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驢上推敲(1 / 1)

一千多年以前,唐代有一位少年詩人叫賈島。有一年,他來到京城長安,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

有一天,他騎著小毛驢在大街上行走。他一邊走,一邊吟詩: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他反複吟誦,斟酌詩句中的每一個字。他想把詩句中的“敲”字改成“推”。“究竟是用‘推’字好呢,還是用‘敲’字好呢?”他翻來覆去地兩相比較,總是舉棋不定。

他一邊口中叨念,一邊用手比劃著:“是‘推’?是‘敲’?”他全神貫注,有如進入無人之境。大街上的行人看這個騎著毛驢的少年不停地比比劃劃,都感到很奇怪:這個孩子是怎麼啦?難道神經不正常?

就在這個時候,迎麵來了一隊車馬。馬車上坐著一位大官模樣的人,前呼後擁的,那氣派好不威風。他就是京城的地方官、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詩人韓愈。

見車馬過來,大街上的行人紛紛讓路,站到馬路兩旁;唯獨賈島騎在小毛驢上,還在不停地搖頭晃腦地吟詩、做手勢。隻見那小毛驢已經衝到車駕的第三排了,可他還沒有發覺。幾個衛士上前把他的毛驢攔住,帶到韓愈麵前。這時,賈島才醒悟過來,抬頭一看,嚇出一身冷汗,連忙從驢背上跳了下來。

韓愈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少年,看他是書生模樣,不像是有意闖道,就問道:

“你是何人?怎麼不懂得規矩?”

賈島戰戰兢兢地,隻好實話實說:

“先生,對不起。剛才,我是做詩入了迷,糊裏糊塗地衝了車駕,請大人寬恕。”

接著,他就把自己做的詩念給韓愈聽,並且說,是用“敲”字,還是用“推”字呢,一時還念不準。

韓愈一聽,不禁笑了。他對吟詩也很感興趣,坐在車上不由自主地叨念起了“推”和“敲”字。過了好一會兒,才說:

“依我看,還是‘敲’字好些。”

賈島看車上坐著的這位大官對做詩也很有興致,不由得由緊張變得輕鬆愉快。韓愈對他說:

“我是韓愈。請到我家裏去談。”

賈島早就知道韓愈的大名,久已敬仰。沒想到,今天在馬路上與這位大人邂逅,自然高興極了,大人還邀請他到家裏去談詩,那可是千載難逢、求之不得的良機。賈島深感受寵若驚,一再表示感激。

他又騎上毛驢,隨韓愈到他的府上。二人坐下來,韓愈說:

“你的詩做得很好。月下找人,應該是‘敲’門,這才和‘幽居’相應。既然是幽居,大門必然常常關著,門關著則‘推’不開;門虛掩著,‘推’門而入,豈不莽撞?還有,鳥宿池樹,夜深人靜,月明如水,有人輕輕‘敲’門,景色何等優美!而且,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意境何等幽雅!‘推’字一瀉無餘,門一推便開,一開便入,一入便關,靜中乃靜,平淡無奇,不能引起人們豐富的想像。你說呢?”

賈島聽得簡直入神了。他非常佩服韓愈的學識,連連點頭稱是。

韓愈見賈島很有出息,又留他在府上住了幾天,共同討論、切磋詩文,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臨分手時,韓愈贈給賈島一首詩:

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風雪頓覺閑。

天恐文章渾斷絕,再生賈島在人間。

孟郊也是唐朝著名詩人,生前與韓愈交誼很深。孟郊死後葬於洛陽北邊的邙山。由於賈島與已故詩人孟郊有許多相似之處,諸如二人都是以“苦吟”著名,而且詩中多“寒苦”之音,因此,後人有“郊寒島瘦”之說。也正是因此,韓愈的詩中說賈島是孟郊“再生”,給予賈島以很高的評價。

對待學習,對待每一次練習、每一次作業,都要有嚴肅認真的態度,要精益求精。要努力克服馬馬虎虎、湊湊合合,不認真、不負責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