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大的港口漢堡港。坐落於易北河上,距離北海60海裏,整個港區麵積8700公頃,約占全市麵積的11.5%,碼頭總長41公裏,共有泊位320個。

該港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多偏西風,溫和濕潤,冬雨較多。年平均氣溫最低月份為-4攝氏度,最高7月份為20攝氏度。全年平均降雨量約800毫升。平均潮差為2.8米。

漢堡港的自由港由兩個港口組成,一個是麵積比較小的老港區,建於1881年。另一個是用以補充老港口不足的瓦爾特歇夫自由港,建於1910年。現在,這個在易北河兩岸的瓦爾特歇夫自由港,成為了集裝箱的集散地。

漢堡自由港擁有200萬平方米的儲存區,每年有90多個國家的16000多艘遠洋貨輪在這裏卸貨、轉船或儲存,年吞吐量6000萬噸,另有過境貨物1800萬噸。

在自由港內,實施一係列優惠政策:船隻從海上進出自由區,隻需掛上“關旗”,可不受海關的任何幹涉;進出口或轉口貨物在自由區裝卸、轉船或儲存,均不受海關限製;在自由區建造、修理和裝配船隻,不受海關約束,但耗用減免稅的礦物油則受到限製;在老區,除造船外,其他貨物加工應征得海關同意;在自由區內運輸貨物,如果有船艙證件可予通行,但若運到德國關稅區則需要結關,繳納關稅和其他出口稅。

裝卸設備有各種橋吊、岸吊、浮吊、可移式吊、汽車吊、抓鬥吊、吸揚機、輸送帶、鏟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200噸。吸揚機裝卸穀物的效率為每小時為1300噸。在歐羅巴集裝箱碼頭有超巴拿馬型的集裝箱裝卸橋,負荷80噸,吊臂伸展跨距至岸邊鐵道外48米,向內可伸展23.5米,在起重高度31米時,起吊負荷為68噸,碼頭上露天貨場為82萬平方米,貨棚為105萬平方米(另有12萬平方米可調節溫度的),油庫總量達380萬噸,糧倉容量為74萬噸。在易北河的大船錨地水深達36米,可泊特大型的油船。港內不僅設備先進,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而且被稱為“德國通向世界的門”和“歐洲最快的轉運港”,漢堡港有近300條航線通向世界五大洲,與世界1100多個港口保持著聯係。每年進出港的船隻達1.8萬艘以上,鐵路線遍及所有碼頭,車廂與船舶間可直接裝卸。

作為歐洲重要的中轉港,漢堡港具有廣闊、迅速而節省的能力到達內陸各個國家。漢堡是世界最大的自由港,大多數中轉貨物都經過自由港,在16公裏的範圍內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免稅區域,其中倉庫麵積達60萬平方米,貨棚麵積達76萬平方米。海關對報關的貨物均不作檢查,也不征收關稅,隻有在貨物到達目的地後由當地海關檢查和收稅。這樣對貨主有很大的吸引力。一些貨物進入漢堡自由港區後,不用提貨,貨主即可降低價格與客戶洽談生意。在自由港區內貨物的堆存期沒有規定,隻要按要求支付堆存費和裝卸費即可,本港主要進口貨物為原油、棉花、煤、礦石、糧穀、水果、木材、羊毛、煙葉、冰肉、菜油、蛋白、咖啡、橡膠、可可及雜貨等,出口貨物主要有鋼鐵、焦炭、水泥、機器及零件,電氣用品、石油、車輛、人造肥料、糧食、瓷器、糖、鹽、玻璃器皿、紙張及化工品等,1994年貨物吞吐量達6832萬噸,比1993年增長3.8%,創曆史最高記錄。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為272.5萬標準箱,比1993年增加9.6%。該港對船舶的特檢、一般修理、臨時修理、塢修均可解決。有浮船塢21個,升舉能力達13萬載重噸,幹船塢最大可容納32萬載重噸的船舶。在節假日裏,除元旦、國際勞動節(5月1日)、聖誕節(12月25日)之外,均可安排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