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沒有胸膛的人(1)(3 / 3)

目前為止,我的假定是:像蓋爾斯和提圖斯這樣的教師並不真正了解他們自己在做什麼,這種行為將導致的深遠影響也不在他們的計劃之內。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考慮到他們對某一特定的傳統價值體係的一致態度,“穿褲子的猿人”和“城市裏的榆木腦袋”可能正是他們想要培養的。我和他們之間的分歧是根本性的。他們可能真的堅持認為正常人對於曆史、動物或者瀑布的情感是可鄙的、違背理性的,並且應該根除。他們可能想要將傳統價值觀念清掃幹淨,然後從頭開始。我們稍後會對這個想法進行討論。如果這就是蓋爾斯和提圖斯持有的觀點,那麼我必須在此指出,這是一個哲學立場,而非文學立場。他們把這樣的哲學觀點塞進了教科書,這對於掏錢買教材的家長或者校長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專業性的語法書籍,得到的卻隻是業餘哲學家的著作。如果一個人送兒子去看牙醫,回來的時候孩子的牙齒紋絲未動,腦子裏卻被填滿了牙醫信口胡謅的金銀複本位製[35]或者培根理論[36],他一定會很惱火。

然而,蓋爾斯和提圖斯是否真的計劃要以英語教學作為掩護來傳播他們的哲學觀,我對這一點表示懷疑。我想,他們陷入困境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文學批評是有難度的,相比之下他們的所作所為卻簡單多了。要解釋清楚為什麼對於某些基本的人類情感所做的不良處理是“壞的文學”會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如果我們將所有針對情感本身的“竊取論點”[37]式的攻擊排除在外的話。就算是理查茲博士[38],首位嚴肅對待“壞的文學”這一問題的學者,在我看來,也失敗了。用老生常談的理性主義來“揭穿”情感,幾乎任何人都能做得到。其次,我認為蓋爾斯和提圖斯可能誤解了當前迫切的教育需求。他們看到周圍的世界正在被情緒化的宣傳鼓動所左右。根據傳統觀點,年輕人是多愁善感的,於是他們便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強化年輕人的心智以便抵禦情感的衝擊。而我個人的從教經驗恰恰相反。如果有一個學生需要從微弱的情感過剩中得到保護,就同時會有三個學生需要從冷酷和庸俗中被喚醒。現代教育者的任務不是要在叢林中砍伐樹木,而是要把雨水灌溉到沙漠中去。防禦錯誤情感的正確方法是灌輸合理的情感。讓學生們的感性處於真空狀態隻會使他們更容易成為宣傳鼓動者的獵物。因為,處於饑餓中的本性必將遭到報複,心腸即使冷酷也捍衛不了糊塗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