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運動訓練對心血管生理及心肌病康複的影響(3 / 3)

早期康複鍛煉指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期間(在美國平均為7.6天)在醫師指導及嚴密監護下的康複鍛煉,2~3次7周,持續5-20分鍾,以動作、緩行為生,目標心率為較靜息心率快20次/分。

康複醫療期指患者出院後至三個月內的康複鍛煉,需在醫師指導下逐步增大運動量,此期內可行運動試驗以估計耐受量,尋求最佳鍛煉強度,製定個體化運動處方。此期運動頻率、強度與早期相比可不改變或稍增加,但持續時間延至15~60分種,可以行走、爬樓梯、騎車等。

康複持續期指三個月後的康複鍛煉,頻度可達3~4次周,持續30—60分鍾,達最大心率70%~85%為目標,可以行走、騎車、遊泳等,但需定期門診複查,接受醫生指導適當調整鍛煉強度,尤其是因故停止鍛煉欲重新開始時需重新製定方案。

二、康複鍛練的價值及其影響

(一)對死亡率的影響

對心肌梗塞後隨機分組進行的許多心髒康複鍛煉的研究,己有代表性地證實了經過康複鍛煉的病例死亡率降低趨勢明顯,但僅少數研究具統計學意義。

評價的困難:①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研究,②對運動的頻度、方式、持續時間以及隨訪間期等規定不明確,缺乏統一標準,③掉隊率過高(30~85%),④無法雙盲及采用安慰劑。二組專家分別對已發表的多個隨機臨床試驗組的綜合結果采用薈萃分析法進行研究。

為何康複鍛煉可降低死亡率而對預防再發心肌梗塞無效,目前機製尚不明了。但康複醫療組死亡率的降低可能:①改善心肌再血管化,②抵禦致命心律失常,③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④改善心血管功能,⑤加強了對病人的監護等諸因素有關。

(二)對危險因素的影響

現有資料表明,康複鍛煉對危險因素的影響可能很小。一項為時三年的研究證實,體重及皮下脂肪厚度的變化微不足道:靜息態收縮壓有輕度下降,可能與習慣於測試有關。但隨心肌收縮力的增加,運動時最大血壓耐受確有所增加。

康複鍛煉影響血脂的水平變化有些令人鼓舞。北美血脂檢測多中心研究證實保護性的水平明顯增加,但總膽固醇水平及甘油三酯水平降低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

康複組較之對照組來說,吸煙者百分比亦有所下降,繼續吸煙者中亦有近1/3聲稱其吸煙數量確有減少。

(三)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

康複鍛煉對病人心理狀態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即便其他方麵的收益蕩然無存,病人亦感到其工作能力增強,身體感覺良好,同時也培養了其自身保健的責任,這對於提高生活質量來說不容杏認。但心理因素對病人能否重返工作崗位的影響相對較小,一些研究估計心梗後病人中心理影響僅占3%~12%,而發病前活動水平卻占近80%。

不少調查資料提示康複鍛煉使患者焦慮明顯減少,抑鬱亦減至抿小程度,而同時自我評估及健康感覺增加,參加康複鍛煉的動機亦有所增加。

比其同工隨訪18個月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康複鍛煉組經曆較少的社會疏遠,而同時表現出競爭力下降及責任感擴大。上述效應均為短程的,結束6個月後大多數病人重新恢複病前應激行為水平。

亦有不少學者對康複鍛煉的心理學效應持懷疑態度。他們指出,幾乎所有參加訓練者均說運動後感覺良好,擔難以用通常的心理測試客觀顯示。

心肌梗塞後的康複鍛煉在美國及西歐的研究僅三十年,我國開展亦僅10年,限於有限的幾家醫院。進一步的研究及普及將使更多的患者得益,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