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按蚊:山區的瘧疾主要傳播媒介。
嗜人按蚊:丘陵地區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
大劣按蚊:海南山林地區瘧疾的主要傳播媒介。
此外,我國還有多斑按蚊、巴拉巴按蚊、嵌斑按蚊等。
3.人群易感人群對瘧疾普遍易感。感染瘧原蟲後可產生一定的免疫力,但產生緩慢,維持時間不長。其免疫力有種與株的特異性。
4.流行特征
(1)地區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最嚴重,溫帶次之。
(2)季節分布:一般是夏秋季發病較多。
典型臨床表現
1.寒戰期突起畏寒、寒戰、麵色蒼白、唇指發紺、脈速有力。寒戰持續10分鍾至2小時。
2.高熱期寒戰開始後,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全身酸痛、口渴、煩躁甚至語妄、麵色潮紅、皮膚幹熱、脈搏有力。此期持續2~6小時。
3.大汗期高熱後期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迅速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水平。自覺症狀明顯改善,但仍感疲乏。本期曆時1~2小時。大汗後緩解為關鍵特點。
4.間歇期在兩次典型發作之間有緩解間歇期,症狀緩解或全無症狀。間日症約每48小時發作一次。兩次發作之間的時間為間歇期。但初發時,發作可以不規則,經數天後才呈典型的間歇性發作。
確診依據
(一)流行病學
在瘧疾流行區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瘧疾發作史或近期曾接受過輸血的發熱患者都應被懷疑。
(二)臨床表現典型的周期性寒戰、發熱、出汗可初步診斷
不規律發熱,而伴脾、肝腫大及貧血,應想到瘧疾的可能。凶險型多發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熱寒戰,昏迷與抽搐等。流行區嬰幼兒突然高熱、寒戰、昏迷,也應考慮本病。
(三)實驗室檢查主要是查找瘧原蟲,通常找到即可確診
血片找瘧原蟲應當在寒戰發作時采血,此時原蟲數多、易找。需要時應多次重複查找。並一定要做厚血片尋找。如臨床高度懷疑而血片多次陰性可做骨髓穿刺塗片查找瘧原蟲。
(四)治療性診斷
臨床表現很象瘧疾,但經多次檢查未找到瘧原蟲。可試用殺滅紅內期原蟲的藥物(如氯喹),治療48小時發熱控製者,可能為瘧疾。但注意耐氯喹蟲株。
病原治療
1.主要控製發作的藥物有氯喹、奎寧、青蒿素、甲氟喹。這類藥對紅細胞內裂殖體有迅速殺滅作用。
2.主要作用於防止複發和傳播的藥目前隻有磷酸伯氨喹啉,這種藥物能殺滅肝細胞內瘧原蟲的裂殖體和“休眠子”,有病因預防和防止複發的作用,能殺滅各種原蟲的配子體,以防止其傳播。
3.主要用於預防的藥物目前常用乙胺嘧啶。它能殺滅各種瘧原蟲的裂殖體。
病原預防
1.防蚊
2.預防性服藥對高瘧區與暴發流行區的人群和流行區的外來人員,可酌情選用:①乙胺嘧啶;②氯喹;③甲氟喹。
第六節 日本血吸蟲病
【大綱要求】
(1)急性血吸蟲臨床表現(2)確診依據(3)病原治療(4)主要預防措施
日本血吸蟲病是日本血吸蟲寄生在人體門靜脈係統所引起的疾病。它由皮膚接觸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變為蟲卵沉積於肝和結腸等組織而引起的蟲卵肉芽腫。急性期有發熱,肝大與壓痛,腹瀉或排膿血便。血中嗜酸粒細胞顯著增多。慢性期以肝大為主。晚期則以門靜脈周圍纖維化病變為主,可發展為門靜脈高壓症、巨脾與腹水。
急性血吸蟲臨床表現
(一)急性血吸蟲病
多發生手夏秋季。男性青壯年與兒童居多。有明確的疫水接觸史,常為初次重度感染。
1.發熱輕症發熱數天,重症可遷延數月。熱型以間歇型、馳張型為多見,少有寒戰。
2.過敏反應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全身淋巴結輕度腫大等。血液中嗜酸粒細胞常顯著增多,具有重要診斷參考價值。
3.消化道症狀病程中半數以上患者有腹痛、腹瀉,而排膿血便者僅占10%左右。腹瀉次數不多,有時與便秘交替。重型患者腹部有壓痛與柔韌感,可有腹水形成。
4.肝脾大90%以上患者肝大伴有不同程度壓痛尤以肝左葉為顯著。黃疸甚為少見。約半數患者伴有輕度脾大。
(二)慢性血吸蟲病
在流行區占絕大多數。
(1)無症狀患者居多,僅在糞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才被發現。
(2)有症狀患者以腹痛、腹瀉為常見。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常有肝脾大。
(三)晚期血吸蟲病
主要指血吸蟲病性肝纖維化而言。根據其主要臨床症狀分為巨脾型、腹水型、結腸肉芽腫型和株儒型。
1.巨脾型最為常見,占晚期血吸蟲病的絕大多數。
2.腹水型腹水是晚期血吸蟲病肝功能顯著喪失代償的表現。
3.結腸肉芽腫型以結腸病變為突出表現。經常腹痛、腹瀉或便秘。有時膿血黏液便。
4.株儒型現在已很少見。兒童因反複重度感染使肝生長介素減少,影響其生長發育而引起。
第3章 性傳播疾病
第一節 淋病
【大綱要求】
(1)病原與傳播途徑(2)臨床表現(3)診斷(4)治療
病原與傳播途徑
(一)病原體
淋病奈瑟菌或稱淋病雙球菌(簡稱淋菌)對柱狀上皮及移行上皮有親和力,常隱匿於女性泌尿生殖道引起泌尿生殖係統化膿性感染。離開人體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劑易將其殺滅。
(二)感染途徑
1.性接觸經黏膜感染,多為男性先感染淋菌後再傳播給女性,可波及尿道、尿道旁腺、前庭大腺等處,宮頸管受感染最多見。
2.間接傳播比例很小,主要通過接觸含菌衣物、毛巾、床單、浴盆等物品及消毒不徹底的檢查器械等。
臨床表現
1.男性可引起急性淋菌性前尿道炎,表現為尿道外口灼癢、輕度刺痛、紅腫、外翻,繼而有稀薄黏液流出。以後症狀逐漸加重,並可發展為全尿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