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一次中層幹部會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石頭怎樣才能在水上漂起來?”反饋回來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把石頭掏空”,張先生搖搖頭;有人說把它放在木板上,張先生說“沒有木板”;有人說“石頭是假的”,張先生強調“石頭是真的”……終於有人站起來回答說:“速度!”張瑞敏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正確!《孫子兵法》上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速度決定了石頭能否漂起來。”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人為你等待,沒有機會為你停留,隻有與時間賽跑,才有可能會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趕在別人前頭,不要停下來,這是競爭者的狀態,也是勝者的狀態。是的,如果成功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飛,時刻準備飛。
拾金
◎文/莫小米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
一個埋在山坳裏的寧靜村莊,山很寧靜,水很寧靜,人也很寧靜。
村莊小小的,幾十戶人家,幾百號人。
寧靜的村莊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有外鄉人經過此地,停下來問路,丟了掩在衣襟裏、拴在腰上的一萬元錢。待發現後回來尋找時,哪裏還有錢的影子。
失主認定是小村莊的人撿了。挨家挨戶小心翼翼地問,都說沒有。失主坐在村頭號啕大哭,這下村裏人知道了,外鄉人的錢是借來的,借來給母親看病用的。
村裏人非常同情,也非常著急。一位受尊敬的長者出麵,對失主說:“你先放心回家,如果錢真是我們村的人撿了,他一定會拿出來的。他不拿出來,我們也一定會找到他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拾錢的人還沒有找到,全村人都寢食難安。
村裏的小學校,每天早晨,先生問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是你撿了一萬元錢,你會還人家嗎?”“我會還的。”學生們用稚嫩的童聲答道。每家每戶,晚上睡覺前的最後一句話是:“要是你撿了一萬元錢,你會還人家嗎?”“我會還的。”
水塘邊女人淘米洗菜遇見,相互問:“要是你撿了一萬元錢,你會還人家嗎?”“我會還的。”
這樣的對答,一度成了村裏男女老少的口頭語、見麵語、問候語。或者說,這樣的拷問,形成了村莊的巨大的難以躲避的輿論氛圍。
結果應該不難猜到,這一萬元,後來完璧歸趙。除了那位長者,都不知道拾金的人是誰。村人覺得,這不重要。
寧靜的村莊恢複了昔日的寧靜。
在拾金事件中吃了“誤傷”的是一位上門相親的小夥子,當姑娘的老爹脫口而出地問及:“要是撿了一萬元錢,你會還人家嗎?”小夥子竟不假思索地說:“當然不還,我會那麼傻嗎?”
老爹不由分說地將小夥子趕了出去。
自己的看法
◎文/佚名
一個勇敢而率真的靈魂,能用自己的眼睛關照,用自己的心去愛,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斷;不做影子,而做人。
網友傳了一個笑話給我:聯合國出了一道題目,請全世界的小朋友作答:“對於其他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結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小朋友會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糧食”;歐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短缺”;拉丁美洲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請”;美國的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其他國家”;亞洲小朋友看完題目後,不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
我看了之後,苦笑了很久。我覺得創造出這個笑話的人真有深度,這確實是一針見血的諷刺:我們確實從小都知道什麼叫做“自己的看法”,多數人總要掙紮很久,糊塗很久,才發現,啊!原來我活的人生“好像不是”我要的人生。
被“毀壞”的也許更值錢
◎文/陳大超
我們往往專注於原先的事業而忘了環顧周圍。
曾經轟動一時的加州“麥田怪圈”,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有外星人光臨加州的說法更是層出不窮。其實,這些怪圈根本不是外星人的傑作,而是四個中學生的惡作劇。有趣的是,當四個中學生向麥田的主人巴裏斯特塔表示歉意——說他們的惡作劇毀壞了他的麥子時。巴裏斯特塔卻固執地說這事不是他們幹的,更不接受他們的道歉。因為他正在利用被毀壞的麥子大發其財呢。他向參觀者兜售印有“麥田怪圈”的紀念T恤,每件12美元,早把損失的麥子賺回來了,並且還在源源不斷地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