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蘋果
——要會為產品製造賣點
有一年元旦,山東大學門口,一位老太太在賣自己的兩大筐蘋果,因為天很冷,買的人很少。恰巧一位剛剛開完市場營銷講座的教授見此情形,就幫老太太出主意。他走到附近商店買來節日織花用的紅彩帶,和老太太把蘋果每兩個包裝在一起。接著,他高叫道:“情侶蘋果喲!兩元一對!”經過的情侶們都覺得新鮮,用紅彩帶紮在一起的一對蘋果看起來的確很有情趣,因而買的人多了起來。不大一會兒,蘋果全部賣光了,老太太非常感激教授。
寓言者說
那位教授對當時來往的行人的分析非常獨到,那裏絕大部分是成雙成對的校園情侶,這給了他靈感,他認為這樣包裝後的蘋果會吸引很多情侶,而其對產品定位更是心跡奇巧。每兩個放在一起用紅彩帶紮住,喚為“情侶”蘋果,對情侶非常具有吸引力,即使蘋果不好賣的大冷天也高價暢銷了。
兩種遊戲機的銷售
——學會對比銷售法
重慶北碚有一家商店專門經營電子玩具,新引進兩種不同型號、質量相差無幾,價錢一樣的電子遊戲機,卻很少有人前來櫃台谘詢。該店新上任的女經理便在標價上出了個好主意,把型號小的那種遊戲機的標價,從80元提到160元,另一種遊戲機維持原標價。
有人看到型號較大而價格又不貴的遊戲機與那個貴的遊戲機質量相差無幾,以為撿到了便宜,機會難得,很快買了下來。一些有派頭的人,看到型號小,價格反比型號大的遊戲機的價格高出80元,認為這個肯定是“真貨”,慷慨解囊,趁遊戲機盛行之時,送給上司的寶貝兒子。很快,這家店賣完了兩種型號的幾千台遊戲機。
沒改變價格前,沒有賣出任何一種遊戲機,有意提高小型號遊戲機的價格,使兩種遊戲機的價格形成強烈的對比,很好地利用了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收到了良好的促銷效果。
寓言者說
對比銷售,既可在自己的不同產品之間形成對比,也可以同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特別是在產品剛剛進入市場的時候,價格是一個關鍵因素,有時候,需要采用低價位進入,贏得顧客的信任。
精明的推銷員
——產品是推出來的
有一個推銷員,出名的原因是能夠賣出任何東西。他已經賣給過牙醫一支牙刷,賣給過麵包師一個麵包,賣給過瞎子一台電視機。但他的朋友對他說:“如果你能將防毒麵具賣給駝鹿,你才算是一個優秀的推銷員。”
於是,他千裏迢迢來到了北方,那裏是一片隻有駝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對遇到的第一隻駝鹿說,“防毒麵具一定適合您。”
“在這樣清新的空氣環境中,我要它幹什麼!”駝鹿說。
“防毒麵具現在每個人都有。”
“可對我來說它沒有一點價值,真遺憾。”
“您稍候,“推銷員說,”您遲早需要一個。”他將一座工廠建在了林地中央的駝鹿居住地。“你真是發瘋了!”他的朋友說。“隻有這樣,駝鹿才會來買我的防毒麵具。”他答道。
當工廠建成後,大煙囪中排出了大量有毒廢氣,過此不久,駝鹿就來到推銷員處對他說:“現在我需要一個防毒麵具了。”
“這正是我想的。”推銷員就賣給駝鹿一個防毒麵具。
“真是個好東西啊!”推銷員興奮地說。
駝鹿說:“其他的駝鹿也要買,你還有嗎?”
“你真走運,我還有很多呢。”
“可是你的工廠裏生產什麼呢?”駝鹿好奇地問。
“防毒麵具。”高興的推銷員簡練利落地回答。
寓言者說
一流的營銷大師說,產品不是在市場的檢驗中產生的,而是自己推出來的。需求有時候是製造出來的,高手總是在解決矛盾之前先製造矛盾。
小城的客人
——事實最有說服力
托斯康是一座邊遠的小城。有一天,一個外鄉人來到了這座小城。這個人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和聲望,真真假假地講了些老家的逸聞趣事。在他的嘴裏,他的老家和這裏的單調、荒涼相比,簡直就是一種神奇的天堂。
客人很健談,許多市民也聚在他的周圍聽他講。不一會兒,本地一位受人尊敬的市民也來了。他佇立在人群中聽這位外鄉人誇誇其談。末了,他很有禮貌地插了一句:“你的家鄉那麼遙遠,如果你真是出生在那裏,我們也用不著懷疑了,你說的肯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