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令人可怖的噪聲病(1 / 1)

1961年,日本法院審理了一樁案件:一個廣島青年殺死了他隔壁一家工廠的廠主。當法庭審問青年殺人的動機時,他的回答卻令法官們大吃一驚:這家工廠無休無止的噪聲,把他折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無獨有偶,1969年春天的一個晚上,美國紐約市布朗克思區的一名夜班工人,槍殺了一個正在玩耍的兒童。原因也是如此簡單而又讓人不可思議:這個孩子吵鬧得他睡覺也不得安生。

噪聲是可惡的,可以說人人都討厭噪聲。但是,噪聲能把人逼到發瘋殺人的境地,卻是許多人想不到的。

科學家對此作出了解釋:醫學研究表明,強烈的噪聲對人的中樞神經係統是一個惡性刺激,它能破壞大腦的正常功能,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製的平衡失調,損傷神經細胞,使人產生頭痛、腦脹、眩暈、失眠、記憶力和思考力衰退以及情緒不穩定等症狀,嚴重時可造成人的神誌不清、精神恍惚。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法西斯就曾用強烈噪聲折磨俘虜,待他們神誌模糊時來獲取口供。過強和持續的噪聲,還能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人煩躁、易怒,甚至神經錯亂,在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暴力犯罪。

其實,噪聲不僅對人的神經係統有損害作用,而且對心血管係統、消化係統、感覺係統等,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有關的研究指出,噪聲能使人的交感神經緊張,末梢血管收縮,從而引起心跳過速、心律不齊、血壓變化、心電圖異常。近年來人們發現,有的高噪聲車間,高血壓發病率比低噪聲車間要高好幾倍;有的機器每分鍾衝擊140次,操作工人心跳也“同步”為每分鍾140次,大大加重了心髒的負擔。目前城市中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症發病率逐年增高,據分析這也與城市中交通噪聲日益嚴重有著很大的關係。長期受噪聲刺激的人,還會引起腸胃機能阻滯、消化液分泌異常,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嚴重的可導致胃潰瘍。此外,長期持續的噪聲往往會降低人的感受性,如聽力下降、視覺模糊、味覺遲鈍、振動覺泛化、運動覺不靈活等。

總之,噪聲是一種無形毒藥。它一旦侵入人的機體,人體的各個器官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患上一種臨床上呈現綜合反應的“噪聲病”。噪聲病一般呈現慢性病的特征,輕則損害人的心理健康,使人的工作、休息和睡眠受到幹擾;重則引起人體器質性的病變,造成難以康複的器官機能損傷。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噪聲病對年幼兒童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影響。近年來,隨著城市交通噪聲和家庭噪聲的日益嚴重,噪聲病已構成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極大威脅和衝擊。首先,它能損壞孩子們的聽覺器官引起失聰。據統計,如今世界上共有7000多萬耳聾患者,其中大多數是胎兒和嬰幼兒時期致聾的。由於正常兒童學講話是通過聽覺來實現的,如果在學會講話前發生了耳聾,那麼勢必還會造成兒童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成為又聾又啞的“聾啞兒”。其次,噪聲還對兒童的心理產生損害,使他們學習精力不易集中,做作業效率低,差錯多,而且一遇到困難就煩躁不安,缺乏堅持性,使學習成績下降。另外,噪聲還影響孩子們的睡眠,妨害他們的感覺和動作發育,損傷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和對其他事物的好奇心等。

噪聲病是伴隨現代文明產生的一種“時髦病”。為了有效地控製噪聲病的發生和蔓延,全社會必須重視治理噪聲公害,減少噪聲汙染,創造一個文明、舒適、安靜的生活環境。

如何保護聽力

運動時內耳供血不穩定,最好不要在運動時聽MP3或使用手機。聽MP3或用手機時,把音量調到40—50分貝,清晰即可,不可超過最大音量的60%以上。不可持續時間過長地戴耳機,更不可戴著耳機睡覺。聽過分激烈的音樂1小時左右應休息一下;輕音樂、較慢的流行樂,可以100分鍾休息一次;每次用手機的時間應控製在10分鍾之內。遠離蹦迪、強烈搖滾打擊樂、爆竹、鑼鼓等噪聲環境,選擇耳罩或海綿耳塞保護聽力。使用MP3時,避免用插入式耳機,盡量選擇頭戴式耳機。如果使用插入式耳機,最好購買高質量的產品。盡量將手機放在遠離耳部的位置,減輕由電磁波引發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