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風再起(2 / 2)

溫氏領諸夫人太太姑娘們往園子裏走,一近前,便看見這麼一排匾額。這些誥命姑娘的,都出身世家望族,各個都是有些才華的,其中不乏寫得一手好書法的,見這字跡老道,溫氏身旁的鎮國夫人讚道:“張而不狂,淩而不亂,文字結構嚴謹,筆畫鋒棱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觀其風遒媚勁健,頗有一股雄渾雍容之氣,不知此字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謝夫人謬讚,愧不敢當。”溫氏揖手謝了讚,不卑不亢,卻又謙卑和順:“實不相瞞,這是我家大公子陳嵐三年前隨手亂畫,倒是讓國公夫人見笑了。”

聽她此言,鎮國夫人驚訝不已:“莫不是世稱光華公子的陳嵐?聽聞光華公子於書墨一道師從王卓之,王卓之乃是我朝書法集大成者,這字跡,這筆力,倒是得了王公真傳,況光華公子也不過才及弱冠,能寫得如此,實在是不可多得。”

眾人了然,皆露驚疑,免不了又一番稱讚。

溫氏淡笑,頗有深意的瞧了一眼阮氏,阮氏麵色平靜,並不做評論。而樸氏麵上的笑有些牽強,她很不明白,她們究竟在說個啥?這玉石上麵貼了金子還是刻了花?

進的門來,是一帶花瓦牆;轉彎去,是一過道,黑漆油欄杆;天井裏,滿架紫藤,旁邊掛著一排鳥兒,畫眉,鸚鵡等等,各色皆有之。眾人穿花拂柳,一路朝正廳走去,都歎這園子造的精巧。

阮氏身旁的定國夫人歎道:“牆垣高聳,畫棟玲瓏,古樹蒼鬆,碧梧翠竹。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布長春之景。眼前絕色已堪樂,何須跨鶴上瀛洲?”

阮氏微俯身,謹慎的謝了定國夫人的誇讚,在眾人豔羨中不急不慢的說道:“這百花園是我家大夫人在府內時設計的,原本老爺說建這麼個園子實在是浪費,但大夫人卻道,老爺位居百官之首,乃是我朝百官之表率,在為人待客之道上,理應禮節麵麵俱到,建這百花園正合此意。”

定國夫人拊掌大讚:“齊國大長公主秀外慧中,頗有見識,乃是你我女子中的表率。雖與你我同為女子身,但卻比之你我的見識高的不止那麼一兩點。”

鎮國夫人也歎道:“我等俗鄙之人,也就識得兩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姓罷了,怎與大長公主這般飽讀詩書的典範相提並論。”

眾人又是一陣歎,隨即又為大長公主遠避宗聖寺惋惜了一陣,才又向內廳走去。

又轉了兩道回廊,見栽了一排紅梅,此刻寒冬,一樹紅豔,宛如一架錦屏風。仆人已經將桌椅擺在內閣,服侍諸夫人太太們坐了,又添了飯前的茶水點心。依身份坐後,都不約而同的的向四周看去,便見日光自枝椏間稀稀疏疏的灑過來,斑駁光暈惹人醉。周遭壁簷雅致,翰墨淋漓,兩旁掛的盡是名人字畫。

天上神仙府,人間富貴家。

縱是這些個夫人太太們見多識廣,也不免心生幾分崇敬:大長公主的眼光確實不可小覷。感歎之餘,又一個個有些慶幸,多虧她遠避宗聖寺,不然這京都貴婦圈裏,還有我等容身之地?

庭院一隅擺了一張螺旬十仙桌,上麵放了笙、簫、管、笛、阮鹹等樂器,一應俱全。又見眼前的桌子上擺著鑲銀杯、牙箸、陶壺瓷杯。顧大都督夫人在眾人驚訝與緘默中率先打破了沉默,朝一旁的樸氏慨歎道:“都道是‘不登冰雪堂,不想風雲路;不參丞相府,不羨帝王都’,見了太師府這番金碧輝煌,才知何為‘九重宮城闕,天上帝王家’?”

她這話一出,在座多人瞬間變了臉色。將一個小小太師府和帝王家相提並論,說好聽點是誇咱們太師府,說得不好,那便是太師府沒把宮裏放在眼裏。這罪名,有心人追究起來,可是可大可小……溫氏麵帶一絲不快,正要說什麼,卻見那樸氏一副趾高氣揚的模樣,得意的笑道:“那是,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

溫氏和阮氏麵色大變,當下正怒而無奈,卻聽見一道清澈的聲音自桃林那側傳來:“母親自幼隨敬德太皇太後學書,又有太宗皇帝躬身教導,自不同與一般高門貴女。昨個還聽阿姐說呢,敬德太皇太後精於園景布置,母親耳濡目染,對這園林設計上倒也懂些皮毛,這園子麼,便處處看來帶了幾分皇家氣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