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銷售寓言(3)(1 / 3)

住持:“我也想過,可是怎麼收費呢?”

王五:“來您這的有平民百姓,也有達官貴人,總之是什麼樣的人都有吧。您可以在梳子上再多下些工夫,您要讓這些梳子在價格上有所區分!賣給不同的人,價格不一樣,這在我們經濟學裏叫差別定價。您再預備幾把特製的梳子,取名為‘開光梳’,千金不賣,隻送給有緣人。然後您把自己的這些梳子賦予不同的名字,贈加一些‘姻緣梳’‘流年梳’‘功名梳’之類,名字不同,用途不同,價格不同,不但您的收入會提高,而且寺廟的檔次也會提高。”

住持一聽,覺得有點道理,就對王五說:“這事就請您幫我施行吧。”

不久,王五委托一家工廠定做了一批梳子,然後又請來了幾個記者,對這家寺院以及上述策劃方案進行了報道,寺院特地舉行了一個華麗的“開光梳”儀式。當地的政府高層、商界精英、文藝界明星都到齊了。當天寺院就推銷出了一萬把梳子,寺院的聲譽一下子就上去了。

然後,王五又讓人為寺院編寫了一些曆史故事。很快,這個寺院成了當地的曆史保護單位,前來拜佛的香客越來越多,梳子的銷量越來越好,人們也不在意掏錢買一把梳子,寺廟每個月都能推銷出上萬把梳子。

寓言者說

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

所謂推銷,其實就是為自己推銷的商品規劃出一個新的使用前景。

什麼是炒概念?在現實中沒實現的事,就是還沒有商業化的商品。但是概念上的東西常常是最有前景的東西,就像剛出生的孩子,誰清楚將來他是總統還是毒梟?能把概念推廣出去,那也是本領。

向和尚推銷梳子之二

——用發展的眼光創新

經過一些時間,住持發現香客越來越少了。

住持派人到外麵一打聽,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原來周圍幾座寺廟也采用了同樣的推銷方式,很大一部分香客去了那幾家寺院。

住持非常焦急,找到了王五:“你有沒有看到,到我們這裏的香客越來越少了?”

王五:“據我了解,有的香客到我們這裏已經不止一次了,應該說是我們的常客了,您有沒有他們的登記?”

住持:“沒有。”

王五:“您是不是可以對經常光顧的香客進行登記呢,然後提供一些紀念性的梳子?”

住持一聽,覺得也是。馬上傳令讓小和尚開始對前來拜佛的香客進行登記。

王五又告訴住持:“從今以後你必須聽我的,我保證你比現在還要風光,寺院的香客也會更多。”

有前麵那麼些事擺在那裏,住持信任王五。

王五讓人買來了幾台電腦,在寺院內很隱蔽地架構了一個局域網,連接到外部的因特網上,並安裝了一套客戶管理係統,然後又設置了相關的硬件設備,並且在一些特製的梳子裏植入了遠紅外探測芯片。

經過這一係列的折騰,寺院裏的自動監視係統正式開始運行。如果香客一進入寺院,有關這個香客的詳細記錄馬上在客戶管理係統裏全麵呈現出來。

這樣一個高科技的東西讓住持大吃一驚。

王五開始用客戶管理係統分析香客的詳細信息。經常有香客剛進入寺院,就被告之今天是他生日,寺院特地贈送一把生日紀念梳,梳子上麵詳細記錄了香客的誕辰、出生地、寺院的贈語等,香客們非常感動。很多香客甚至遠道而來,專門到這裏過生日,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這把生日紀念梳,把這把梳子當做一個吉祥的紀念品。

這裏的香火更旺了。

自客戶管理係統運行後,香客們逢年過節總能收到寺院寄來的一些小禮物,寺院在香客的心裏紮根了,寺院的梳子也成為人們心中神聖的物品。無論誰去那家寺院,回來的時候至少要為自己和家人、遠方的親人、朋友帶幾把梳子。一旦梳子用壞了,就自然而然地想到那家寺院。

國內外的很多重要人物到本地來,王五也從來不放棄宣傳寺院和梳子的機會,他通過各種渠道誠邀這些重要人物來寺院燒香,把製作精致的開光梳贈給這些國內外友人,而且借助到場記者的宣傳,聲名遠揚,寺院的影響力再次提升。

王五還製作了許多類似送給國內外重要人物的那種開光梳,不過是微型的,銷售給香客,讓這些人把它們掛在脖子上、鑰匙扣上做紀念。

與時俱進,王五還經常設計出新型的梳子,梳子的銷量與日俱增。

寓言者說

企業營銷並沒有固定的模式,善於借鑒,敢於創新,永不滿足才能不斷把企業做大、做強。

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經營企業,市場發生變化,銷售策略也要有所改變。

兩個大海

——要學會接納世間萬物

加利利海和死海是以色列的兩個內海。

死海在海平麵下392米的低處,周圍被沙漠包圍,對岸則是約旦的領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鹽分,鹽的比重很大,當人們掉進去時,身體會自然浮起而不會淹死。魚兒在死海中無法存活,也沒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個淡水湖,許多生物生活在其中,因耶穌基督曾在此地漁獵而享有盛名。海中盛產一種聖彼得魚,這種魚雖然外觀醜陋,可是肉味鮮美,是當地有名的特產。加利利海邊餐廳林立,都以售聖彼得魚為主,來此遊覽的旅客都要品嚐這種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