃,給蝸牛生發育造成不良後果。

如何控製飼養室的溫度?

濕度:溫度是決定蝸牛活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蝸牛生長活動所需要的溫度範圍:18-351都可以。蝸牛生長繁殖的適合溫度22最佳溫度為24-28攝氏度,如在15攝氏度左右蝸牛就開始逐漸冬眠,在10攝氏度以下完全冬眠,5攝氏度以下死亡。氣溫回升到15-17攝氏度以上時蝸牛又陸續開始複蘇逐漸采食。溫度上升到36攝氏度以上時,蝸牛避開陽光躲到隱蔽的地方去,在40攝氏度左右,蝸牛轉入夏眠狀態,50攝氏度以上就會死亡。遇到過高溫度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用冷水衝澆降溫或把蝸牛轉移到陰涼處,這樣很快可以回複蝸牛活力。

濕度:蝸牛在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相對濕度85度為宜,蝸牛日常活動中,完全依靠布滿身體的各種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來保持身體的滑潤,蝸牛本身含水傲為在陽光直射下或空氣幹燥,或有風天氣的時候,蝸牛本身水分很快散失,對蝸牛活動和生存有很大的威脅。蝸牛含水位減少到30%時,身體變幹而皺縮,停止活動,同時會造成死亡。因此傍晚以後蝸牛出來活動,白天把身體隱藏在殼內,以減少水分散失。據報道:褐雲瑪瑙螺生長在熱帶即使在缺水或幹旱期,它的休眠可長達5-12個月。人工養殖條件下,休眠可達8-9個月以上。室內濕度不夠可往室內地麵上灑水,增加室內濕度,同時要注意室內通風,更換室內新鮮空氣。

飼養室內溫度變化對蝸牛有什麼影響?

室內溫度不正常,蝸牛在窩裏不能正常生活,表現呆滯,食量少或不攝食,頭部縮在殼體內不出來,如果長期處於低溫狀況,蝸牛在窩內土表麵上不動,不鑽土,在這種情況下,若不及時解決室內溫度問題,蝸牛會縮殼死亡。

溫度不正常影響蝸牛生長速度,特別是產卵期的成年蝸牛,可在3-5個月不產卵,影響養殖發展速度。

氣溫高於36-40攝氏度以上時大多數蝸牛處於夏眠狀況,出現此種情況要及時降溫。因此對飼養室內溫度和飼養窩裏溫度要隨時觀察,隨時調正,特別是高溫時。春、夏、秋、冬都要保持溫度24-28攝氏度。

為什麼隔15-20天要給蝸牛洗一次澡?

生長蝸牛和成蝸牛,紐隔15-20天給它們洗一次操。水溫15-18攝氏度就可以。因為蝸牛是陸生動物是肺呼吸,不是用鰓呼吸,所以給蝸牛洗澡時,隻能浸泡3-5分鍾,方法可用塑料漏筐把蝸牛放入,在溫水裏上下移動5-6次,基本可以洗去蝸牛殼上的汙物,洗時不要用刷子搓,擦,這樣容易損壞蝸牛殼表麵的保護層,同時要注意輕拿輕放,以免玻殼。

(三)蝸牛種苗的生產

蝸牛的種苗生產技術蝸牛養殖業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種苗的生產,有了足夠量的苗種,才能開展大麵積的養殖。

蝸牛是雌雄同體的異體受精、產卵,繁殖力很強,獲取大量苗種是很方便的。但是,由於受到溫度、濕度以及敵害的影響,其孵化率低。因此,苗種生產過程一定抓住幾個主要技術環節,保證生產成批、整齊而體質健壯的蝸牛。

15種蝸牛的選擇:在蝸牛苗種生產過程中,種蝸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數量和質量。必須抓好挑選種蝸牛這一關。要選擇健壯豐滿,粘液多,無病、不破損、有光澤。一般體重在75-100克,這樣的種蝸牛產卵多,每次產卵100粒以上,卵粒整齊而且大,出苗一致,抵抗力強,有利於苗種的培育生長。種蝸牛精選以後,應單放到飼養箱裏。

挑選種蝸牛前的準備工作首先準備好飼養種蝸牛箱,用四目篩過好飼養土,對好黃沙,用鐵鍋加溫到801,達到消毒目的。然後悶24小時裝入飼養箱。攪拌飼養土的方法是,把土裝箱後,第一層土少噴水,而後逐層逐漸加量,噴好水後等一小時再攪拌,這樣的土是疏鬆的,土的濕度可達到也就是用手攥成團,投在地上摔散,不成泥餅為宜。切忌一次澆足水,這樣做會使土成泥塊。蝸牛飼養箱內土的厚度以8-10厘米為宜。

35種蝸牛放養密度:放養密度不宜過大,密度過大容易損壞產出的卵。密度過小,浪費飼養麵積,交配率減少,產卵量也就少了。做飼養箱的要求,高30厘米,寬50厘米,長85-90厘米,可放養種蝸牛40-45隻。高30厘米,寬20厘米,長50厘米的麵積可放養20-25隻,種蝸牛飼養箱不易太高,因蝸牛習性喜歡往高度爬,種蝸牛個體大又重,下來容易破損。

種蝸牛的飼養管理:種蝸牛放入育種飼養箱,在產卵前必須抓好種蝸牛的飼養與管理,促進種蝸牛性腺發育,提早繁殖、產卵。種蝸牛飼養管理,主要是飼料和溫、濕度的調節,每日清掃飼養箱內汙物,殘食、糞便,保持飼養箱內衛生。

種蝸牛的飼料:使種蝸牛大量繁殖後代,在飼養上除投植物飼料外,還須投喂含蛋白質較高的動物性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