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梅州地處德國北部的威悉河入海口處,整個州由不來梅市和不來梅港兩部分組成,是德國最小的聯邦州。在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城市中,不來梅僅次於聖馬力諾,派第二位。作為昔日的商人城和主教城,不來梅的曆史可追溯至公元8世紀。
不來梅港位於威悉河的下遊,距入海口約68海裏,是德國的第二大港,也是歐洲重要的中轉海港,港口距機場約6公裏。該港從8世紀末開始見於記載,當時是一個商業中心,也是漢薩同盟成員之一。17世紀因河口淤淺,一度衰落。19世紀起,隨著河道挖深和工業的發展,成為德國西北部的重要工業城市及鐵路樞紐的大海港,也是德國進口汽車、紡織原料的第二大港,是世界上僅次於日本神戶的專門進口棉花的港口。後來為了適應船舶大型化的需要,在威悉河口的右岸建立了新港,即不來梅的外港BREMERHAVEN不來梅港。不來梅除建有全國沿海規模最大的鋼鐵企業外,還有汽車、造船、電機、紡織、化工、石油加工及食品等。
該港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盛行西南風,東不冷夏不熱,氣溫變化較少。年平均氣溫約13攝氏度。全年平均降雨量約800毫米。平均潮差約3.6米。
本港的裝卸設備主要有各種浮吊、岸吊、龍門吊、液貨橋吊、裝煤機、特種裝艙機、吸揚機及滾裝設施等,其中浮吊的最大起重能力達200噸。碼頭上有集裝箱堆場約12萬平方米,油庫容量約14.8萬噸,糖漿庫容2.6萬噸,糧庫容量約15萬噸。承接船舶修理的幹船塢最大可容納24萬載重噸的大型船舶。不來梅倉儲公司負責裝卸船舶和過駁的貨物,並最先建立包括全部作業在內的數據處理技術係統。該係統有下列幾個方麵:(1)COMASS:不來梅和不來梅港的港口情報、文件處理係統;(2)CCL:集裝箱國際管理用的物流係統;(3)DAVIS:輸出廠家用的物流係統;(4)CAR:出口汽車運輸船裝運用的係統;(5)STORE:進口貨物港內分配處理用的係統。這5個係統總稱LOTSE(物流通信係統)。這個係統的應用能降低成本,提高作業的效率和水平。裝卸效率為每晝夜裝煤9000噸、裝鋼板5000噸、裝焦炭6000噸、卸礦8000噸。
該港自由貿易區在EUROPAHAFEN、NEUSTADTERHAFEN、UBERSEEHAFEN等3個港區,倉庫麵積達53萬平方米,其中NEUSTADTERHAFEN是不來梅最現代化的碼頭,屬多用途碼頭,負責裝卸集裝箱、雜貨及工業設備等。本港主要進口貨物有鋼鐵、汽車、煤、石油、食品、礦石、木材、焦炭、化學品、糖漿、燃料油、鋼鐵製品及雜貨等。1992年不來梅港貨物吞吐量達3070萬噸,1994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42.3萬標準箱,比1993年增長5.1%。從不來梅港運往捷克、波蘭、匈牙利及俄羅斯等國家的貨物或從這些國家運來的各種貨物,從發展趨勢來看,隻會增加不會減少。港口在節假日中僅元旦、勞動節、聖誕節不工作,其他節假日均可安排作業。
不來梅港在19世紀德國遠洋貿易的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與不來梅市相距僅65公裏,兩市之間是下薩克森州的領土。不來梅港從原來的不來梅停船地發展成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漁港之一,其工業與港口密切相連。
港口工業、國際貿易、航海和現代化工業的尖端產品是不來梅的經濟基礎。作為德國的主要外貿中轉站之一,不來梅港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水陸轉運設備,每年大約有10000艘船往來於不來梅港和世界各地大約1000個港口之間。德國的咖啡、茶葉、煙草和棉花都由此進入,並在當地加工上市。所以,不來梅港不僅是一個快速的貨物轉運地,也是當地經濟的發動機。該州的州徽就是一把“打開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