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2 / 3)

當晚,約翰睡得很沉。半夜3點約翰自夢中清醒,頓時恍然大悟。

“親愛的,快起來。”約翰邊說邊把妻子搖醒,“我想通了!我終於明白他說的是怎麼一回事了。”這是約翰第一次清楚地知道順其自然和不去強求意念。原來在睡眠中,心智放鬆了,理解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一切看來真是太簡單、太不可置信了。

約翰回到明尼蘇達州,日子又和以前一樣,可是那晚觸動心靈的感覺卻依然持續著。

有個星期六,約翰又忙著做事,這回約翰清楚他得趕著做,於是約翰停下來,做了個深呼吸,找到頭緒。約翰告訴自己,或許該試試這個方式,看看是否真的可行——在心情放鬆的情況下把每件事做好,而非處於以往緊張高壓的環境。

約翰帶著這種新想法過了一天,每一次隻要一發現到自己的緊張,心裏便很清楚地告訴自己該停下來休息一下。當然,一天結東後,工作比預期進行的速度還要快。更讓人吃驚的是:這一整天約翰都好快樂,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一點也不覺得累。

在生活中即使你一件事都沒做完。你也不要太過內疚,因為你已經學到了內在的智慧的力量。

1850次拒絕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的時候,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複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

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人生就是這樣,你隻有勇往直前才是成功者,如果半途而廢你就是失敗者。

沙漠中的旅人

缺水而被困在沙漠裏的兩個旅人,一個旅人要抓住最後一線希望去找水,便將自己的水袋交給同伴說,你一定要耐心等待。臨行前他拔出一支手槍:“裏麵有5顆子彈,你每隔一小時就向天空打一槍,這樣我就不會迷失方向,找到水便能循著槍聲返回你身邊了。”

同伴等啊等,等槍裏還剩下最後一顆子彈時,他還沒有回來。一種深深的恐懼和絕望吞噬著他的精神和靈魂,他將最後一顆子彈打進了自己的胸膛。其時,他的同伴剛剛向一位趕駱駝的老人討到了水,當他尋著槍響的方向找到原處時,看到了同伴的屍體。就差一步,他沒有等到。

一篇報道說一對下崗夫妻幾經商海的沉浮與磨難後還是陷入了“絕境”,最後一個已成交的客戶也遲遲不能兌付他們貨款,在各種沉重的壓力聚攏之時,他們絕望了,打開煤氣抱著三歲的女兒自殺了。幾日後,一個人登門感覺情況不對,才報了警,發現了這個悲劇。這個人就是他們的最後一個客戶。原來他剛剛把拖欠的一筆不小的款額彙入他們的賬號,想要通知一聲時,電話無論如何也聯係不上,才親自登門。這筆款足夠讓那對夫妻東山再起……就差一步,他們沒有等到。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成功的光明距我們僅差一步,隻需——再堅持一下。

扁鵲的醫術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隻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隻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隻及於本鄉裏。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事後控製不如事中控製,事中控製不如事前控製,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認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有時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一個還是兩個?

街上有兩家賣早點的小餐館,他們是隔街相對的鄰居,規模差不多大,並且經營的早點也相同,都是稀飯、饅頭和雞蛋。

兩個餐館的早點食品差不多,客人也幾乎一樣多,每天早上,附近的居民都會踱到這兩家餐館裏來,喝上一碗稀粥,吃一個饅頭和煮雞蛋。給這兩家小餐館長期供應鮮雞蛋的是一個個頭不高卻十分精明的鄉下小販。剛開始時,他總是對右邊這家餐館老板說:“你怎麼每次隻要500個鮮雞蛋呢?對麵的可是每次都要整整1000個呢?”街右的餐館老板不相信,兩家差不多的客流量,自己每10天500個鮮雞蛋不多不少正好賣完。鄰居家10天怎麼能賣1000個雞蛋呢?

終於有一天,街右這家老板讓一個精明的親戚扮作食客,到街左那家賣早點的餐館去吃頓飯,探一探自己和那家老板的經營到底有什麼不同,是不是那一家有什麼奇妙的招數?親戚去對麵的早點鋪吃了一頓早點很快就回來了。老板趕忙上去問:“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了嗎?”

親戚搖搖頭說:“沒有。隻是他們的客人沒有一個是不吃雞蛋的,有的吃三個,有的吃兩個,最少的也是吃一個。”

老板一聽,更覺得奇怪了,自己的顧客有吃雞蛋的,也有許多不吃雞蛋的,這是為什麼呢?

