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8章 藝匠兩麵三刀朝臣有口難辯(1 / 1)

明英宗天順年間,錦衣衛指揮門達專權。袁彬因曾在土木之變時,護駕有功,深得英宗信賴,門達因而嫉妒,於是暗中派人刺探袁彬的隱私,想找到把柄置袁彬於死地。

當時有個叫楊暄的藝匠,善於製作倭漆,因此外號叫楊倭漆,聽說門達想陷害袁彬,非常氣憤,寫了20條門達的罪狀呈給英宗,並再三說明袁彬所受的冤屈。

英宗命門達傳訊楊暄審問。楊暄見了門達,毫不驚慌,就好像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一樣,對門達的問話,一律答“不知道”,並且說:“我是一名藝匠,沒念過什麼書,和大人您也從沒有矛盾,怎會做出這種事?但大人若能摒退左右,我就將整個事件的實情稟告大人。”

倆人獨處後。楊暄告訴門達:“其實這一切都是內閣李賢授意我做的,他要我呈給皇上一封奏書,至於內容寫些什麼我實在不知,如果大人在朝廷百官麵前詢問我,我願意當眾和李賢對質,李賢一定無法狡賴。”

門達聽了非常高興,便以酒肉招待他。

第二天早朝時,英宗命有關大臣齊集午門,楊暄入殿後,門達對李賢說:“這一切都是你的計謀,楊暄已從實招了。”

李賢正一頭霧水時,楊暄便大聲說:“我死也就罷了,為什麼要誣賴好人?我一個小百姓,怎麼可能見到內閣大臣呢?

老天在上,這一切都是門達教我的。”

接著詳細說明所呈奏皇上有關門達的20多條罪狀,門達當場灰頭土臉。英宗雖未將門達治罪,但從此對門達疏遠許多。

袁彬則被派往南都,一年後又奉旨回京,日後門達也因他罪貶至廣西,最後死於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