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動物的分類
海綿動物約有5000種,其中一半種類為化石,現存種類中僅有一個科,150種左右為淡水種,其他的均為海洋生活,從潮間帶到9000m的深海均有分布,靠近河口處的海域往往更豐富,常有其優勢種。許多海底泥沙環境生活的種類常與水流呈一定的角度附著。海綿動物由於其骨針及惡劣的腥臭味,很少被其他動物捕食。海綿動物與許多其他動物具有共生或寄生關係,例如在其寬闊的中央腔中可以為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線蟲等提供居住場所,海綿動物也可附著在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體外,為它們提供保護。例如有的寄居蟹的螺殼除了殼口之外,完全被矽質的皮海綿(Suberites)所包圍,一些穿貝海綿(Cliona)甚至在瓣鰓綱軟體動物的殼上鑽穴,使殼的內麵充滿穴道。許多種海綿動物與海葵等腔腸動物有共生關係,即海綿為海葵提供保護,海葵攜帶海綿移動,並易於從海葵的食物碎屑中獲得食物。淡水海綿體內也共生有大量的藻類,可以為海綿動物提供部分補充營養,所以海綿動物常與其他動物組成一複雜的群落。現存的海綿動物可分為三個綱,即鈣質海綿綱(Calcarea),六放海綿綱(Hexactinellida)和尋常海綿綱(Demospongiae)。
還有一些複溝型硬海綿,具矽質骨針及海綿絲形成網狀,外麵再沉積有碳酸鈣形成硬質骨骼,分布在珊瑚礁的穴洞內,種類很少,有人將它們獨立成硬質海綿綱(Sclerospongiae)。
關於海綿動物的分類地位目前尚有不同的看法。海綿動物沒有消化腔及口,沒有神經結構,也沒有組織器官的分化,而細胞具有相當的原始性及獨立性,這些特征說明了它的原始性。同時海綿動物的身體結構形成溝係,具有其他多細胞動物沒有的領細胞,特別在一些海綿的發育中胚層的分化有逆轉現象,按傳統的觀點認為海綿動物是很早與其他多細胞分離出來而獨立進化的一支,因此是進化中的一個側枝,由於海綿動物也不再進化成其他多細胞動物,所以也是進化中的一個盲枝。持這種觀點的動物學家認為海綿動物是由原生動物中的領鞭毛蟲類(Choanoflagellate)進化而來,主要依據是領細胞與領鞭毛蟲在形態結構上的相似性。
1963年Tuzet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海綿動物不應被看做是進化中的側枝,而是像其他多細胞動物一樣,也是動物進化主流中的一枝,並且由海綿動物進化到腔腸動物。因為他觀察到領細胞並不局限於海綿動物及領鞭毛蟲,而是在棘皮動物的幼蟲中也存在。並且具有單個鞭毛的細胞在腔腸動物及其他後生動物的精子中普遍存在,扁平細胞及變形細胞也同樣普遍存在,況且海綿動物與其他後生動物結締組織中的膠原物質在化學與物理性質上相似。現存的硬海綿與腔腸動物的層孔蟲類(Stromatoporidea)、刺珊瑚類(Chaetetida)也相似。另外,海綿動物幼蟲的多樣性意味著它的多重起源,這些特征說明海綿動物並不是一個側枝,其身體的溝係結構是其固著生活方式所形成。總之,有關海綿動物在進化中的地位,是進化中的側枝,抑或主支,尚待進一步的研究確定。