老板正迷惑不解時,親戚忽然醒悟說:“對了,我覺得人家賣雞蛋同咱店裏的賣法有些不一樣。”

“怎麼不一樣呢?”老板忙問。

親戚說,平時食客到這裏吃早點,咱們總是問人家:“要雞蛋嗎?”有的顧客要,有的顧客就拒絕說不要,“那家的問法就不一樣,他們問顧客‘要一個雞蛋還是要兩個雞蛋’。”

老板一聽,頓時明白了。他終於知道為什麼自己每10天隻能賣出500個雞蛋,而那家能賣出1000個的秘密了。差就差在向食客推銷熟雞蛋的言語技巧上。

一句話就可見短長。成功與否,很多時候就取決於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細枝末節。打造成功,必須從打造優秀的細節開始。

曹操與關羽

建安五年,曹操出兵東征。劉備被迫投奔袁紹,而關羽則為曹操捕獲,拜為偏將軍。曹操對關羽很尊重,待之以厚禮。後來,曹操發現關羽心神不寧,並沒有久留的意思,於是對張遼說:“請你去試著問問關羽,是否願意留在這裏。”於是,張遼來到關羽的住處,詢問關羽的意見,關羽歎息說:“我知道曹公對我厚愛,但是,我既受到劉備的知遇大恩,並起過共生死的誓願,是不能背棄信義的。我總有一天要離開的。但在離開以前,對曹公一定要有所回報的。”張遼轉告了曹操,曹操敬重關羽的義氣。後來,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軍顏

良文醜,並解了曹操的白馬之圍,曹操知道他肯定是要走了,於是,重重賞賜了關羽。而關羽則把曹操所有賞賜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包好留下、投奔正在袁紹軍營裏的劉備去了。曹操的部下要去追殺關羽,曹操說:“人,各有其主,不要去追他。”

曹操這樣做,不過是借處理關羽事件以顯示其仁義罷了,目的是為了取信於民,圖謀霸業。但我們也可由此看出,即使是像曹操這樣的梟雄,都不敢失去信義,可見信義對人際交往是多麼重要啊!

商鞅變法

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法令已經製訂好了,但還未公布,他擔心老百姓不相信,就豎了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在南門口,宣布說:“誰要是將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口,賞給十金。”老百姓感到奇怪,不敢搬。商鞅又說:“能扛到的賞給五十金。”有一個人扛起木頭走到北門口,商鞅馬上賞給他五十金。這樣下來,變法的法令一公布,老百姓們就相信了。

這樣才能取信於民,實際生活中的我們做人、做事也一定要把信義放在第一位,這樣才能做成事情。

孫武練兵

《左傳》記載:孫武去見吳王闔閭,與他談論帶兵打仗之事,說得頭頭是道。吳王心想,“紙上談兵管什麼用,讓我來考考他。”便出了個難題,讓孫武替他操練姬妃宮女。孫武挑選了一百個宮女,讓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

孫武將列隊操練的要領講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時,這些女人笑作一堆,亂作一團,誰也不聽他的。孫武再次講解了要領,並要兩個隊長以身作則。但他一喊口令,宮女們還是滿不在乎,兩個當隊長的寵姬更是笑彎了腰。孫武嚴厲地說道:“這裏是演武場,不是王宮;你們現在是軍人,不是宮女;我的口令就是軍令,不是玩笑。你們不按口令操練,兩個隊長帶頭不聽指揮,這就是公然違反軍法,理當斬首!”說完,便叫武士將兩個寵姬殺了。

場上頓時肅靜,宮女們嚇得誰也不敢出聲,當孫武再喊口令時,她們步調整齊,動作劃一,真正成了訓練有素的軍人。孫武派人請吳王來檢閱,吳王正為失去兩個寵姬而宛惜,沒有心思來看宮女操練,隻是派人告訴孫武:“先生的帶兵之道我已領教,由你指揮的軍隊一定紀律嚴明,能打勝仗。”

“言必行、行必果”,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得這樣,不然在這社會上就沒有辦法立足。

命令是這樣傳遞的

據說,美軍1910年的一次部隊的命令傳遞是這樣的:

營長對值班軍官:明晚大約8點鍾左右,哈雷彗星將可能在這個地區被看到,這種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見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著野戰服在操場上集合,我將向他們解釋這一罕見的現象。如果下雨,就在禮堂集合,我為他們放一部有關彗星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