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大家所熟悉的高度近視、高度遠視、先天性聾啞、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垂體侏儒症、黑尿病、家族性痙攣性下肢麻痹,肥胖生殖無能綜合征,及先天性鱗皮病等。目前已達1232種之多。
(3)性連鎖顯性遺傳病,比較少見,如無汗症、脊髓空洞症、抗維生素D佝僂病、脂肪瘤、遺傳性腎炎等。
(4)性連鎖隱性遺傳病。如血友病、蠶豆病、紅綠色盲、家族性遺傳性視神經萎縮,血管瘤、睾丸女性化綜合征、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症,腎性糖尿病,先天性白內障,無眼畸形,肛門閉鎖等。
2.染色體病的遺傳方式。大部分是由於父親或母親的生殖細胞發生畸變引導起,小部分患者是因為22條中染色體的平衡易位的攜帶者,傳給了後代,使其子女發生染色體異常的疾病。臨床上常見的如先天愚型、先天性腺發育不全以及貓叫綜合征,小睾丸症,兩性畸形等,約350種。
3.多基因病遺傳方式。這裏是指由多個致病基因發生異常而引起的疾病。多是由於外界環境對生理的影響,致使多對基因發生突變而發病。臨床上更是常見。例如先天性心髒病、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哮喘、唇齶裂、無腦畸形兒,消化性潰瘍病、先天性畸形足、重症肌無力、痛風、原發性癲癇、萎縮性鼻炎、牛皮癬、類風溫眭關節炎、低及中度近視,部分斜視、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性精神病等。
通過以上遺傳病分析,這麼多的疾病都與遺傳因素相關連,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但我們也需要利用遺傳特點進行優生遺傳設計,那就是從談戀愛做起。
遺傳疾病的特點
患遺傳病的方式與患一般疾病的途徑是截然不同的,遺傳病有自己5個方麵的獨道之處。
1.遺傳性:遺傳病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即使能通過治療來控製症狀,但患者身內攜帶的致病基因仍會存在,繼續遺傳給後代,繼續危害後代的健康,繼續向下遺傳,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從擇偶、婚姻著手,或者最好把遺傳和先天畸形提前到胎兒出生前檢測出來,必要時要終止妊娠,實行流產術,防止畸形兒出生後,對家庭、社會與患兒本身造成終身的痛苦。
2.先天性:大多數患遺傳病嬰兒一來到人世,就是個“病號”了。少數遺傳病的孩子出生時是正常的,但到一定年齡時便會出現臨床症狀。如先天性肌緊張,一般在青春期發病,遺傳性舞蹈症則要到30~40歲時才出現臨床症狀。無論在出生後何時發病,病的根源是在精卵結合後的瞬間就種下,所以說遺傳病都具有先天的特性。
3.家族性:許多遺傳病都與家族中同胞兄弟姐妹有相關點,如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家族是一個著名的血友病家族,在女王的後裔中,血友病患者屢見不鮮,並通過攜帶病基因的女兒與其他皇族的聯婚,將血友病傳給了歐洲的皇族中,由此譜寫出一係列的血友病患者和血友病基因攜帶者的家譜係,這就是家族性特征。
4.終身性:大多數遺傳病是屬終生性的,也就是很難治愈的,目前隻有少數病例可以治療,緩解症狀,對症處理,但不能根除致病因素。如蠶豆病患者不吃蠶豆不接觸蠶豆的花粉,就可避免臨床的不適症狀發生,但致病基因還在,還可以將這有害基因往下遺傳。又如多指(趾)畸形者,就是一種顯性遺性病,隻要從父母一方得到這種遺傳基因,後代就會發病,即使通過手術矯形為正常了,但他的體內基因仍是畸形遺傳者,如同一個健康正常人結婚所生育的後代也有患同樣病的可能性。如此同樣的病還很多,如原發性青光眼,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等等,都是給患者終生帶來痛苦的終生遺傳病。另外遺傳病有家族性和高發病率的特點。為了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生活的幸福,高質量,就要在婚姻和生育的環節上多下點功夫。
遺傳病的防治
遺傳病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做好婚前谘詢,體檢工作,避免同類遺傳病相結合,采取積極的措施阻礙遺傳病的遺傳途徑,再者對遺傳病兒早發現、早治療,把危險因素降到最下限。
遺傳病的致病環節常表現在基因所控製的某種酶類缺乏,合成或利用代謝障礙,進一步影響到器官的功能,使機體中間代謝產物累積,產生中毒症狀,無論影響到哪個代謝環節,給病人帶來的痛苦都是難治而長久,如果能盡早發現,早治療效果還是好的。常用方法如下:
1.對於那些由於酶類異常引起的代謝性疾病,造成了某些物質的堆積,從而引起臨床中毒症狀疾患,我們首先要明確是何種物質,可以從飲食上加以限製入量,或加促這些物質排泄過程進行調節,維持機體代謝機能。如半乳糖血症患兒,常采取禁食乳製品,苯丙酮尿症兒,禁止吃苯丙氨酸的食物;肝豆狀核變性兒應限製食入含銅的食物,進行防治。
2.補償療法:部分遺傳病還需要從另一個角度給以補充,體內缺乏的物質,如“先天性丙種球蛋白血症”患者,時刻都有因免疫功能低下,被感染的可能,但隻要定期給予補充注射丙種球蛋白,就能維持正常免疫功能,防止感染。再有肝豆狀核變性患者,也可以補充口服甲二硫基丙醇,二硫基丙磺酸鈉和青黴胺,以加快排出肝和腦組織中沉積的銅,維持正常代謝,得到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