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薛潭學唱歌(1 / 1)

古時候,有一位少年,名叫薛潭。他很喜歡唱歌,希望長大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歌手。

可是,在他的家鄉,沒有懂得音樂的老師。得不到名師指導,缺乏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是不可能成為最好的歌手的。因此,他決定離開家鄉,到外地去尋找名師。

當時,聽說離薛潭家鄉很遠的某個地方,有一位很有名氣的音樂大師,名叫秦青。秦青音樂方麵的造詣很深,不僅很會唱歌,而且精通音樂理論。薛潭不辭勞苦,走了很遠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秦青。秦青見他遠道而來,有誌於跟他學習音樂,很受感動,決定收他為徒弟。

開始,薛潭還很用功,上課專心聽講,課後刻苦練習,勤學好問。這樣,他學得很紮實,進步也很快。秦青非常高興,經常在同學們麵前表揚他。

學了一段時間,薛潭看周圍的同學誰也超不過他,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學習、訓練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刻苦、認真了。他自以為學得差不多了,以為再也沒有什麼可學的了,於是,就想辭別老師回家去。

秦青知道薛潭要回家的消息後,心裏很難過。因為他知道,薛潭的唱歌雖然有進步,在同學當中也是比較突出的,但離出師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是中途退學,半途而廢,那是很可惜的。秦青愛惜人才,很想挽留薛潭,勸說他繼續堅持學下去。可薛潭不想再學了,雖經勸說,還是沒有動搖他回家的決心。於是,秦青決定在送別會上再對他進行一次教育,看看能不能挽留他。

第二天,秦青帶領同學們到郊外的十裏長亭,給薛潭送行。在送別會上,每個同學都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各自唱了一支最擅長、最優美動聽的歌,獻給即將離別的薛潭。同學們的盛情,使薛潭很受感動。

最後,同學們請秦青老師也唱一支歌。秦青很高興地答應了。

隻見他一邊彈琴,一邊唱了起來。他不僅琴彈得好,歌也唱得特別好,一下子就把大家全吸引住了。隻見秦老師的手指輕盈地在琴弦上跳來跳去,有急有緩,有輕有重,優美的琴聲就像是從秦老師的手指間徐徐地流淌出來一樣;他的歌聲時高時低,清脆嘹亮,優美動人。歌聲飛向大海,大海揚波合唱;琴聲飛過森林,森林上空蕩漾著回響。優美動聽的歌聲,使最善歌唱的黃鸝閉上了嘴巴;令人陶醉的琴聲,使藍天上飄浮著的白雲久久地停在那裏不願意飄走。

秦青的歌聲琴聲更是深深地打動了薛潭的心。他心想:

“秦老師的琴聲歌聲有多美啊!看來,這其中有更多的奧妙我還不懂,好多的技巧我還都沒有學會。”

想到這裏,薛潭感到羞愧難言,非常悔恨自己的盲目自滿。他低著頭,眼含熱淚,走到秦青老師麵前,懊悔地說:

“秦老師,我錯了。從今以後,我再也不驕傲自滿了。”

秦青看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有悔改之意,非常高興,激動地對同學們說:

“一個人要想學到一點本領,一定要謙虛謹慎,永不自滿。驕傲自滿,就會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一事無成。大家都要記住薛潭的教訓,引以為戒。我們大家歡迎他留下來,繼續學習。”

後來,在秦老師的精心培養訓練下,薛潭加倍努力,終於成為當時最有名的歌手。

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