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九十二章 災情蔓延(1 / 2)

京畿地區鐵路網絡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張斌好像對這個大工程極為上心,隻要哪奏折少一點,他便會抓緊時間在上午寫完票擬,然後便帶著二三十個護衛騎著戰馬到處視察。

崇禎收到東廠的密報,對付張斌的心思也慢慢淡了,這張斌既然這麼識趣,又不幹預朝政又不幹預軍政,何必去收拾他呢,他現在可是被民間譽為嶽飛般的大忠臣,如果自己收拾了他,這昏君之名恐怕會傳遍大明甚至是周邊所有國家。

崇禎可不認為自己是昏君,他還想當明君呢,他認為自己還是很英明的,張斌這樣的梟雄都被自己整治的服服帖帖,曆朝曆代還沒出過幾個這麼厲害的皇帝呢。

薛國觀貌似對張斌這嶽飛般的名聲頗為忌憚,他沒事也不敢去撩撥張斌,因為他不想再次被扣上“現世秦檜”的臭名,更不想好不容易換好的大門再被人潑滿大糞。

朝堂之上就這樣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張斌不管事,崇禎和薛國觀也懶得動管他,反正朝政、軍政、官員任免都由他倆了算,又何必沒事找事去動張斌,給自己找不自在呢。

張斌也懶得管他們,能這樣相安無事最好,太子朱慈烺虛歲都十二歲了,再讓他們蹦躂三年也沒什麼,這對昏君奸臣隻要不惹他就行,他正好趁此機會為以後遷移饑民和發展經濟做準備。

四月初,京城通往大沽港的鐵路終於建成通車了,這條鐵路全長約三百三十裏,設計時速為一百裏每個時辰,換算成後世的法就是二十五公裏每時。

這種速度,隻能堪堪和戰馬的最慢奔跑速度相比,也就是,你如果騎著戰馬,稍微抽兩鞭子就能超過火車的速度,這速度,在明朝這會兒都不算快的,就更別和後世的火車相比了。

但是,火車有個優勢,那就是不會有疲倦這一,如果是騎著戰馬狂奔,跑個百裏左右就得休息一下,不然,戰馬會受不了,如果連續狂奔三百裏,戰馬非跑的口吐白沫不可,火車就不一樣了,隻要煤和水足夠,連續跑幾個來回都沒一點問題,更重要的是火車的運力驚人,比如,拉糧食,一萬石糧,最少要組織上千輛馬車,而且那速度還慢的驚人,用火車拉,一輛十節貨運車廂的火車輕輕鬆鬆裝下,而且一點都不影響速度。

這其中節省的人力和物力簡直無法估量,中間產生的利潤也是無法估算,崇禎還認為東盛堂有點傻帽,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修築鐵路,製造火車,這麼久了還不收錢,豈不虧死,要知道,光是他們雇傭的勞力就數以十萬記,每個月光是糧食都要消耗幾十萬石!

他哪裏知道這其中的利潤,光是糧食這一項利潤就高的驚人,現在鐵路溝通的河南和陝西兩個行省還有上千萬人口,地裏不產糧食,他們總要活,就算隻有一半人口需要買糧食吃,那一個月也是兩三百萬石的糧食,而這會兒福廣的糧食一石還不到一兩,轉運到河南和陝西,二兩銀子都是便宜的離譜的價格,這中間的利潤一倍都不止。

當然,老百姓一般都出不起錢,買不起糧食,不然他們也不會餓的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