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後生可畏(1 / 2)

春秋時候,有一個孩子叫項橐。他知識豐富,思維敏捷,頭腦靈活,而且能言善辯,是個有名的“神童”。

有一天,他一個人在馬路上玩耍。正玩得高興的時候,他發現從馬路的遠處駛來一輛馬車。馬車走近時,看到車上坐著一位讀書模樣的人。

項橐這個小家夥有點兒調皮,看那輛馬車要經過這裏。他兩個眼珠一轉,想出了一個鬼主意:要跟坐在車上的讀書人開個小小玩笑。他連忙趴在地上,用土圍成了一座“土城”模型,然後,自己一屁股就坐在了“土城”裏麵。

馬車上坐著的不是別人,是當時大名鼎鼎的大學問家孔子,他是到別的國家遊學路過這裏。馬車走到項橐跟前,趕車的人見那孩子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就把車停下了。坐在車上的孔子和藹地對眼前這個小孩子說:

“小朋友,你見車來了,為什麼不快點兒躲開呢?”

項橐仰起頭,故意一本正經地回答說:

“過去,我聽聖人說過這樣的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情。’從古到今,隻聽說馬車要躲避城堡,哪裏有城堡躲避馬車的道理呢?您說呢?”

項橐的一番話,說得孔子無言以對,隻好吩咐馬車夫趕車繞開“土城”,走另外一條路。

繞過“土城”以後,孔子讓馬車停下,派人去問那孩子:

“你是誰家的孩子?姓什麼?叫什麼名字?”

項橐回答說:

“鄙人姓項名橐,就叫我項橐吧!”

孔子看這孩子真有點兒靈氣,非同一般,惹人喜愛,就想再考一考這孩子。他讓人把項橐叫到馬車跟前,下車對項橐說:

“我出幾個題目,考考你,怎麼樣?”

“那好。你考吧!”項橐高興地說。

孔子稍微思考了一下,給項橐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他說:

“你知道什麼山上沒有石頭?什麼水裏沒有魚?什麼門沒有閂?什麼車子沒有輪子?什麼牛不生牛犢兒?什麼馬不產駒兒?什麼刀沒有環?什麼火沒有煙?什麼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什麼太短?什麼過長?什麼動物有雄沒有雌?什麼樹沒有枝?什麼城裏沒有官員?什麼人沒有別名?”

孔子一口氣給那個孩子出了這麼多的題目,想必一定會把那孩子給難住。誰料想,孔子剛剛說完,項橐未加思索,就滔滔不絕地回答了起來:

“土山上沒有石頭。井水裏沒有魚。無門扇的門口沒有門閂。用人抬的轎車沒有輪子。泥塑的牛不生牛犢兒。木製的馬不產駒兒。砍刀上沒有刀環。螢火蟲的火沒有煙。神仙沒有妻子。仙女沒有丈夫。冬季白天短。夏季白天長。孤單的雄動物沒有雌。枯死的樹沒有樹枝。空城裏沒有官員。剛剛生下的小孩沒有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