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在給本溪路小學蓋大樓,雷鋒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鋒被一群工人圍住了,他對大家說:“我們都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隻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分光發一分光吧!”這天下午,打聽到雷鋒名字及部隊駐地的市二建公司組織工人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大家才知道雷鋒就是病了也做了一件好事。
從1961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而對於他來說,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就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1961年4月,雷鋒要去長春機要學校作報告,中午12點乘25次快車從沈陽出發。火車上的人很多,雷鋒給一位老太太讓座,並給她倒了一杯開水。因老人家沒吃午飯,他又拿出自己沒舍得吃的麵包送給她吃。這位老太太很受感動,緊握著他的手說:“好心呀!好心人!”當時他也很激動,不知說啥好。他除了照顧這位老太太,還幫助服務員掃車廂、擦車廂,給旅客們倒開水,幫炊事員賣飯……很多人都要他休息一會兒,他想:為人民服務嘛,少休息點又算得了什麼呢?雷鋒還聽到很多旅客議論說:“這位解放軍同誌真勤快,什麼都幹,累得滿頭大汗也不休息。”他覺得自己累一點算不了什麼,隻要大家多得些方便,就是他最大的快樂。
1961年夏天,雷鋒奉命到佳木斯執行任務。乘車回沈陽的時候,他照樣扶老攜幼,幫助列車員忙這忙那。第三乘務組的列車員小王見他一刻也不閑著,立刻想起了她在報紙上讀過的雷鋒的事跡,心想這個濃眉大眼的年輕戰士會不會就是雷鋒呢?她剛想上前問一問,恰巧列車到了濱江站,外麵下著很大的雨,裝卸工人們都忙著蓋站台上的行李。火車一停,雷鋒就冒著大雨下了車,和裝卸工人們一起幹起來,一直幹到開車鈴響。小王見他上了車,衣服都濕透了,鞋上沾滿了泥水,便上前問道:
“同誌,你叫什麼名字?”
“你問這個幹什麼?”雷鋒笑著說。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就是雷鋒同誌吧!”
“雷鋒也很平常……”雷鋒謙虛地微笑著說。
小王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列車長和其他列車員,大家都抽空兒跑來看望雷鋒,一直談到了沈陽,等全部旅客都下了車,雷鋒又同列車員一起打掃完車廂,才離開車站。
人們因此這樣稱讚他:“雷鋒出差一千裏,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雷鋒做過的好事很多,大部分別人都不知道,是後來從他的日記裏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