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入學申請可在招生前一年9月提出,不得晚於招生當年1月。4月發錄取通知,9月新生入學。入學要求:在中學學過四學分英語,四學分外語,四學分數學,二學分曆史(包括一學分美國史),一學分實驗科學,一學分音樂或藝術。考生要通過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的智力傾向能力測驗和三次成績測驗。考生淘汰率較高,如拉德克利夫學院,入學申請者隻有19%左右被接受,該院招生時在考慮學業成績外,還考慮特殊才能、不同學生的代表性、地區分布等因素。

外國留學生有1 400多人,其中研究生占1 200多人,來自歐洲、加拿大、東亞、拉美、中東和北非、中南非、南亞、東南亞、澳大利亞。

哈佛大學現有本科生學院兩個:哈佛學院(隻收男生)和拉德克利夫學院(隻收女生);研究生院10個:教育研究院、文理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牙醫學院、商業管理學院、設計研究生院、神學院、法學院、約翰·菲·肯尼迪行政管理學院。這些研究生院同時招收男女學生。

教學人員中約85%的人有博士學位,約11%的有碩士學位。1916年開始實行導師製,1951年後有進一步發展,導師指導學生不超過6人。

19世紀前半期,哈佛大學開始采用課程選修製,讓學生在規定的學科中選擇自己喜歡或需要的課程,使他們有更大的自由發展的餘地。後來,選修範圍有所縮小。1910年建立了新的選修製,要求學生保證學好一門專業,再選學其他科目的課程,使學生打下較好的文化基礎。1951年以後,這種選修製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本科生希望學習為研究生開的課程,必須得到係主任同意。本科生一般不能修300或3 000的課程,除非得到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行政管理委員會的特許。少數成績優異的四年級住校生可以申請學習這類課程。

在普遍教育方麵,要求學生的必修課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三大類。

學生可以自己選定主修課。本科生可以選修教育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可以在波士頓大學注冊學習有關非洲和美國黑人的課程。學習語言學、德國語言文學、傳奇語言文學等專業的本科生可以出國學習。此外,學校為優等生設有特別課程。

近年來,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亨利·羅索夫斯基提出開設核心基礎課程的報告,要求將大學生四年製課程中的1/4時間用於5個基礎課學術領域。目的在於保證學生“在主要學術範圍內獲得基本的文化知識”。其內容不是按照傳統的三分法,分為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而是分為五個知識領域,即文學藝術、曆史、社會分析和哲學分析、外國語和文化、自然科學和教學。他們認為,這隻是培養學生“批判地了解和初步熟悉一些知識的主要方麵,使他們知道怎樣獲得和運用知識,以及這些知識對他們個人有什麼意義”。報告還認為:“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和數學課之前,必須具有代數運算和定量推理的能力”。新生第一次數學考試不及格,要補習基本的技能,“因為堅實的數學基礎,是研究許多其他學科的根本,也是研究理科核心課程的必要條件。”此外,學生必須掌握“論述文寫作”和一門外語的能力。那些寫作能力有根本缺陷的人必須參加補習班,在一年級結束時達到寫作的基本要求。這一建議雖然引起大量的批評意見,但也極其有力地推動了美國高等教育核心課程的發展。

院係建設

(一)哈佛學院

建於1638年。現有男生4500名。該院的教學人員和教學設施與文理學院是共用的。學習成績優秀的本科生可以學研究生課程。大學本科課程有60%是選修課,畢業時授予文學士學位。主修科目包括文理方麵40個領域,其中有:美國黑人研究、人類學、應用數學、天文學、生物化學、工程、東亞語言、梵語和印第語研究、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日耳曼語係、統計學、環境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